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要有梦想-创造卓越的职业生涯
我手機里保存著很多經典的句子,有傷感的、幸福的、英語的、勵志的... 里面靜靜的躺著一句不知道從哪抄來的 - “如果生命是一曲動人樂章,我們沒法控制如何開始,也很難預測怎么結束,只好把每個音符都彈得漂亮。”
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
昨天看了燕洋天老師的文章《活在當下》,頗有感觸,于是整理出這篇文章與大家共勉。
?
這篇文章的目的:
1.這真是一本非常勵志的書,適合我們這種經常需要被激勵的人...雖然書名確實有點213(不懂213是什么的朋友請搜索一下)
2.希望在自己無助、失敗、懶惰、泄氣等等的時候能看到自己這篇文章。人生難免有走彎路和跌倒,希望自己和大家都能扛得住、禁得起
3.好書需要拿出來分享,獨樂樂不如眾樂樂^_^
《我編程,我快樂:程序員職業規劃之道》
本書從五個大的方面和具體的53個細節講述了如何去找到事業上的快樂感和滿足感,而成就一個卓越的人生。其中五大方面分別指:1.選擇市場;2.在產品上投資;3.執行;4.推銷……不僅僅是迎合;5.保持技術領先。具體的53個細節我就不一一表述了,感興趣的朋友建議入手一本細細品味之。
在此選擇了一些非常有價值、非常實用、非常勵志的和大家分享一下,也順便總結下自己這幾年的程序生涯。下列的這些觀點不光針對我們的程序生涯,對我們的人生都是非常有參考價值。
?
對待技術投資
投資有多種方式和方法,不過提醒大家最重要的一點?每個人最應該投資、同時投資回報率最高的是:投資自己的身體和頭腦?^_^
風險收益是指減去當時基本的市場收益后的投資收益,那么之間的平衡就需要自己去取舍了。高回報的孿生兄弟就是高風險,他們總是形影不離。
現在這項投資不需要大量的金錢,而是時間。越早投資那些有發展的技術,那么就越有可能成為這個新技術潮流的領導者,那么這時你的投資就是正確的。當然新技術也有會有投資“失敗”的情況:自己研究的技術投入一段時間后發現并沒有好的發展趨勢。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說,學習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投資。
那么如何看待成熟穩定的技術?我覺得這種技術什么時候學習都不算晚,因為成熟的技術就意味著有市場,有市場就會有需求。當然在這個供求關系之間,成熟的技術對技術人員的要求往往會苛刻一些,在初中級的崗位上工資相對會稍低一些(會的人太過泛濫工資確實不好談),比如 十年前會寫HTML和現在會寫HTML...呃
作為一名普通的開發工程師,在我看來是否要做技術投資其實很簡單,具備三個前提:
1.得有這個時間和精力。注:貌似不少公司都有那種前瞻性較強的崗位,就是去折騰一些與公司產品有關的新東西、新技術,羨慕這種純研發的淫...
2.這技術很酷 or 有些意思,那么花點時間做做研究其實要不了多少時間,而且我認為這種時間的投入肯定都是值得的;
3.多聽聽各種社區和技術牛人的聲音...
自己做判斷,選擇是把雙刃劍...可是無論做出那種選擇,最終目的是產生利潤。
了解公司所處的行業
技術是一名技術人員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可是如果你想站穩腳跟,就需要深入了解你所處的領域。
書上有這么一句話:“你的行業經歷應該成為你的重要才能”。
或許我們只是一名程序員,但是如果能用客戶所處行業的專業語言與他們交流,那這就是一門非常重要的技能。
選擇行業是十分重要的,選擇哪家公司、哪個領域工作對我們來說都是重要的。
簡單說下我曾經的一些工作經歷都教給了我什么:
1.外包經驗讓我了解了一些外包行業的工作流程和方式;
2.視頻公司的經歷讓我學習了視頻行業的商業模式和多種運作方式;
3.個性化推薦公司是一家技術型的創業公司,除了讓我對個性化推薦的趨勢有了了解,更讓我懂得了創業的艱辛和成功的不易
技術方面的成長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每種經歷都學到了很多和技術無關的行業知識,這些都是我人生非常寶貴的財富。
有時我需要以(冒充)專家的身份去給一些客戶去做講解,客戶需要的不光只聽你說那些API、代碼邏輯,他需要的你給他解決問題,他也是帶著問題而來,不管是技術層面的還是牽涉到商業層次的。如果你不能對自己公司和甚至公司所在行業的商業模式有了解,那么你很難從客戶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這是我自己真實的體會。
注:就算忽悠也得有點底子才忽悠的過去呀^_^
實際的作用當然還不止這些,對業務邏輯越了解那么對工作的掌控能力就越強,對工作會更加得心應手;往往對公司業務了解的技術人員都很容易被重視,那也就更有機會升職加薪,尤其是那些有自己想法的人,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了解公司和行業的商業模式,可以讓自己了解“你到底在什么領域正在做著什么樣的事情”,這樣你會更加清楚自己的定位和發展。
成為一名專家 or “通才”
在這個專家已經變成 磚家 的年代,專家都快變成罵人的話了。這里說的專家當然說的是那些在專業領域有深度而且深入的人。對于專家不用多解釋了,成了專家工資和發展自然不是問題了。
專家的成功是由于專注,可是專注不等于一條路走到黑。專注的是技術的追求,而不是對于某個職位或者產品。
這里對于“通才”應該如何去定義確實讓我思考了好一會,我自己是這么理解的。要成為通才那么就不要只專注于一種技術,其實通才比專家更稀少,所以很珍貴...
