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迎3年最大单日暴跌!谁在收割科技泡沫?
2025年3月10日,美國股市遭遇自2022年以來的最嚴重單日暴跌:道瓊斯指數重挫890點(跌幅2.08%),納斯達克指數崩跌4%,創下兩年半最大單日跌幅,標普500指數較2月高點回撤8.6%。其實不僅僅是單日,截至3月12日美股收盤,道瓊斯工業指數年內下跌2.61%,標普500指數年內下跌5.26%,納斯達克指數年內下跌9.71%。BIG 7幾乎全線崩盤,跌幅最大的特斯拉跌幅高達42.90%,年內幾乎腰斬,跟蹤BIG 7的TAMAMA科技指數年內下跌14.15%。
這波幾乎不回頭的下跌導火索看似是特朗普政府對關稅政策的反復表態,但其背后折射出的卻是市場對美國經濟“滯脹-衰退”螺旋的深度恐懼、科技股估值泡沫的破裂風險,以及全球資本再平衡的結構性轉向。不少機構提示了美股或將持續走弱的風險,但也有機構持不同意見,摩根大通在近日指出美國股市的回調可能已經結束。那么美股的后市將如何演繹?
一、市場恐慌的三大核心矛盾
滯脹陰云:經濟增速放緩與頑固通脹的夾擊
美國經濟正面臨“增長失速”與“通脹黏性”的雙重壓力。紐約聯儲2月調查顯示,消費者對未來一年通脹預期雖小幅回落至3.0%,但三年期通脹預期仍持穩于2.7%,長期通脹預期更升至1995年以來最高的3.5%。這種預期與近期零售業龍頭企業的預警形成共振:沃爾瑪、塔吉特(Target)和好市多(Costco)在最新財報中均指出,高物價正侵蝕消費者購買力,必需品類銷售增速放緩,非必需消費品需求明顯萎縮。這暗示美國消費引擎——占GDP比重超70%的核心驅動力——正在熄火。
與此同時,亞特蘭大聯儲的GDPNow模型預測,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實際GDP年化增速已降至-2.4%,較特朗普上任初期的預測值(增長3%)大幅逆轉。這種“經濟收縮+通脹高企”的組合,正是經典的滯脹場景。歷史上,滯脹往往伴隨企業盈利下滑、政策工具失效和資產價格劇烈調整,這正是當前市場的深層焦慮。
政策失效:關稅亂局與美聯儲的“兩難困境”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已成為市場動蕩的放大器。自2月起,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征25%關稅,隨后又宣布對中國商品關稅翻倍至20%。這些政策不僅推升企業進口成本(如鋼鐵關稅導致美國汽車制造商成本增加15%),更引發貿易伙伴的報復性措施,形成全球供應鏈的“逆流”。例如,加拿大對輸美電力加征25%關稅后,特朗普進一步將鋼鋁關稅提高至50%,直接沖擊美國制造業。這種“朝令夕改”的政策風格,導致企業難以制定長期計劃,資本支出意愿顯著下降。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也陷入困境。盡管市場預期2025年將開啟降息,但通脹黏性限制了降息空間。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美聯儲3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為97.0%,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3.0%。到5月維持當前利率不變的概率為70.3%,累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28.9%,累計降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0.8%。到6月維持當前利率不變的概率為20.9%,累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57%,累計降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21.4%,累計降息75個基點的概率為0.6%。
科技股泡沫破裂:從“AI神話”到估值重構
納斯達克指數年內下跌9.71%,標志著科技股高估值邏輯的松動。以英偉達為代表的AI上游企業,市值曾在2024年因算力需求激增而暴漲,但其市盈率普遍超過50倍,嚴重偏離歷史均值。而中國DeepSeek的技術突破,打破了美國在AI領域的壟斷敘事,導致投資者重新評估全球科技競爭格局。花旗銀行直言,中國技術的崛起已使美股“AI泡沫”開始破裂,并下調美股評級。
再看股價單日暴跌15.4%的特斯拉,因自動駕駛商業化延遲,2025年預期營收增速從35%下調至22%,導致其在今年股價已蒸發38.57%(截至3月12日)。這種“故事驅動”向“盈利驗證”的切換,正在引發科技板塊的全面估值重構。
二、技術性調整還是進入熊市?
根據當前的市場行情,美股可能迎來超跌反彈,3月12日收盤,納指上漲1.22%,標普500上漲0.49%,道瓊斯小跌0.2%。有機構指出,若美聯儲釋放明確降息信號(如將首次降息提前至6月),或特朗普政府暫緩加征關稅,市場情緒或短暫修復。摩根大通認為,當前拋售屬“技術性調整”,未見系統性風險。
高盛也在最新的研報中下調了對標普500指數的年終目標位,將標普500指數的年終目標位從6500點下調至6200點。雖然目標位有所下調,但高盛預計,在今年剩余時間內,標普500指數仍有11%的上漲空間,這與年初的收益預期相似,但起點有所降低。
綜合市場來看,業內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美股市場要復蘇,首先要實現美國經濟活動前景有所改善,這可能源于更好的增長數據或關稅政策的變化;市場參與者的倉位要處于低位。
但如果經濟數據持續惡化,美股可能進入全面熊市,即將公布的美國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和上周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數據是投資者需要關注的數據。在貿易政策方面,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所有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的措施于周三生效,進一步推動了重新調整全球貿易以有利于美國的行動,并迅速引發了歐洲的報復。這對包括美股、美債、美元等在內的美國資產是不利因素。
與此同時,全球資本可能加速從美股轉向估值洼地。A股科技板塊市盈率僅為美股的1/3,且中國政策對AI與新能源的傾斜,可能吸引長期資金流入。這種“東升西降”的再平衡,或成為美股資金外流的長期壓力。
三、關注消息,合理配置
當前美股的動蕩,本質上是全球經濟周期、政策周期與產業變革三重共振的結果。對投資者而言,首先還是要關注降息預期的波動性,以及美股估值與盈利的背離,包括特朗普政府在全球貿易政策的突發調整。
在投資策略上,一方面可以配置黃金、美債等避險資產,另一方面也可以關注新興市場的結構性機會,在美股市場出現大幅波動的情況下,在板塊與個股選擇上可以考慮受市場波動影響小的,并且考慮一些金融衍生品來對沖持有股票的風險,例如芝商所的微型E-迷你期貨合約就是一款可以低成本對沖風險的工具。微型E-迷你期貨適用于標準普爾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羅素2000指數、中型股400指數和小型股600指數,規模僅為E-迷你期貨的十分之一,它提供了一種以低成本的方式進入流動性股指期貨市場的方式。2024年日均交易量超過240萬份合約(較2023年增長9%),所有合約的未平倉合約量為33.8萬份。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美股迎3年最大单日暴跌!谁在收割科技泡沫?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批处理文件将多台连接的手机安装同一个AP
- 下一篇: forEach、map、fil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