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之我的十年本硕博生活
摘要
本文基于大量自身研究,對帶屌絲屬性的理工男的本碩博十年大學生活進行了全面總結,涵蓋了體重變化、情感經歷、個人追求等各項生理和心里指標。本綜述研究充分表明,知識確實能改變命運,至于向好向壞,隨緣、隨機。
1. 引言
十年時間,可以讓小伙子為人父,可以讓小女孩為人母,可以讓國家完成兩個五年發展計劃,可以讓國際形勢河東河西,然而,對部分20-30歲一時想不開讀了博的高校青年來說,十年時間,就只夠讀個大學。因此,深入研究總結十年本碩博進程中時間都去哪兒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作者本身為研究對象,對作者本碩博十年進行了全面總結。各章安排如下,第二章簡要介紹了研究對象,第三章至第九章對作者十年本碩博生涯中各個方面進行了全面回顧,全文總結在第十章給出。
2. 研究對象簡介
本文作者為理工男,陜西鳳翔人,生于1988/1989年(農歷1988年底,公歷1989年初,故作者在需要體現年齡大的場合說是88年生人,在需要體現年齡小的場合說是89年生人。然而,蒼天饒過誰,近年來已經沒有需要體現年齡大的場合了)。2008年考入西北工業大學開始本科生涯, 2018年6月獲得巴黎薩克雷大學博士學位。其身長168±1cm,其體重飄忽不定,其氣質偏向屌絲。本文研究時間段為2008年9月至2018年6月,以下各章內容皆涵蓋在此時間段以內。
3. 體重變化
圖1 體重變化趨勢圖
圖1給出了作者大學十年間的體重變化趨勢,顯然,從入學開始體重即開始上漲,且一發而不可收,至2015年達到峰值(79kg)。隨后,出國留學一年內體重突降至70kg左右,至今穩定在68kg。整體身材效果如圖2所示:
圖2 不同體重下的體型效果
由熱力學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可知,人體攝入的所有能量等于人體消耗的能量(包括維持基本生理功能及運動)與存儲在人體內的能量(主要體現在脂肪堆積)的總和。由熱力學第二定律(即熵增原理)可知,能量不可能自發地從體內脂肪轉化到體外而不引起其他變化。因此,減肥過程只有依靠減少能量攝入和增加運動消耗才能實現。
圖3 不同階段的飲食結構變化
圖3給出了作者出國前后的飲食結構圖,可以看出,本科碩士階段,食物攝入主要以面條為主。面條是含糖量極高的碳水化合物,長期單一地、海量地吃面導致攝入能量過剩;加之這一階段作者運動量極小(主要以走路為主),故而體重持續增加。博士階段,身在國外無面可吃,午飯以學校供應西餐為主,晚飯以自己烹飪的各式家常炒菜為主,糖類攝入量大量減少,加之這一階段經常參加籃球運動,故體重迅速降低。
特別的,由圖1可以看出,在2012-2013年間,作者體重出現過局部波動,這主要是由于這一時期作者為失戀問題所困擾,食物攝入減少;其后出國交流三個月,日子湊合著過,飯菜湊合著吃,因此造成體重觸底。然而當年回國之后,沉浸于祖國美食無法自拔,在體型上放飛自我,不出半年即吃出了作者歷史上的最大噸位。
結論:肉來如山倒,肉去如抽絲。在飯量基本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合理改進膳食結構也有利于減肥。
4. 表白及戀愛經歷
作者的表白即戀愛經歷全部集中在本科及碩士階段,具體情況在表1中給出:
表1 表白及戀愛經歷
由表一可以看出,作者確實是個好人,這點被反復確認達4人?次。上述經歷得出的主要結論有:
I. 不宜短信表白,以免對方不回自己內心翻江倒海痛苦萬分;
II. 不宜編寫程序表白,程序往往會破壞浪漫氛圍;
III. 不宜當面表白,以免下不來臺。
綜合上述三點可以看出,在屌絲氣息比較濃郁時,各種表白方式皆不可取。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3號戀愛經歷表明,表白并不是獲得愛情的充分條件。同時,3號戀愛經歷也說明,即使在戀愛過程中,也不能一味地做好人。
此外,在本科碩士七年間,作者被妹子表白的次數總和為0。
結論:真誠、用心、執著等因素在追求愛情方面是毫無用處的。
5. 財務收支狀況
圖4 財務收支狀況總結
圖4給出了作者大學十年內的財務收支狀況。可以看出,本科碩士階段收入主要以獎助學金為主,其中大四階段因獲得大額獎學金最為寬裕。從支出方面來看,單身狗階段支出水平不高,只有在研一戀愛時期,支出大漲幅較大,不過依然徘徊在較低水平。一個月幾百塊的戀愛經費,也難為當年那個和作者一起逛街的妹子了。因研一掛科緣故,研二階段未獲得任何獎學金,收入為0。對比收支關系可以看出,大一、大二、研一、研二均出現了入不敷出的被動局面,主要靠父母、兄長資助以及向好友老師借貸度過。博士階段工資較為寬裕,不再有入不敷出的情況。從支出方面來看,博士三年花費逐年遞增,主要花費在旅游、開車等額外開銷上。
從收支情況對學業的影響上來看,本科較為簡單,上好課考好試即可,與個人經濟狀況關系不是很大。研究生階段各方壓力聚集,然而科研最需要心無旁騖,個人經濟狀況對科研事業影響較大,所以出現了碩士階段一事無成、博士階段科研尚可的結果。
結論:廣大碩博士研究生是科研一線的生力軍,適當提高碩博士科研補助,十分有利于提高我國科學研究的整體水平。
6. 睡眠情況
作者本科、碩士、博士期間睡前活動在圖5中給出:
圖5 不同階段睡覺前活動示意圖?
