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林轩田机器学习技法课程学习笔记3 -- Kernel Support Vector Machine
紅色石頭的個人網站:redstonewill.com
上節課我們主要介紹了SVM的對偶形式,即dual SVM。Dual SVM也是一個二次規劃問題,可以用QP來進行求解。之所以要推導SVM的對偶形式是因為:首先,它展示了SVM的幾何意義;然后,從計算上,求解過程“好像”與所在維度d^d^無關,規避了d^d^很大時難以求解的情況。但是,上節課的最后,我們也提到dual SVM的計算過程其實跟d^d^還是有關系的。那么,能不能完全擺脫對d^d^的依賴,從而減少SVM計算量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課所要講的主要內容。
Kernel Trick
我們上節課推導的dual SVM是如下形式:
其中αα是拉格朗日因子,共N個,這是我們要求解的,而條件共有N+1個。我們來看向量QDQD中的qn,m=ynymzTnzmqn,m=ynymznTzm,看似這個計算與d^d^無關,但是zTnzmznTzm的內積中不得不引入d^d^。也就是說,如果d^d^很大,計算zTnzmznTzm的復雜度也會很高,同樣會影響QP問題的計算效率。可以說,qn,m=ynymzTnzmqn,m=ynymznTzm這一步是計算的瓶頸所在。
其實問題的關鍵在于zTnzmznTzm內積求解上。我們知道,z是由x經過特征轉換而來:
zTnzm=Φ(xn)Φ(xm)znTzm=Φ(xn)Φ(xm)
如果從x空間來看的話,zTnzmznTzm分為兩個步驟:1. 進行特征轉換Φ(xn)Φ(xn)和Φ(xm)Φ(xm);2. 計算Φ(xn)Φ(xn)與Φ(xm)Φ(xm)的內積。這種先轉換再計算內積的方式,必然會引入d^d^參數,從而在d^d^很大的時候影響計算速度。那么,若把這兩個步驟聯合起來,是否可以有效地減小計算量,提高計算速度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簡單的例子,對于二階多項式轉換,各種排列組合為:
這里提一下,為了簡單起見,我們把x0=1x0=1包含進來,同時將二次項x1x2x1x2和x2x1x2x1也包含進來。轉換之后再做內積并進行推導,得到:
其中xTx′xTx′是x空間中特征向量的內積。所以,Φ2(x)Φ2(x)與Φ2(x′)Φ2(x′)的內積的復雜度由原來的O(d2)O(d2)變成O(d)O(d),只與x空間的維度d有關,而與z空間的維度d^d^無關,這正是我們想要的!
至此,我們發現如果把特征轉換和z空間計算內積這兩個步驟合并起來,有可能會簡化計算。因為我們只是推導了二階多項式會提高運算速度,這個特例并不具有一般推論性。但是,我們還是看到了希望。
我們把合并特征轉換和計算內積這兩個步驟的操作叫做Kernel Function,用大寫字母K表示。例如剛剛講的二階多項式例子,它的kernel function為:
KΦ(x,x′)=Φ(x)TΦ(x′)KΦ(x,x′)=Φ(x)TΦ(x′)
KΦ2(x,x′)=1+(xTx′)+(xTx′)2KΦ2(x,x′)=1+(xTx′)+(xTx′)2
有了kernel function之后,我們來看看它在SVM里面如何使用。在dual SVM中,二次項系數qn,mqn,m中有z的內積計算,就可以用kernel function替換:
qn,m=ynymzTnzm=ynymK(xn,xm)qn,m=ynymznTzm=ynymK(xn,xm)
所以,直接計算出K(xn,xm)K(xn,xm),再代入上式,就能得到qn,mqn,m的值。
qn,mqn,m值計算之后,就能通過QP得到拉格朗日因子αnαn。然后,下一步就是計算b(取αnαn>0的點,即SV),b的表達式中包含z,可以作如下推導:
b=ys?wTzs=ys?(∑n=1Nαnynzn)Tzs=ys?∑n=1Nαnyn(K(xn,xs))b=ys?wTzs=ys?(∑n=1Nαnynzn)Tzs=ys?∑n=1Nαnyn(K(xn,xs))
