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绘制业务架构图 — 3.分解图
分解圖:是對研究對象的有序分離、或是對細粒度要素的有序歸集。
分解圖是業務架構三視圖的第二張圖,其目的有兩個:一是自上而下的“分解”,二是自下而上的“匯集”。但不論是分解還是匯總,都是從上向下繪制的,因此將此類圖統稱為“分解圖”。
分解圖,可以給出研究對象內部要素之間更細節的從屬關系,是細粒度的表達方式。通常被用來做架構圖中的詳細設計。繪制分解圖需要對研究對象有深刻的理解。
分解圖是對研究要素的“靜態表達”(比較而言,流程圖是“動態表達”,詳見下一篇)。
1. 模型解讀
以企業的收支功能為例,說明下面分解圖模型的表達方法
2. 模型畫法(以“向下分解”為例)
首先要確認你的分析結果用“分解圖”表現是適用的。繪制的順序是:分層、分區、功能,繪制的順序如下,
分層:首先要確定分層(橫向)
□第一層是“對象”, □第二層是對第一層拆分(2.1和2.2);
□第三層是對二層的拆分(3.1.1/3.1.2;3.2.1~3.2.1);
分區:再去確定分區(橫向)
□分區④的構成:2.1;3.1.1和3.1.2;
□分區⑤的構成:2.2;3.2.1、3.2.2和3.2.3;
如果還有更下面的層,也是重復前面的步驟,分解圖的用途非常的廣泛,形式多樣,既有縱向布局、也有橫向布局。
3. 適用場景
任何可以向下一級進行拆分的對象,都可以繪制它的分解圖。比如
想要了解更多的內容,請參考《大話軟件工程—需求分析與軟件設計》一書。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如何绘制业务架构图 — 3.分解图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next() 与 nextLine()
- 下一篇: 为了输出“,可以使用如下语句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