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伯乐
??? 讀很多古代大家的故事,就發現賈誼、蘇軾、李白等人生不逢時,懷才不遇,不被帝王將相所識并所用,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筆者細觀周圍好多朋友和同事,在一起聚會時,常常也發出類似的慨嘆,刨去當前企業內在和外部環境不良等因素外,也都在埋怨遇人不明,沒讓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和應用等。
??? 筆者一直倡導要會唱《國際歌》,它蘊含了無產者的諸多智慧,尤其歌里的幾句話“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即自己的幸福生活,從來要靠自己。同樣,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或雄才大略,要靠自己。古人抱怨還有情可原,因為帝王將相才幾家,機會太稀缺;而今是個開放充滿各種機會的社會,需要做的是睜大眼睛,去發現和努力,因此,不需要將心和眼轉向外,求助于被人認同和發現;而是求助于內,做好自己的人生和職業規劃,做自己的伯樂。
??? 做自己的伯樂,包括三層意思:
??? a. 足夠的自信:相信自己的學識和能力,相信自己是千里馬,而且也相信自己能做自己的伯樂,對自己有清晰和客觀的認識。即核心的意思還是“認識你自己”,這是古希臘奧林匹斯山上的特爾菲神殿的石碑上刻的一句話,足見“認識自己”的極端重要性,而且認識自己也是有層次的。
??? b. 為自己選擇機會:根據對自己的認識,選擇適合于自己的機會。適合這個詞包羅萬象,此處指與自己的性格和秉性、知識結構、工作能力、行業經驗以及未來的成長能夠匹配,這樣的機會就是適合的機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也是為何很多人為自己都選了后來看來是“不適合”的機會。
??? c. 為自己創造機會:基于自己現有的條件,結合對自己的認識,認真努力,勇于表現,做出成績,為自己進一步發展創造機會。這條看似較難,但更容易與現實接軌。一條真正具備抉擇的機會,在人的一生,并不是太多,大量的是,你如何做好現在,使現在成為將來的鋪路石。
??? 現根據自己的體會和所見,結合工作4、5年左右的技術人員(因為筆者周圍這樣的人最多,呵呵)的角度,簡要展開一下這三個層次,希望對類似情況的人也有幫助。
??? 工作5年左右的技術人員,應該說技術有一定程度的積累,但年紀已至27歲以上了。經驗的積累和技術的敏感度等,已到一個很好的結合點,但這時往往會變糊涂,有些迷茫,是技術精進?還是走向管理,還是銷售/銷售支持等,即應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 首先是足夠的自信。
??? 在筆者看,這個問題看似復雜,其實也簡單。技術工作做了5年,也被管理了幾年,或者當了Team leader,也有了管理別人一點經驗,應該有了很好的技術基礎。關鍵是興趣,自己興趣在技術,就別管別人/同學怎么看,就繼續鉆研,成為技術牛人;自己興趣在管理,那就抓緊補充管理知識,多進行實踐;如對人交往和交流感興趣,而又不想遠離遠離技術,那可能技術支持崗位可能更合適。其次,結合自己的秉性和性格,如交流溝通;工作主動性;責任心等等。這樣,確定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對自己認識清楚,自信就成有源的活水,催生出新的發展規劃和方向出來,并一步步地落實。
?
??? 其次是為自己創造機會。
??? 俗話說“人挪活,樹挪死”,許多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容易鉆牛角尖,自己身處的環境已不適合自己發展,卻因為感情原因(熟悉了,戀舊等),或是外面的機會不好找,而不愿意面對外部的競爭,在原來的環境中將就,將就的表現包括:
??? a. 自己的技術/管理已至瓶頸,公司不可能提供新的機會給自己;
??? b. 自己已將工作“玩熟”,缺乏足夠的挑戰性和創新性,明天的工作已是今天的重復;
??? c. 工作熱情消耗殆盡,每天僅是盡一份責任,領一份薪水,準點上班準點下班;看工作悲觀,提不起精神;
??? d. 自己將工作形容得十分不堪,卻無勇氣拋棄它,有點離不開現在的環境了;
??? e. 加薪升職好像已變成自己的奢望等等。
??? 如果自己處于將就的狀態,還不如“挪活”,為自己選擇一個合適的新機會,新機會要符合上面說的幾點:知識結構、工作能力、行業經驗與自己匹配,新崗位能促進自己,并能使自己能夠按照期望的方向成長;而且更要關注新東家的行業機會和自己在該環境中未來的成長空間。
??? 最后是創造機會。???
??? 每個人都知道,“機會從來都是給有準備的人”,如果控制了這個“有準備的”條件,也就控制了機會,達到為自己創造機會的效果。
??? 如開展一項技術工作(其它工作也類似)。首先,技術人員需要讓掌握此工作機會的人,信任自己的能力,使放權和授權工作一步步地進行,確保為自己做好這項技術工作打下很好的外部基礎。其次,每個人都希望一步到位,工作有好的配套管理架構,每個子工作都約定清楚,資源能與需求配套,但這是只是理想,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負責任的工作,來一步步地實現,同時也證明了自己的能力,逐漸形成“信任--放權--高效完成--再信任”的良性循環,就不斷為自己創造新的機會。
??? 另外,做自己的伯樂,更重要的是調整了心態,形成自己內省和反思的習慣,將關注外在,如環境提供的條件、別人的認可等;而轉為求助內心,如充分表現,自己創造條件,贏得自己需要的機會 ,因為每個人真正能把握的只有自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能力的人很多,而且各有所長,需要的只是:分析清楚自己,多動點心思在自己身上,發展自己的長處,尋找自己“隱形的翅膀”,相信就會有新的機會向自己奔來。
?
轉載聯系方式:
Email: luckcy_sky@tom.com
?
?
?
?
?
?
?
?
?
?
?
?
?
?
?
?
?
?
總結
- 上一篇: 分类算法之贝叶斯(Bayes)分类器
- 下一篇: Android Web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