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小鸟语录]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程序员——[小鸟语录]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程序員——[小鳥語錄]
我也說說我對程序員的認識吧,從業時間不算長,只有三年,但回想起這三年來的經歷,對行業內的一些話,感觸頗深。
“做行業的專家”,這是一個10年IT從業的前輩說得一句話,他這句話里在當時所指的行業,并不是指編程,而是比如電信、電力、廣電、銀行之類的行業,而現在我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成為一個領域在行業中應用的專家,打個比方,你做電視臺的媒體資產管理的,首先得知道媒體資產管理是個什么東西?電視臺里面為什么要引入媒體資產管理?媒體資產管理在電視臺里怎樣去實現(業務流程)?其他行業里的媒體資產管理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業務流程)?目前的媒體資產管理的標準、技術和它的發展是怎樣?電視臺對媒體資產管理的需求怎樣(現在和未來)?什么樣的技術體系能滿足這樣的需求?……在這里媒體資產管理就是一個領域,而電視臺就是一個行業,順著前面我提出的問題想下去,你也許還能想到更多更多,試想一下,你要完全弄清楚這些問題,得花多少時間?一年?兩年?在我看來10年也不一定能完全回答這些問題。這句話點明了一個程序員如何去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專”,技術是層出不窮的,而人的精力卻是有限了,怎樣把有限的精力用到刀口上去,那就得認準了某個領域和某個行業堅持不懈得做下去,不但要成為這個領域的技術專家,還成為這些行業的業務專家,你能熟知這個領域的點點滴滴,并能在這個領域的行業應用上發展創新,這樣的人才,我想才是目前IT業里最需要的人才,我的一個同學,畢業的時候公認是編程水平最好的,但3年來他換了6次工作,他總是對這個感興趣,那個感興趣,做過很多,什么加擾解擾啊、IP視頻啊、交換機啊、SMS啊……,每換一個工作幾乎都是做的全新的東西,總在在抱怨工資不如意,其實他換來換去,卻始終是在起點上轉,而說這句話的那個前輩,10年跳了三次槽,第一個是程序員,第二個是部門經理,第三個是技術總監,不為什么,就因為他是專家,10年來他只做一件事情-----電視臺的前端系統。
“技術不是問題”,這是在我們部門里流行的一句話,哪個人說出來的,已經無法考證了,既然技術不是問題,那么什么才是問題呢?答案是“除了技術都是問題”。看起來這句話很玄乎,但或許老一點的程序員們會會心的一笑,評判一個軟件的好壞有很多方面,最關鍵的就是,客戶說好,那就好,客戶說壞,那就壞,我們常開玩笑說得“你是技術專家,但客戶是技術白癡”,客戶對軟件的評判來自直觀的感覺,軟件的界面、操作性、運行速度、穩定性、維護性,確定了客戶的需求,才能確定采用什么樣的體系架構,就能確定采用什么樣的技術去實現,最后也就確定了用什么語言去寫,怎樣安排人力資源……,總而言之,一個優秀的程序員,他能充分的把握客戶的需求,也許你會說,有些客戶自己都不能提出一個明確的需求方案,我怎么能去把握啊?引用一句話“把你的屁股放到客戶對面的椅子上”,交流是程序員的第三法寶,程序員不僅僅就是坐在那里埋首代碼,還要能說善道,能理解別人的意思,能表達自己的意思。
“多看看課外書籍”,這是我們老總愛說的話,我們公司的網絡是開放性的,曾經有人提議把網絡管理起來,防止有人聊天打游戲,但老總否定了,“我就是要他們看課外書籍”,那我們是不是就很亂呢?上班的時候聊天的聊天,打游戲的打游戲,聽音樂的聽音樂?