顯然,作者睡前活動的變化真實地反映了智能手機領域突飛猛進的發展,并最終達到了一種無招勝有招的睡前狀態。從實踐經驗來看,睡前看書,越看越瞌睡;睡前看手機,越看越清醒;睡前什么都不看,則思緒萬里,睡得著睡不著,就隨機了。圖6給出了大學十年間的失眠狀況統計,失眠原因則在圖7中給出。
圖6 失眠狀況統計
圖7 失眠原因分析
根據上圖我們可以得出主要結論:失眠歸根結底在于能力不夠而想得太多。減緩失眠可采用物理方法,例如睡前飲酒,不過鑒于存在健康風險不建議采用。從根本解決失眠問題,首要在于提高個人能力,使得個人能力與所思所想相匹配。其次也可調整心態接受現實,不過此條不適用于年輕人——年紀輕輕看那么開做什么。
7. 見到美女的反映
本科、碩士、博士階段見到美女的反應總結如圖8所示:
圖8 不同階段見到美女的反應 (論脫發的基因基礎并分享一份遲來的護發秘方 (在家也可做))
由上述示意圖可以看出,不論在本科、碩士還是博士階段,不論是害羞、猥瑣還是淡定,作者始終秉持著“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傳統美德,用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來觀察生活,實屬難得。同時,又一貫地散發著濃郁的屌絲氣質,至今尚無一次搭訕經歷,正所謂人慫志短,堪稱悲催。至于如何達到屌而不絲的狀態,尚無經驗可循。
8. 足跡分布
圖9和圖10分別給出了作者大學十年內的足跡分布。其中本科碩士階段出行頻率較低,且多為實習、面試等因公事務。唯二兩次旅行目的地為青海湖和山西平遙古城。博士階段出行頻率較高,共走過歐洲、美洲等16個國家。
圖9 本科及碩士階段足跡分布
圖10 博士期間足跡分布
造成上述差異的主要原因,乍看為經濟拮據(俗稱窮),細想則為格局問題:與那點路費相比,青春年華何其珍貴。有錢有有錢的辦法,沒錢有沒錢的辦法,等到不缺錢的時候,才發現最寶貴的青春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走過國外許多地方,對祖國的大好河山依然陌生,不免為一大遺憾。
結論:天地有大美,趁著年輕就要多出去逛逛,當然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
9. 個人追求與理想
圖11 十年前后個人理想與追求的對比
圖11給出了作者在個人追求方面的演變過程,即由最初牛逼吊炸天兼濟天下的胸懷,逐漸萎縮為不牛逼不吊炸天獨善其身而不得的尷尬。十年一夢,那年在田野里憧憬著未來的那個小伙子,看著作者現在的樣子,大概是鄙視的。但也應該不會太鄙視,畢竟還在路上。(在路上也要別再讓投稿信耽誤你發稿啦!(附cover letter模板))
10. 總結
本文全面回顧總結了了作者本碩博十年的大學生活,經驗不多,教訓不少,且所列皆為特定條件下的個人經歷,其結論不可推而廣之。若有雷同,純屬巧合;若能有借鑒意義,實屬幸運。
致謝
這里作者特別感謝作者自己:去國三載,此心未老;板凳十年,熱血猶存。若問作者近三十而未立、全部身家不過行李兩箱是什么體驗?作者答:夠精彩,不后悔。(跟隨美國博導12年,我學到最深刻的不是科研,而是這個。。。)
文獻精讀
2018年生信寶典閱讀最高文章Top10
這些基因的名字太有才了,研究一下都可以發10分文章
人類多能性干細胞研究20周年:起始于5個細胞系,我們未來20年的進步將取決于我們現在做的
許多癌癥的發生只是概率問題 專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病理系主任拉爾夫·赫魯班
腫瘤化療無效是對預先存在的突變的選擇還是誘發新突變,Cell給你答案
“人雞胚胎”破解生命起源奧秘,百年來首次證實“組織者”存在于人體 |《Nature》發表重磅論文
被高中生物騙了這么多年,原來人體內細胞的DNA是有不同的?
周琪院士正面回應:60萬一針有用嗎?(干細胞治療)
CRISPR-CAS9發展歷程小記
一場大病引起的諾貝爾2017年生理學獎角逐
Science搞反狗腦?-?人腦和狗腦一樣?
