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生成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生成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對于某個特定的計算機場所,應該配置和生成操作系統,這一過程稱為系統生成SYSGEN。
操作系統的發行通常采用磁盤、CD-ROM、DVD-ROM、ISO鏡像等。
為了生成系統,可以使用一個特殊程序,這個SYSGEN程序從給定文件讀取或詢問系統操作員有關硬件系統的特殊配置,或直接檢測硬件以決定有什么部件。
應該被確認的信息有:
- 使用什么CPU?有什么安裝選項(擴展指令集、浮點運算等)?對于多CPU系統,可能需要描述每個CPU。
- 啟動盤如何格式化?分成多少個分區?每個分區的內容是什么?
- 有多少可用內存?有些系統可以求出這個值:通過對內存位置一個一個地引用,直到出現非法地址,這個過程可以得到最后的合法地址以及可用內存的數量。
- 有什么可用設備?系統要知道如何訪問每個設備(設備號)、設備中斷號、設備類型與型號以及任何特殊設備的特性。
- 需要什么操作系統的選項,或者使用什么參數值?這些選項或參數包括:應使用多大的緩沖區、所需CPU調度算法的類型、所支持進程的最大數量等。
確定上述信息后,有多種使用方法。
- 一種極端的情況是完全定制,系統管理員可以修改操作系統源代碼的副本,接著重新編譯操作系統,數據聲明、初始化、常量和條件編譯,可以生成專門用于所述系統的操作系統的目標代碼的輸出。
- 一種定制稍微少些的情況是系統描述可用來創建表,并從預先已編譯的庫中選擇模塊,這些模塊鏈接起來,可以生成操作系統。選擇方法是:雖然允許庫包含所有支持I/O設備的驅動程序,但是只有所需的才能鏈接到操作系統。由于沒有重新編譯,所以系統生成較快,但是生成的系統可能過于通用。
- 另一種極端的情況是完全由表驅動的系統,所有代碼都是系統的組成部分,選擇發生在執行而非編譯或鏈接時。系統的生成只是創建適當的表,以描述系統。
上述方法的區別在于:生成系統的大小和通用性、因硬件配置改變所需修改的方便性。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生成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SyntaxError:
- 下一篇: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自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