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稳定性测试_内存条选择两条8G还是单条16G?通过对比浅谈该如何选择
內存條作為電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對于整機的性能還是有一定影響。現在內存條主要分為馬甲條和普條,馬甲條簡言之就是帶有金屬馬甲的內存條,一般都會帶有超頻的功能。隨著燈條的出現,也就是在馬甲條上加裝了RGB光效,本質還是屬于馬甲條這類。選擇內存條的時候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最近入手了十銓的火神系列VULCAN Z DDR4 16G 3000內存條,很多人選擇內存條的時候都會猶豫是選擇8G*2的套裝還是單條16G,今天淺談一下內存條到底是選擇套裝還是等容量的單條?
十銓VULCAN Z內存條的包裝采用比較常見的透明殼塑封包裝,透過包裝可以比較清楚的看到產品的外形。
包裝配件方面相對比較簡單,除了內存條外,隨同附帶的有貼紙和使用說明書,一般情況下說明書也沒有多大作用,畢竟內存是即插即用的產品。
十銓VULCAN Z內存條采用熱血紅色金屬馬甲設計,可以看到紅色的外觀還是比較有電競風格。官方介紹其馬甲采用0.8mm的鋁合金一體沖壓成型設計,這個結構方面也用太深究,畢竟裝機之后也不會頻繁拔插內存條。
VULCAN Z內存條正反面采用對稱設計,稍微有點不一樣的就是有一面貼有內存條的相關參數信息。可以看到此內存條的默認工作頻率為3000MHz,默認工作時序為16-18-18-38,電壓為1.35V。
馬甲條頂端帶有鏤空設計,可以起到一定的散熱作用。造型方面延續了T-FORCE風格,由頂部向兩端傾斜,中間部位帶有T-FORCE的文字。
VULCAN Z內存條的金手指采用主流的中央的高點和兩端的低點以平滑曲線過渡設計,拔插的時候更容易點。
從側面可以看到VULCAN Z內存條的PCB板還是比較厚的,應該是采用現在比較主流的8層PCB電路板設計。金屬散熱馬甲和內存條之間通過導熱背膠相連,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內存的散熱性能。
單條的內存條安裝就相對比較簡單,不需要去組建內存雙通道。所謂的內存雙通道就是在不增加內存時序的前提下,可以起到增加內存潛在帶寬的作用。一般搭建過后的帶寬速度是要高于雙倍帶寬的,部分性能表現好可以達到15%。
個人使用的是微星Z370的主板,Z370的主板上帶有4個內存插槽,插槽附近都會標注有配對的順序,說明書上則會帶有詳細的安裝順序以及注意事項。四個內存插槽從靠近CPU一側可以編為#1、#2、#3和#4。官方建議的順序是2-4-1-3,這也是為什么好多人會建議由這個順序插入內存條。最后官方還有一條就是超頻時,內存的穩定性和兼容性與CPU以及其他設備有關,所以有時候不要懷疑同樣的內存時序和電壓為什么自己的內存不能超頻。
普條的內存顆粒可以直接在內存上查看,馬甲條則需要取下馬甲才能查看,不過也可以通過Thaiphoon Burner軟件查看其內存顆粒。通過軟件查詢可以看到VULCAN Z內存條的內存顆粒品牌為為海力士AFR,其2400MHz頻率的標壓為1.2V,3000MHz頻率的標壓為1.35V。
VULCAN Z內存條可兼容Intel和AMD平臺,個人使用的是Intel的8代U和微星的Z370主板。VULCAN Z內存條可支持XMP2.0,也就是所謂的一鍵超頻。不開啟XMP默認的時序為2400MHz,通過AIDA64的內存帶寬測試可以看到其讀取、寫入、復制速度分別為17595MB/s、17437MB/s、17400MB/s,內存延遲為73.5ns。
XMP的開啟需要在BIOS設置中進行,開啟的方法也比較簡單,開啟之后可以看到內存頻率設置成了3000MHz。如果電腦不支持XMP,可以手動按照官方推薦的內存時序和電壓進行超頻設置。
