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地址_redis中的hash扩容、渐进式rehash过程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hash地址_redis中的hash扩容、渐进式rehash过程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背景: redis字典(hash表)當數據越來越多的時候,就會發生擴容,也就是rehash
對比:java中的hashmap,當數據數量達到閾值的時候(0.75),就會發生rehash,hash表長度變為原來的二倍,將原hash表數據全部重新計算hash地址,重新分配位置,達到rehash目的
redis中的hash表采用的是漸進式hash的方式:
1、redis字典(hash表)底層有兩個數組,還有一個rehashidx用來控制rehash
2、初始默認hash長度為4,當元素個數與hash表長度一致時,就發生擴容,hash長度變為原來的二倍
3、redis中的hash則是執行的單步rehash的過程:
每次的增刪改查,rehashidx+1,然后執行對應原hash表rehashidx索引位置的rehash
總結:
在擴容和收縮的時候,如果哈希字典中有很多元素,一次性將這些鍵全部rehash到ht[1]的話,可能會導致服務器在一段時間內停止服務。所以,采用漸進式rehash的方式,詳細步驟如下:
漸進式rehash采用的是一種分而治之的方式,將rehash的操作分攤在每一個的訪問中,避免集中式rehash而帶來的龐大計算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漸進式rehash的過程,如果有增刪改查操作時,如果index大于rehashindex,訪問ht[0],否則訪問ht[1]。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hash地址_redis中的hash扩容、渐进式rehash过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har 类型与lpcwstr_「lpc
- 下一篇: 银行理财产品都安全吗 要注意它的风险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