我主要是專注于前端開發,所以曾經也是對后端的知識完全不了解,可是等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之后發現,再對后端的知識有了一定認識后,自己對工作和業務的把握更好了,開發效率和溝通效率更高了。
書上對通才的有個通俗易懂的定義:“什么都懂點,但什么都不專”。我覺得如果你熱愛自己的工作,那么應該要求能更高一點:“什么都懂點,有至少一樣專的”^_^
熱愛它,不然就離開它。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閱讀源碼
牛頓說過:“我看得更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源碼確實是最好的教材,通過閱讀源碼我們可以學到很多牛人們的思想和技巧。所以建議你找到那些優秀的開源項目,開始閱讀吧。
這就像在培養自己的品味,不同的風格和技巧會讓你更具有創造力。尤其是在閱讀時和自己已有的知識相互印證,你會去想、去思考、去找答案,這個過程你會有很大收獲。
執行力
以前我做外包的時候是scrum敏捷開發的模式,每天上午都會有十幾分鐘的會議,說說自己昨天都做了什么,今天計劃做什么,在工作碰見了什么問題等等;到下午或者晚上下班的時候需要發一份日報,記錄今天工作的進展情況。所以我養成了幾個習慣并一直堅持到現在:
1.按照自己制定的計劃的去高效的完成工作
2.記錄自己今天完成的工作和其他的工作排期,這樣可以讓自己面對領導詢問工作情況時更清楚自己做過什么,即將需要做什么
3.記錄工作中遇見的大小問題,不管是技術相關還是工作溝通等等,只要我覺得有必要記住的事情我都會記錄下來
沒錯,當開始這樣每個工作日你都會覺得過的比較緊張。公司一般不會讓你無事可做,假如真的無事可做你也想辦法給自己安排寫具體的任務,比如看看書,學學英語記記單詞。我表達這些的目的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這樣你就不會停歇不前。當這種思維方式變成習慣,真的會上癮。如果你沒有完成你自己制定的計劃,你會渾身不自在^_^
每天都問問自己,你完成了今天的計劃嗎?
學會說“不 ”
在我工作初期,總感覺和同事說“NO”是件非常丟人的事情。可能是由于我當時還沒有學會怎么去拒絕別人,所以加班也就成了家常便飯。自己真的是吃到說“Yes”的苦頭才明白原來工作和生活一樣,都是需要排優先級的^_^。
當你答應了別人而最終又沒有去完成,這就是不遵守承認,這就是在說謊。
這種例子在我身邊發生的太多了,說“不”不是說我們失敗了,不是說我們不行,往往很多時候是我有自己的排期和計劃。
當然不能過分的說“不”,我們也需要挑戰和嘗試。
要勇敢誠實。
活在當下,可要有夢想
上面這幾字就是就是我寫這篇文章最初的目的...
夢想就是藍圖...項目正式開始開發的時候一般都會有開發周期的預估,然后就會在此基礎上排好一系列的計劃,這一系列的計劃就是項目的藍圖。
人生也需要有一個大概的藍圖,或者程序生涯中每個階段都可以有每個階段的藍圖。我們現在需要的就是找好自己的定位,然后告訴自己下個目標在哪,怎么才能更快更好的到達下一個目標。
自己可以在實現這個藍圖的過程中記錄自己成長的點點滴滴,可以有每一次重大的突破和收獲,每一次跌倒和失誤...慢慢你會發現,每個月,每一周,每一天你都會有進步。
不管大家是開發還是研發甚至是碼農,請好好思考下自己的職業方向,因為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所以請熱愛你的工作,要不就離開它,去找一份自己真正有激情去做的工作。
活在當下,可要有夢想,在此祝福大家。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tinytiny/articles/2413757.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转载】要有梦想-创造卓越的职业生涯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源码详解Java的反射机制
- 下一篇: .Net的类型构造器-static构造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