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用dg分区,[bug报告] 兼容性问题,mbr硬盘使用分区扩容后linux系统不认分区...
該樓層疑似違規已被系統折疊?隱藏此樓查看此樓
原本機械硬盤A裝了windows+linux雙系統(mbr)如下:
sda1:充當windows系統的C盤
sda2:充當windows系統的D盤
sda3:充當linux系統的啟動盤 /boot
sda4:充當linux系統的根目錄 /
后來買了一個固態硬盤B,分gpt格式,重裝系統如下:
sdb1:recovery
sdb2:esp
sdb3:msr
sdb4:windows系統C盤
sdb5:windows reserve
sdb6:linux系統根目錄 /
然后將sda2掛載到windows的D盤,將sda4掛載到linux系統的/home目錄。兩系統能正常運行。
然后將在linux系統下將sda1和sda3刪除了,此時sda結構如下:
(未分區數據)
sda2:windows系統的D盤
(未分區數據)
sda4:linux系統的 /home目錄(將原本/home里的文件移動到了sda4的根目錄,但無關緊要)
兩系統能正常運行。
接下來是悲劇的開始:
用pe系統登入windows系統,下載最新版的diskgenius,將sda2前后的兩段未分區區域擴容給了sda2。
重啟進入windows系統沒有任何問題,但進入重啟進入linux系統,系統認不出sda的所有分區了。
用lsblk命令,只看到/dev/sda,無法看到原本的/dev/sda2和/dev/sda4。
進入pe系統,發現當時分區擴容時,diskgenius自動重設了分區序號,現在的sda結構變成如下:
sda1
sda2
我的linux系統是用uuid來辨識分區的,uuid并沒有改變,理論上可以正常檢測,可是linux系統就是無法檢測分區,所以假設有可能是你們更新mbr表時不知道把mbr表寫到了哪里去,或者寫入的內容有問題。
最氣人的是分區擴容可以給我做,可是搞出問題了之后我想恢復之前的分區表卻竟然要注冊會員購買軟件。
最后我是在linux下用parted找到了diskgenius寫入的新分區信息,重新寫入到了mbr信息中。這才讓兩系統都正常啟動。
想去報告bug還要注冊論壇,我就不注冊了,愛看不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linux 用dg分区,[bug报告] 兼容性问题,mbr硬盘使用分区扩容后linux系统不认分区...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一篇读懂--mybatis的缓存
- 下一篇: 教你如何一篇博客读懂设计模式之—--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