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ium Designer -- 查看板子厚度
除此以外,可以增至5mm左右,薄至0.1mm左右,看實際PCB情況; 1.?確定PCB板疊層結構
2.?從PCB廠家獲得工藝能力參數,比如下表(很多參數,只列舉部分):
基材 | FR4(阻燃環氧玻璃布基覆銅箔板);高頻板(聚四氟乙稀材料);江蘇泰興的高頻板: Rogers4350;rogers4403;arlon;teflon | 其他特殊材料工藝應進行工藝評審 |
銅箔厚度 | 18um?、35 um?、70 um | 對應基銅厚要滿足最小線寬要求, |
常用覆銅板規格 | 0.13 1/1,?0.13 H/H,0.21 1/1,0.25 1/1 ,0.36 1/1,0.51 1/1,0.71 1/1,1.0 1/1,1.2 1/1,1.6 H/H,1.6 1/1,1.6 2/2,2.0 1/1,2.0 2/2,2.5 1/1,3.0 1/1,3.2 1/1 | ? |
常用半固化片規格 | 7628(0.185mm),2116(0.105mm)1080(0.075mm) 3313(0.095mm) | 括號內為生益半固化片壓合后厚度的理論平均值 |
最小導線寬度 | 4mil(對18um、35um的基銅) | 局部區域非BGA、SMT區時需評審 |
最小導線間距 | 4mil(允許局部3.5mil)(對18um、35um的基銅) | 局部區域非BGA、SMT區時需評審 |
最小導線寬與間距 | 5/7mil(2oz的基銅) | ? |
最小線到盤、盤到盤間距 | 3.5mil(18 um?,35 um),5 mil(70 um) | 此極限時線路與焊盤均無法補償 |
3.?從廠家獲得多層板疊層結構,用以確定半固化片pp和core的疊層方案,通常情況下從top到bottom疊層方案如下:pp-core-pp-core-pp-core-pp…-pp。
4.?根據自身設計中所用器件封裝及器件特性情況,再結合上表中所列出的最小線寬,間距等參數確定各層走線的width,差分線的width、gap等參數,width、gap等參數設定完成之后,就需要考慮阻抗匹配問題。
5.?阻抗的計算需要借助工具,通常用allegro自身帶的計算工具,但如果用盜版的話計算參數不一定準確,推薦使用polar。
6.?有了線寬、間距和介電常數,就可以綜合考慮copper厚度、core的厚度、pp的厚度等參數,不過通常情況,這些參數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積累,直接在其之上修改即可。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Altium Designer -- 查看板子厚度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secureCRT 保存启动信息
- 下一篇: JMS学习十一 ActiveMQ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