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分析软件_读书笔记:伍多库卡茨质性文本分析:方法、实践与软件使用指南...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文本分析软件_读书笔记:伍多库卡茨质性文本分析:方法、实践与软件使用指南...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讀書筆記:伍多·庫卡茨《質性文本分析:方法、實踐與軟件使用指南》一、這篇文章、這本書或這篇論文的中心思想、核心觀點是什么?核心觀點:質性數據如何系統化分析?三大主要方法:主題分析、評估分析和類型建構分析。文章目錄詳見下圖:二、怎么論證過來的,它有些什么樣的論據,做了一些什么樣的研究等?首先,論述質性數據進行系統化分析的重要性、必要性,梳理質性文本分析三種主要方法論基礎:古典闡釋學、扎根理論、內容分析。然后分別講述質性內容分析的基本概念以及一般分析過程:閱讀和闡釋文本、建構類目、編碼文本片段、分析、呈現結果。并具體介紹了質性文本分析的三大基本方法:主題分析、評估分析、類型建構分析,詳細介紹了這三種方法的基本過程、各個階段、相關準備以及陳述結果的方法。介紹完原理方法后,借助QDA軟件介紹使用計算機軟件輔助質性文本分析,重點在兩個方面:文本數據轉錄、常用使用技巧。????最后,比照量化研究的信度、效度等概念,提出了質性文本分析的質量標準。以及研究報告的撰寫、記錄。論證過程有兩條主線比較明顯:一是進行大量比較,如質性與量化的比較、不同方法之間的比較等。二是案例多,整本書籍尤其是作為核心內容的第3、4章,作者伍多·庫卡茨一直在使用自己的一個研究項目作為案例。具體論證過程框架詳見下圖:?三、評價1.寫作目的或寫作目標;復述本書基本結構,加深理解。2.理解起來比較容易還是比較困難;從本書宏觀結構上講,容易理解,遵循一個基本的邏輯結構,也得益于以前走馬觀花看過卡麥茲的《建構扎根理論:質性研究實踐指南》、一些量化研究和質性研究的入門科普類書籍以及一些質性研究學術文章,使得事先對質性研究有一定基礎,尤其是本書涉及到的“闡釋學”“編碼”“類目”等理論或概念,有那么一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意思,起碼不像以前讀《建構扎根理論:質性研究實踐指南》那么晦澀了。????從微觀角度講,理解起來有難度,主要是各種方法各個階段的具體做法,能機械般地看懂,但是不理解,估計主要原因還是沒有實際使用過,尤其是編碼環節,包括以前看扎根理論的相關書籍也是如此,“操千曲而后曉聲”,后面還是得多練練。 3.文章的核心觀點是不是有說服力;有。這門方法論在今天已經比較成熟了,國內的中青年學者使用此方法的也日益增多。只不過,這些基于西方思維體系的方法論,國內應該還是有不少人認可、使用起來有難度。4.從觀點、理由或證據來討論是不是有說服力;有。選的是作者自己的研究項目,并且自始至終都在引用這個案例,非常有助于增進理解。 5.證據有沒有地方可以質疑;文中有一部分內容介紹了質性文本分析三種方法的異同,但在具體行文過程中只是系統地比較相同之處,對于差異著墨較少。另外一處也存在類似問題,關于三種方法的不同使用條件,作者沒有交代清楚,使人終究無法了解三種方法的差異都體現在哪些方面,什么時候更適合使用。QDA軟件,只是列舉了極少數用法,過于簡單。目前從學術期刊的情況來看,似乎Nvivo使用的比例更大,具體原因待事后去了解。6.文章有沒有給你帶來啟發、幫助你思考;有。一門方法論沒學懂,同類的書籍繼續學習,精華內容肯定會重復出現,看多了才有更深刻理解。???7.對你有幫助的、寫的好的地方;(1)結構簡潔。大道至簡,結構簡潔非常有助于理解;(2)方法實用。當初從了解扎根理論的時候,就已經覺得程序化的質性研究體系挺有意思,無疑會提高研究的科學性。只是有畏難情緒,又去看別的方法類書籍。兩三年過去了,中間兜兜轉轉,接觸過其他分析方法,轉了一圈又回來了,一無所得。兩三年時間,專門學習某一項方法估計早都出師了。敘事研究、扎根理論、民族志,太多方法,還是得聚焦一種,莫畏難。8.以及,你是否會推薦其他的朋友來看這本書,推薦的理由是什么、為什么等。會,作者已經用很淺顯的語言在講述了。只不過由于中西思維差異,以及相關方面的基礎知識不夠,讀起來還是會覺得費勁。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文本分析软件_读书笔记:伍多库卡茨质性文本分析:方法、实践与软件使用指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unity 敌人自动攻击和寻路_Unit
- 下一篇: python61到08使用说明书_p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