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程序员,我一直为中国的软件产业感到苦恼。
作為一名程序員,我一直為中國的軟件產業感到苦惱。
?
除非你完全認可中國近些年以GDP為導向的經濟發展策略,否則很可能得反思一下軟件行業所鼓吹的“唯快不破”策略,尤其是互聯網領域。
?
在商業環境中,“快”能獲得很多競爭優勢,這毋庸置疑。工程師的價值雖得(最終 9OAL足)體現在商業產品上,但千萬不要忘記了我們始終是一名工程師,在實現商業價值的道路上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準無論如何都不應被忘記。工程師始終要明白,公司的發展與自身的職業發展并非完全統一。如果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的專業水準并沒有“水漲船高”,那除了說明我們在吃老本外,還表明我們很可能是在“拖后腿”。在這種情形下,即使公司蒸蒸日上地給我們發薪水,但從個體職業發展的角度說來,公司發展其實與我們“一毛錢關系都沒有”。我想不致于有人認為自己以后只會在這一家公司干吧!如果真是那樣想,你能保公司幾十年存在?屆時萬一得無奈地離開公司,單薄的專業水準又如何在人才市場與他人競爭?
?
對“唯快不破”的誤解所帶來的不良后果是,有些工程師為了快速實現軟件功能而忽略了專業精神。他們一味地為了速度而筑下高額的“技術債”,甚至在“速度”的幌子下過得心安理得。
?
如果將“唯快不破”改為“唯效率與質量不破”或許更不容易形成誤解。一說到“快”,給人的感覺往往是投入更多的時間就能達成目的,容易讓人忽視做事的方法與效率。與之不同的是,強調效率需要我們考量投入時間的產出比,且暗示做事的方法只有對路才能獲得效率;強調質量則提醒我們盡量別做“豆腐渣”之事,而這隱含的內容是我們必須專業做事,即使欠下了“技術債”它也時刻提醒著我們那是一定要還的。
?
軟件行業的長期被動加班成為了速度之痛的一個縮影,它讓不少工程師過著有工作沒生活的日子。軟件行業要避免偶爾、短期的加班是不可能的,但長期的被動加班絕對是個問題。不重視效率與質量的“勤勞”除了是在浪費外,更是一種透支將來的短視行為。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作为一名程序员,我一直为中国的软件产业感到苦恼。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促使整个团队改善的首要驱动力一定来自技术
- 下一篇: 写日历的程序员,你必须弄懂的中国农历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