其實不是這樣,因為我們接受了老總“課外書”的概念,我們看軟件工程,我們看配置管理,我們看中間件技術,我們也看華為模式,中心模式,我們看了很多C++、JAVA、DELPHI、COM+、J2EE以外的書或是文章,甚至我們看其他公司的解決方案,國外的行業發展,這些“課外書”對程序員的幫助是很大的,程序員的腦袋里不再僅僅是代碼,在“專”的基礎上盡量得去開拓自己的視野,擴充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把規范養成習慣”,我最喜歡看坐我前面的那個同事寫代碼,他寫的代碼整潔明了,注釋清晰有條理,整篇代碼給一個完全不懂編程的人看,他都能看懂,這篇代碼的作者是誰,什么時候開始寫的,什么時候結束,最后修改時間是什么時候,某一段代碼做了什么事,某一段代碼實現什么功能,什么時候出于什么目的修改過某段代碼,他在寫代碼的同時,也在也寫日志,他自己寫了一個編程日志的小程序,他的日志記錄著,今天要寫什么,怎樣寫,完成情況怎樣,出現過哪些錯誤。這就是他的習慣,這也是優秀程序員的基本素質的體現,很多朋友看到自己幾年前寫的東西會這樣說“啊,沒想到這是我寫的,我自己都不記得了”,其實這是一個不好的現象。中國現在軟件企業的配置管理做得不見得都好,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代碼,誰來尊重?與其出了問題的時候,浪費大量時間去查看自己的代碼,不如在寫代碼的時候花一點點時間寫好程序的注釋。很多朋友也許也遇到客戶的要求變化不停,代碼改過來改過去,改到后面自己都不知道改成什么樣子了,那么良好的規范的編程習慣就能幫助你更有效率有條理的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今天你鍛煉了么?”,每天我和我的同事之間會相互這樣問,我們程序員,收入也許相對其他行業高點,但我們很辛苦,通宵加班,封閉開發,相信很多朋友都體驗過,“上飛機就睡覺,到了自有空姐叫”,有人說程序員就是透支生命,一個月掉5斤肉的事情時常會發生,但是朋友們,我們不是為別人而活著的,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注意鍛煉自己的身體,一定要吃早飯,是我最后想對大家說的。
感謝大家看了我寫的這些東西,以上僅僅是個人的一些看法,因為我也才做了3年,算不上老鳥,叫菜鳥呢,自己又有點心理不平衡,只有叫小鳥語錄了,以后還會寫一些自己對行業內的語言的理解,姑且把這篇文章叫第一集吧,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錯別字就多多包涵了,歡迎大家一起交流我們的生活。
“做行業的專家”,這是一個10年IT從業的前輩說得一句話,他這句話里在當時所指的行業,并不是指編程,而是比如電信、電力、廣電、銀行之類的行業,而現在我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成為一個領域在行業中應用的專家,打個比方,你做電視臺的媒體資產管理的,首先得知道媒體資產管理是個什么東西?電視臺里面為什么要引入媒體資產管理?媒體資產管理在電視臺里怎樣去實現(業務流程)?其他行業里的媒體資產管理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業務流程)?目前的媒體資產管理的標準、技術和它的發展是怎樣?電視臺對媒體資產管理的需求怎樣(現在和未來)?什么樣的技術體系能滿足這樣的需求?……在這里媒體資產管理就是一個領域,而電視臺就是一個行業,順著前面我提出的問題想下去,你也許還能想到更多更多,試想一下,你要完全弄清楚這些問題,得花多少時間?一年?兩年?在我看來10年也不一定能完全回答這些問題。這句話點明了一個程序員如何去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專”,技術是層出不窮的,而人的精力卻是有限了,怎樣把有限的精力用到刀口上去,那就得認準了某個領域和某個行業堅持不懈得做下去,不但要成為這個領域的技術專家,還成為這些行業的業務專家,你能熟知這個領域的點點滴滴,并能在這個領域的行業應用上發展創新,這樣的人才,我想才是目前IT業里最需要的人才,我的一個同學,畢業的時候公認是編程水平最好的,但3年來他換了6次工作,他總是對這個感興趣,那個感興趣,做過很多,什么加擾解擾啊、IP視頻啊、交換機啊、SMS啊……,每換一個工作幾乎都是做的全新的東西,總在在抱怨工資不如意,其實他換來換去,卻始終是在起點上轉,而說這句話的那個前輩,10年跳了三次槽,第一個是程序員,第二個是部門經理,第三個是技術總監,不為什么,就因為他是專家,10年來他只做一件事情-----電視臺的前端系統。
