我们可以写100%,但是这样不科学
以下內容來自3月3日易創課堂·北京站,網易云信·曹明明演講實錄。
曹明明 · 網易云信華北大區總監 ??
簡介:專注互聯網產品市場15年,多年負責互聯網產品的開拓與營銷團隊管理,在大客戶銷售技巧、營銷渠道管理、團隊管理等方面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深入研究并帶領團隊成功操作過百度、阿里巴巴、淘寶分銷、用友等產品。對企業級應用軟件的市場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目前全面負責網易云信華北區域的工作
主題:易啟?創未來-易創課堂【北京站】
時間:2016年3月3日?
地點:左岸工社6層微派
?
以下為演講內容:
大家好!非常高興有機會跟大家一起交流。我今天下午分享的內容,大部分是這段時間我跟客戶之間溝通的體會,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對咱們未來創業項目的選型,包括互聯網產品的社交能力的構建能夠起到積極的思考作用。
我記得特別清楚,在2000年左右,那時候有人講,我們想要做的項目全部被四大門戶做完了。現在,有很多創業者,包括我們現在的年輕伙伴們都在討論一個問題:今天的移動互聯網聽起來很美,但是巨頭已經把所有的項目都搶占了,包括餐飲、打車、交友、直播、教育等等。
那么,今天互聯網創業還會有什么樣的機會?
下面我跟大家分享幾個案例,是云信用戶的實際案例。
第一個是垂直社區和垂直工具。網易云信有個客戶,他做的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社區,這個社區做的人群是什么呢?是同志!他選擇了非常小的類,這個類別里面他做了很多小型,像互相溝通和交流的社區群,以這樣的方式來做他自己的APP。
第二個是O2O。其實大家都在討論O2O方面我們還有什么機會嗎。那么,云信的用戶是怎么用即時通訊云做O2O的呢?這是一家杭州的公司,他做的是社區周邊的便利店性質的送貨上門的業務,類似社區類的O2O,但是他發展用戶的方式是對商家進行收費。如果你介紹下一家商家到他的平臺的時候會有一定的反傭,他們用這樣的模式發展他的入會用戶。他的C端從哪邊來呢?每一個線下便利店有人上門的時候,商家都會給用戶一張名片,這張名片上面有商家的二維碼,掃碼之后直接注冊到他的APP里面,他用的是商家的用戶會成為他自己的用戶,這是他C端客戶的來講,他倒沒有做過很多的地推,他做的是商家之間的群推廣,這是他的方式。
????
第三個是企業應用和軟硬件結合。企業應用是目前投資人和風投非常青睞的一塊市場。我們在公交車上會看到北京的一家公司,也是我們的好朋友,他做的產品叫做企業級的應用,他面向的客戶群體是什么人呢?是銷售型公司,這個應用做到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你的銷售人員今天是不是去見客戶了、他見的是哪個客戶、客戶的情況是什么、他見完客戶之后還要寫日報,每周還要寫周報,這就是這個應用干的事情。別看這個小小的工具,它解決了大部分老板最關心的問題。我們說老婆查老公崗的時候你給我拍張圖片出來,這個時候銷售人員如果到了客戶那里,會直接在軟件上面做一個定位。
???
第四個是到家點點的APP。它是非常純粹的賣東西的,只不過它的配送范圍用定位的方式,把用戶最近的便利店定位出來,用最快的方式配送到用戶手里,他沒有用快遞公司,而是便利店員工配送商品。它還有聊天功能,這對于電商的用戶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其實電商應用也是即時通訊云非常重要的目標用戶。我們之前調研發現,電商客戶現在在電腦端都有接入即時通訊模塊和客服系統,但是在APP上面還非常少。大部分人都認為我直接下單購買就可以了,但事實上只有5%的客戶才會什么都不問,就主動下單購買。
那么,剩下95%的客戶跑哪去了?一個最常見的場景是,如果頁面介紹不夠詳細,用戶想問客服,哪怕就是問你什么時候送貨,而這時,如果沒有辦法即時溝通的話,用戶可能會流失。而接入云信的IM功能模塊電商應用,可以解決這種問題。
第五個案例是網易BOBO。大家看,界面里面有非常多的美女主播,就是實時直播;還有聊天室功能,大家可以在聊天室里聊天、發語音,也可以獻花、送禮物,這就構成了它的商業模式,獻花獻禮物需要購買虛擬的貨幣啊。現在的美女直播秀場類的APP,多如如雨后春筍,需要云信直播和聊天室功能的也非常多。
這是新生代的年輕人最喜歡玩的一種直播社區,而網易云信能夠提供這些技術服務,開發者只需要接入云信就可以實現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功能。
另外,很多教育類培訓類應用,對此云信的直播和聊天室需求也非常大。他們可以用此做公開課,比如說像今天這樣易創課堂的形式,可以以直播的方式呈現給更多未能到場的朋友,而直播下的聊天室就替代了我們今天加的微信群成為聊天渠道。
以上是一些“云信+”的案例,“IM云”讓你的機會無處不在。
?
那么,怎樣在自己的產品里做自己的即時通訊、社交模塊呢?
