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ctl.conf文件详解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sysctl.conf文件详解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proc/sys目錄下存放著大多數內核參數,并且可以在系統運行時進行更改,不過重新啟動機器就會失效。/etc/sysctl.conf是一個允許改變正在運行中的Linux系統的接口,它包含一些TCP/IP堆棧和虛擬內存系統的高級選項,修改內核參數永久生效。也就是說/proc/sys下內核文件與配置文件sysctl.conf中變量存在著對應關系。
????? 直接通過修改sysctl.conf文件來修改Linux內核參數,下面是我的配置: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fs.file-max?=?999999 net.ipv4.tcp_tw_reuse?=?1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600 net.ipv4.tcp_fin_timeout?=?30 net.ipv4.tcp_max_tw_buckets?=?5000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1024????61000 net.ipv4.tcp_rmem?=4096?32768?262142 net.ipv4.tcp_wmem?=4096?32768?262142 net.core.netdev_max_backlog?=?8096 net.core.rmem_default?=?262144 net.core.wmem_default?=?262144 net.core.rmem_max?=?2097152 net.core.rmem_max?=?2097152 net.ipv4.tcp_syncookies?=?1 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1024 |
?????? 解釋一下sysctl.conf文件中參數的意義:
- file-max:這個參數表示進程可以同時打開的最大句柄數,這個參數直接限制最大并發連接數。
- tcp_tw_reuse:這個參數設置為1,表示允許將TIME-WAIT狀態的socket重新用于新的TCP鏈接。這個對服務器來說很有意義,因為服務器上總會有大量TIME-WAIT狀態的連接。
- tcp_keepalive_time:這個參數表示當keepalive啟用時,TCP發送keepalive消息的頻度。默認是7200 seconds,意思是如果某個TCP連接在idle 2小時后,內核才發起probe。若將其設置得小一點,可以更快地清理無效的連接。
- tcp_fin_timeout:這個參數表示當服務器主動關閉連接時,socket保持在FIN-WAIT-2狀態的最大時間。
- tcp_max_tw_buckets:這個參數表示操作系統允許TIME_WAIT套接字數量的最大值,如果超過這個數字,TIME_WAIT套接字將立刻被清除并打印警告信息。默認是i180000,過多TIME_WAIT套接字會使Web服務器變慢。
- tcp_max_syn_backlog:這個參數表示TCP三次握手建立階段接受WYN請求隊列的最大長度,默認1024,將其設置大一些可以使出現Nginx繁忙來不及accept新連接的情況時,Linux不至于丟失客戶端發起的連接請求。
- ip_local_port_range:這個參數定義了在UDP和TCP連接中本地端口的取值范圍。
- net.ipv4.tcp_rmem:這個參數定義了TCP接受緩存(用于TCP接收滑動窗口)的最小值,默認值,最大值。
- net.ipv4.tcp_wmem:這個參數定義了TCP發送緩存(用于TCP發送滑動窗口)的最小值,默認值,最大值。
- netdev_max_backlog:當網卡接收數據包的速度大于內核處理的速度時,會有一個隊列保存這些數據包。這個參數表示該隊列的最大值。
- rmem_default:這個參數表示內核套接字接收緩存區默認的大小。
- wmem_default:這個參數表示內核套接字發送緩存區默認的大小。
- rmem_max:這個參數表示內核套接字接收緩存區默認的最大大小。
- wmem_max:這個參數表示內核套接字發送緩存區默認的最大大小。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sysctl.conf文件详解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gcc/g++/makefile/eas
- 下一篇: 分页原理+分页代码+分页类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