“技術不是問題”,這是在我們部門里流行的一句話,哪個人說出來的,已經無法考證了,既然技術不是問題,那么什么才是問題呢?答案是“除了技術都是問題”。看起來這句話很玄乎,但或許老一點的程序員們會會心的一笑,評判一個軟件的好壞有很多方面,最關鍵的就是,客戶說好,那就好,客戶說壞,那就壞,我們常開玩笑說得“你是技術專家,但客戶是技術白癡”,客戶對軟件的評判來自直觀的感覺,軟件的界面、操作性、運行速度、穩定性、維護性,確定了客戶的需求,才能確定采用什么樣的體系架構,就能確定采用什么樣的技術去實現,最后也就確定了用什么語言去寫,怎樣安排人力資源……,總而言之,一個優秀的程序員,他能充分的把握客戶的需求,也許你會說,有些客戶自己都不能提出一個明確的需求方案,我怎么能去把握啊?引用一句話“把你的屁股放到客戶對面的椅子上”,交流是程序員的第三法寶,程序員不僅僅就是坐在那里埋首代碼,還要能說善道,能理解別人的意思,能表達自己的意思。
“多看看課外書籍”,這是我們老總愛說的話,我們公司的網絡是開放性的,曾經有人提議把網絡管理起來,防止有人聊天打游戲,但老總否定了,“我就是要他們看課外書籍”,那我們是不是就很亂呢?上班的時候聊天的聊天,打游戲的打游戲,聽音樂的聽音樂?其實不是這樣,因為我們接受了老總“課外書”的概念,我們看軟件工程,我們看配置管理,我們看中間件技術,我們也看華為模式,中心模式,我們看了很多C++、JAVA、DELPHI、COM+、J2EE以外的書或是文章,甚至我們看其他公司的解決方案,國外的行業發展,這些“課外書”對程序員的幫助是很大的,程序員的腦袋里不再僅僅是代碼,在“專”的基礎上盡量得去開拓自己的視野,擴充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把規范養成習慣”,我最喜歡看坐我前面的那個同事寫代碼,他寫的代碼整潔明了,注釋清晰有條理,整篇代碼給一個完全不懂編程的人看,他都能看懂,這篇代碼的作者是誰,什么時候開始寫的,什么時候結束,最后修改時間是什么時候,某一段代碼做了什么事,某一段代碼實現什么功能,什么時候出于什么目的修改過某段代碼,他在寫代碼的同時,也在也寫日志,他自己寫了一個編程日志的小程序,他的日志記錄著,今天要寫什么,怎樣寫,完成情況怎樣,出現過哪些錯誤。這就是他的習慣,這也是優秀程序員的基本素質的體現,很多朋友看到自己幾年前寫的東西會這樣說“啊,沒想到這是我寫的,我自己都不記得了”,其實這是一個不好的現象。中國現在軟件企業的配置管理做得不見得都好,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代碼,誰來尊重?與其出了問題的時候,浪費大量時間去查看自己的代碼,不如在寫代碼的時候花一點點時間寫好程序的注釋。很多朋友也許也遇到客戶的要求變化不停,代碼改過來改過去,改到后面自己都不知道改成什么樣子了,那么良好的規范的編程習慣就能幫助你更有效率有條理的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今天你鍛煉了么?”,每天我和我的同事之間會相互這樣問,我們程序員,收入也許相對其他行業高點,但我們很辛苦,通宵加班,封閉開發,相信很多朋友都體驗過,“上飛機就睡覺,到了自有空姐叫”,有人說程序員就是透支生命,一個月掉5斤肉的事情時常會發生,但是朋友們,我們不是為別人而活著的,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注意鍛煉自己的身體,一定要吃早飯,是我最后想對大家說的。
感謝大家看了我寫的這些東西,以上僅僅是個人的一些看法,因為我也才做了3年,算不上老鳥,叫菜鳥呢,自己又有點心理不平衡,只有叫小鳥語錄了,以后還會寫一些自己對行業內的語言的理解,姑且把這篇文章叫第一集吧,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錯別字就多多包涵了,歡迎大家一起交流我們的生活。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程序员——[小鸟语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C++语言,从编程语言到库、API、
- 下一篇: 吴恩达《Machine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