?
對于存在這類需求的用戶,我們碰到兩類群體挺有趣:
一種是我要自己做。如果你自己做,下面幾條可能沒有辦法跨過去:你需要BGP機房和高效的部署;你還需要運維人員,并不是說程序寫出來,開始跑就可以了,你需要24小時不間斷的運維,而且有一天你做活動的時候是不是能撐得住,這些都需要考慮;你需要在一些資深的IM開發人員.....當我們有一款應用有這樣的計劃,我們需要快速的實現。我們怎么樣通過自圓的方式把這些東西全部搬上線,這是一個很麻煩的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能用和好用之間,真的有十萬八千里的距離,沒有做過IM的人是不知道的,只有踩過坑才知道,這個坑要用什么來補,要用時間和經驗來補。不是說現在貌似能用的東西就一定能用。
我跟大家分享兩個客戶案例:一個是教育類的項目,他的行業比較特殊,是政府軍隊的背景,所有的研發人員都必須駐場來做,相當于必須自研。但是出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呢?當他的用戶突破到十萬級以上的時候,他發現他的通道有問題,解決不了,這個坑踩不過去,怎么辦?再重新來研發已經不太可能了,最后怎么辦呢?只能換,換云信。
另外一個案例,他的反饋是什么呢?也是自研的項目,他的坑在什么地方呢?完全在于基礎設施部分,臺灣的用戶完全沒有辦法用他的IM進行溝通,因為他在當地沒有節點,沒有部署到那個地方去。而且對單個企業來說,也沒有這樣的能力布到全球的節點。有時候我們出國時會發現,微信很好用,易信也很好用。但是你自己開發的時候,你需要有很大的成本投入,所以能用和好用之間有很大的距離。
另一種是成本大所以算了吧。他們起初認為研發IM功能不太需要,是因為IM功能并不一定是其核心功能,我們也不想投入這么大的成本和精力去做這件事。最后怎么樣了呢,當然是選擇了云信,因為對于云信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
那么如何選擇IM云服務供應商呢?
我給創業的伙伴們兩點坦誠的建議:
一是穩定壓倒一切。我用一個案例來說明,我們的用戶原來在北京,現在他們的總部搬到了珠海,他現在的APP的名字叫做快速問醫生,現在他的日活大概是十萬以上。跟我們合作之前,他用的是其他家的產品,因為他的名字叫做快速問醫生,其實他更多的是做醫生和病患之間的溝通,包括兩點,一點是文字的溝通,一點是實時音視頻方面的溝通。當時他碰到的問題是,在患者要表達自己問題的時候,醫生經常收不到他的信息,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丟消息和丟包,這個問題比較嚴重。尤其是用戶量到峰值的時候這個現象非常明顯,而云信能夠保證不丟消息,消息必達。作為社交模塊,作為IM的產品一定要保證到,你的用戶收不到消息,就跟沒有做一樣,而且用戶的體驗不好,你的應用就沒有人玩了。
?
二是服務體現價值。服務體現什么樣的價值呢?我跟大家分享一個由競品轉來云信的用戶跟我們講的事。這個用戶需要接入的是實時音視頻服務,我問他,你們多長時間接好的,他說一個星期也沒有接好,我問他為什么?他說因為中間碰到了問題,問題解決不了卡住了。我說你怎么不找他們(競品)客服,他笑了一下說,所有問題都需要郵件進行溝通。郵件溝通沒有什么不好的,但是大家應該知道郵件溝通是一個什么體驗呢?就是我得等著。那么,最快的速度是什么呢?可能就是打電話,而像很多技術提供型的公司,他們是不愿意自己的開發人員面對用戶群體的,也沒有這樣的人力去做這樣的事情,大部分是公開系統,等著一封郵件來,一封郵件去,解決的時間很長。
再而就是論壇的方式,自己去論壇里面找貼子、發求助自己解決。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糟糕的服務體驗?如果你要選擇一個第三方的平臺,你一定要考慮到他的服務會不會及時,能不能及時解決你的問題,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
云信的技術服務是“1對1?”“7×24小時”,大家可以發現每一個用戶都有自己一對一專門技術支持的討論組,每一個組里面都有相應的技術人員在進行一對一的溝通和交流,有問題的話不敢說幾分鐘之內馬上回復。但是我們會保證在最快的時間之內進行回復。晚上也是24小時值班人員的,這是云信在技術方面引以為豪的地方。
最后,我想給大家看的是這句話“100倍賠償”,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大家有沒有訂過這樣的合同“甲方應按照服務不可用時間對應費用的100倍賠償”。我們的技術總監當時說了一段話:“我們服務的持久性和可用性都是99.999%,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寫100%,但是在科學上不能這么寫”。
?
這個是云信與客戶白紙黑字蓋紅章的合同,這是我們的山盟海誓。
謝謝大家!
點擊閱讀:網易云信陪你打怪帶你飛
網易云信∣真的可以寫100%呀
ID:neteaseim ?長按識別,關注精彩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我们可以写100%,但是这样不科学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一场开发与视觉的对话引发的思考
- 下一篇: PaaS服务之路漫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