這樣得到的b就可以用kernel function表示,而與z空間無關。
最終我們要求的矩gSVMgSVM可以作如下推導:
gSVM(x)=sign(wTΦ(x)+b)=sign((∑n=1Nαnynzn)Tz+b)=sign(∑n=1Nαnyn(K(xn,x))+b)gSVM(x)=sign(wTΦ(x)+b)=sign((∑n=1Nαnynzn)Tz+b)=sign(∑n=1Nαnyn(K(xn,x))+b)
至此,dual SVM中我們所有需要求解的參數都已經得到了,而且整個計算過程中都沒有在z空間作內積,即與z無關。我們把這個過程稱為kernel trick,也就是把特征轉換和計算內積兩個步驟結合起來,用kernel function來避免計算過程中受d^d^的影響,從而提高運算速度。
那么總結一下,引入kernel funtion后,SVM算法變成:
分析每個步驟的時間復雜度為:
我們把這種引入kernel function的SVM稱為kernel SVM,它是基于dual SVM推導而來的。kernel SVM同樣只用SV(αnαn>0)就能得到最佳分類面,而且整個計算過程中擺脫了d^d^的影響,大大提高了計算速度。
Polynomial Kernel
我們剛剛通過一個特殊的二次多項式導出了相對應的kernel,其實二次多項式的kernel形式是多種的。例如,相應系數的放縮構成完全平方公式等。下面列舉了幾種常用的二次多項式kernel形式:
比較一下,第一種Φ2(x)Φ2(x)(藍色標記)和第三種Φ2(x)Φ2(x)(綠色標記)從某種角度來說是一樣的,因為都是二次轉換,對應到同一個z空間。但是,它們系數不同,內積就會有差異,那么就代表有不同的距離,最終可能會得到不同的SVM margin。所以,系數不同,可能會得到不同的SVM分界線。通常情況下,第三種Φ2(x)Φ2(x)(綠色標記)簡單一些,更加常用。
不同的轉換,對應到不同的幾何距離,得到不同的距離,這是什么意思呢?舉個例子,對于我們之前介紹的一般的二次多項式kernel,它的SVM margin和對應的SV如下圖(中)所示。對于上面介紹的完全平方公式形式,自由度γ=0.001γ=0.001,它的SVM margin和對應的SV如下圖(左)所示。比較發現,這種SVM margin比較簡單一些。對于自由度γ=1000γ=1000,它的SVM margin和對應的SV如下圖(右)所示。與前兩種比較,margin和SV都有所不同。
通過改變不同的系數,得到不同的SVM margin和SV,如何選擇正確的kernel,非常重要。
歸納一下,引入ζ≥0ζ≥0和γ>0γ>0,對于Q次多項式一般的kernel形式可表示為:
所以,使用高階的多項式kernel有兩個優點:
得到最大SVM margin,SV數量不會太多,分類面不會太復雜,防止過擬合,減少復雜度
計算過程避免了對d^d^的依賴,大大簡化了計算量。
順便提一下,當多項式階數Q=1時,那么對應的kernel就是線性的,即本系列課程第一節課所介紹的內容。對于linear kernel,計算方法是簡單的,而且也是我們解決SVM問題的首選。還記得機器學習基石課程中介紹的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嗎?
Gaussian Kernel
剛剛我們介紹的Q階多項式kernel的階數是有限的,即特征轉換的d^d^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是無限多維的轉換Φ(x)Φ(x),是否還能通過kernel的思想,來簡化SVM的計算呢?答案是肯定的。
先舉個例子,簡單起見,假設原空間是一維的,只有一個特征x,我們構造一個kernel function為高斯函數:
K(x,x′)=e?(x?x′)2K(x,x′)=e?(x?x′)2
構造的過程正好與二次多項式kernel的相反,利用反推法,先將上式分解并做泰勒展開:
將構造的K(x,x’)推導展開為兩個Φ(x)Φ(x)和Φ(x′)Φ(x′)的乘積,其中:
Φ(x)=e?x2?(1,21!??√x,222!???√x2,?)Φ(x)=e?x2?(1,21!x,222!x2,?)