一般超頻之后需要檢測一下系統的穩定性,然后再進行性能測試,這次使用的是官方給出的XMP設置,也就沒有測試系統穩定性。在3000MHz工作頻率時,實際測試結果可以看到VULCAN Z內存條的讀取、寫入、復制速度分別為20863MB/s、21649MB/s、20516MB/s,內存延遲為68.1ns。
微星主板里面帶有Memory Try It,進入設置之后可以內置有海力士的多種內存時序推薦,此前測試過T-FORCE系列的另外一款DELTA RGB 8G*2組合的燈條,發現兩者的內存顆粒是一樣的。當時最高超頻到3333MHz,后面也沒有做其他的測試,這次也就繼續超頻到3333MHz。
使用推薦的時序16-18-18-38可以正常進入系統,實際測試結果可以看到VULCAN Z內存條的讀取、寫入、復制速度分別為24335MB/s、23898MB/s、23287MB/s,內存延遲為60.6ns。不過隨后經過穩定性測試的時候不能通過,沒過多久系統就自動重啟。
內存超頻后如果系統不穩定,一般可以通過調整內存時序來解決。沒有逐一增大時序,粗略的將時序調整為18-19-19-39,調整之后可以正常進入系統。此時的VULCAN Z內存條的讀取、寫入、復制速度分別為24302MB/s、22998MB/s、22953MB/s,內存延遲為61.1ns。可以明顯看到當時序變大之后,內存的讀寫速度會下降一點。
AIDA64帶有系統穩定性測試工具,一般穩定性測試最好都要在10分鐘以上,此前使用時序16-18-18-38超頻到3333MHz的時候是在第8分鐘才開始報錯。這次使用18-19-19-39的時序,經過16分鐘沒有報錯,系統穩定性測試可以通過。
MemTest可以徹底檢測出內存穩定和錯誤,也可測試內存的儲存與檢索資料的能力。接著使用MemTest檢測內存是否有錯誤,一般情況讓內存滿負載進行測試,這次僅使用了12GB來進行測試。經過長達30分鐘的測試,VULCAN Z內存在3333MHz頻率下通過測試,沒有提示任何錯誤。
通過和同內存顆粒的十銓8G*2內存進行對比,可以看到單條16G的性能確實沒有8G*2的性能高,超頻之后的性能比超頻之前的性能高。其實有很多人調侃,單條的壞了就不能用了,雙條的壞了一個還有一個可以用,并且部分時候單條價格還比雙條的貴。這個還是要看最開始的需求定位,有條件的也可以組件16G*2。正常情況主板帶有4個插槽支持最大64G擴展,如果用單條8G的最大內存擴展僅支持32-48G,16G的則可以構建64G的最大內存容量。如果預算僅只有16G的容量,可以選擇8G*2的套裝,這樣性能更好點。如果對于硬件要求不高的用戶,也可以直接使用普條,價格更便宜點。
選擇內存的時候還是首先看自身的預算和后面的是否需要擴展,現在一般的16GB的內存容量足夠滿足日常需求,這也是為啥裝機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會推薦16GB。套裝和單條選擇上也是一樣的,如果對后期的擴展需求較低,可以選擇8G*2的套裝,這樣性能相比單條16GB的要好點。順便回到這次的內存體驗上,十銓VULCAN Z內存條的整體使用體驗還算不錯,火紅的金屬馬甲搭配炫酷的造型設計,使其整體的造型看起來比較炫酷。支持XMP2.0和終身保固,可以實現一鍵超頻。內存顆粒方面使用的海力士AFR顆粒,質量方面有保障,但是超頻性能在某些平臺不是太好,不過也還算湊合使用。最后看看價格方面,現在內存的價格說實話已經比較便宜的,16GB馬甲條單條僅四百左右,還是可以值得考慮一下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内存稳定性测试_内存条选择两条8G还是单条16G?通过对比浅谈该如何选择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输出数字和字符串_(一)1-
- 下一篇: springboot 源码_sp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