一篇壓根不存在的文獻被引用400次?!揭開”?幽靈文獻”?的真面目
Nature我的研究對后人毫無用途:21%的學術論文自發布后從未被引用
SCI-HUB鏡像, ?SSH隧道訪問學校內網
為了速成生物學,一位程序員探索了”爆款”基因背后的秘密
Nature邀請6位專家為您支招如何寫出一流論文?
Cell:熒光標記out了,AI不用“侵入”也能識別細胞死活和類型
如果你經常用PubMed,那么這個插件將非常好用!
生物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數字概念,多少,多大,多快
王秀杰研究組合作發現m6A修飾在小腦發育中的新功能 (附2018上半年m6A研究文章和點評)
把人類寶寶和黑猩猩幼崽一起養大,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結局可能是有些出乎意料的~~
你體內的細胞“成精了”?居然還互相看對了眼?
父愛無言!科學家首次發現來自爸爸的基因,可以通過胎兒來控制媽媽對寶寶的愛
餓死癌細胞?還是先看看腫瘤中的異常代謝的特征分析和背后的遺傳與環境互作吧!
2018Cell系列最好的調控方式-相變,最強綜述,未來以來,你在哪
2018“不務正業”的化學獎又發給了生物
2018美日科學家因免疫治療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動圖展示歷年生理學獎
Nature綜述-整合組學分析護航健康,推動精準醫學時代的到來!
勤能補拙,過目不忘,提高m6A助力好記性?中科院王秀杰/楊運桂合作最新成果
綜述:變溫動物的適應性免疫
你的DNA都會玩搖滾了,你卻還是個音癡
“亂搞”的動物可能只是臉盲?新研究發現24個基因決定動物“忠誠度”
經常喜歡熬夜?也許你天生就是“夜型人”基因!
基因編輯嬰兒違規,預防艾滋還是了解下啪啪啪為何會傳染(視頻)
讀趣味漫畫了解生物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顛覆!垃圾DNA不是垃圾!活細胞成像實時演繹基因調控全過程!
Nature重磅!肥胖有救了:分析了362499個人,發現了98個與肥胖相關的遺傳信號,其中29個是第一次發現
當細胞生物學遇上計算機思維,會產生什么樣的火花?
整天泡實驗室已經out了,會寫代碼才是不被淘汰的關鍵
Science文章背靠背揭示癌癥中細胞感應氧氣的新機制
跟隨美國博導12年,我學到最深刻的不是科研,而是這個。。。
宏基因組分析教程
微生物組入門必讀+宏基因組實操課程
Nature綜述:大佬手把手教你分析菌群數據
Nature綜述:微生物構成的氮循環網絡
Nature替寵物正名:寶寶身體好,貓狗不可少
DNA提取也能發Nature?
學術論文圖表基本規范大全
Microbiome:中國科學家完成雞腸道微生物宏基因集的構建(張和平、魏泓、秦楠點評)
一片看懂腸道菌群在人體中的作用
島國科普—生命大躍進
人體上的生命:看完此片我想把身上的細菌寄生蟲供起來
3分和30分文章差距在哪里?
你想要的生信知識全在這—生信寶典
NB:實驗vs分析,誰對結果影響大
NC:16S序列預測培養基配方
Cell:人與腸道菌群休戚與共的一生
35張圖,看懂腸道和大腦的魔性關系
深度好文—我們的未來在哪里?
宏基因組領域雜志簡介及最新影響因子
學術圖表的基本配色方法
手把手帶你重現菌群封面文章圖表
79個超強微生物知識助你孕育超優寶寶
漫談16S的前世今生
16S+功能預測發Sciences
Nature:宏基因組關聯分析
Nature:?宏基因組關聯分析-深入研究微生物組
Nature:腸道菌群如何劃分腸型
一條命令輕松繪制CNS頂級配圖-ggpubr
Co-occurrence網絡圖在R中的實現
一文讀懂宏基因組分析套路
簡單漂亮的在線生信繪圖工具
一文讀懂微生物組
生信9天速成班—成為團隊不可或缺的人
進化樹?一文讀懂?Evolview基礎?Evolview進階?iTOL美化?iTOL進階
自學生信-biostar handbook
用PCR之歌懷念PCR之父凱利·穆利斯:生物學從此人分為PCR之前,PCR之后
NCB|心咽發育多樣化的單細胞轉錄軌跡分析
學生說 |當代碩博生常犯錯覺圖鑒
易生信系列培訓課程,掃碼獲取免費資料
更多閱讀
畫圖三字經?生信視頻?生信系列教程?
心得體會?TCGA數據庫?Linux?Python?
高通量分析?免費在線畫圖?測序歷史?超級增強子
生信學習視頻?PPT?EXCEL?文章寫作?ggplot2
海哥組學?可視化套路?基因組瀏覽器
色彩搭配?圖形排版?互作網絡
自學生信?2019影響因子?GSEA?單細胞?
后臺回復“生信寶典福利第一波”或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教程合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综述之我的十年本硕博生活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拥有这个证书的医务人员恭喜了,国家正式通
- 下一篇: Cibersort免疫浸润的在线分析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