通過反推,我們得到了Φ(x)Φ(x),Φ(x)Φ(x)是無限多維的,它就可以當成特征轉換的函數,且d^d^是無限的。這種Φ(x)Φ(x)得到的核函數即為Gaussian kernel。
更一般地,對于原空間不止一維的情況(d>1),引入縮放因子γ>0γ>0,它對應的Gaussian kernel表達式為:
K(x,x′)=e?γ||x?x′||2K(x,x′)=e?γ||x?x′||2
那么引入了高斯核函數,將有限維度的特征轉換拓展到無限的特征轉換中。根據本節課上一小節的內容,由K,計算得到αnαn和b,進而得到矩gSVMgSVM。將其中的核函數K用高斯核函數代替,得到:
gSVM(x)=sign(∑SVαnynK(xn,x)+b)=sign(∑SVαnyne(?γ||x?xn||2)+b)gSVM(x)=sign(∑SVαnynK(xn,x)+b)=sign(∑SVαnyne(?γ||x?xn||2)+b)
通過上式可以看出,gSVMgSVM有n個高斯函數線性組合而成,其中n是SV的個數。而且,每個高斯函數的中心都是對應的SV。通常我們也把高斯核函數稱為徑向基函數(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總結一下,kernel SVM可以獲得large-margin的hyperplanes,并且可以通過高階的特征轉換使EinEin盡可能地小。kernel的引入大大簡化了dual SVM的計算量。而且,Gaussian kernel能將特征轉換擴展到無限維,并使用有限個SV數量的高斯函數構造出矩gSVMgSVM。
值得注意的是,縮放因子γγ取值不同,會得到不同的高斯核函數,hyperplanes不同,分類效果也有很大的差異。舉個例子,γγ分別取1, 10, 100時對應的分類效果如下:
從圖中可以看出,當γγ比較小的時候,分類線比較光滑,當γγ越來越大的時候,分類線變得越來越復雜和扭曲,直到最后,分類線變成一個個獨立的小區域,像小島一樣將每個樣本單獨包起來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區別呢?這是因為γγ越大,其對應的高斯核函數越尖瘦,那么有限個高斯核函數的線性組合就比較離散,分類效果并不好。所以,SVM也會出現過擬合現象,γγ的正確選擇尤為重要,不能太大。
Comparison of Kernels
目前為止,我們已經介紹了幾種kernel,下面來對幾種kernel進行比較。
首先,Linear Kernel是最簡單最基本的核,平面上對應一條直線,三維空間里對應一個平面。Linear Kernel可以使用上一節課介紹的Dual SVM中的QP直接計算得到。
Linear Kernel的優點是計算簡單、快速,可以直接使用QP快速得到參數值,而且從視覺上分類效果非常直觀,便于理解;缺點是如果數據不是線性可分的情況,Linear Kernel就不能使用了。
然后,Polynomial Kernel的hyperplanes是由多項式曲線構成。
Polynomial Kernel的優點是階數Q可以靈活設置,相比linear kernel限制更少,更貼近實際樣本分布;缺點是當Q很大時,K的數值范圍波動很大,而且參數個數較多,難以選擇合適的值。
對于Gaussian Kernel,表示為高斯函數形式。
Gaussian Kernel的優點是邊界更加復雜多樣,能最準確地區分數據樣本,數值計算K值波動較小,而且只有一個參數,容易選擇;缺點是由于特征轉換到無限維度中,w沒有求解出來,計算速度要低于linear kernel,而且可能會發生過擬合。
除了這三種kernel之外,我們還可以使用其它形式的kernel。首先,我們考慮kernel是什么?實際上kernel代表的是兩筆資料x和x’,特征變換后的相似性即內積。但是不能說任何計算相似性的函數都可以是kernel。有效的kernel還需滿足幾個條件:
K是對稱的
K是半正定的
這兩個條件不僅是必要條件,同時也是充分條件。所以,只要我們構造的K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那它就是一個有效的kernel。這被稱為Mercer 定理。事實上,構造一個有效的kernel是比較困難的。
總結
本節課主要介紹了Kernel Support Vector Machine。首先,我們將特征轉換和計算內積的操作合并到一起,消除了d^d^的影響,提高了計算速度。然后,分別推導了Polynomial Kernel和Gaussian Kernel,并列舉了各自的優缺點并做了比較。對于不同的問題,應該選擇合適的核函數進行求解,以達到最佳的分類效果。
注明:
文章中所有的圖片均來自臺灣大學林軒田《機器學習技法》課程
更多AI資源請關注公眾號:紅色石頭的機器學習之路(ID:redstonewil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台湾大学林轩田机器学习技法课程学习笔记3 -- Kernel Support Vector Machine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剖析VC中的文件操作
- 下一篇: VC++中的ADO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