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世界幸福指数中国排第86,这种报告是怎样做出来的?
導讀:每天跟數據打交道,一定會接觸到各類報告和榜單。比如數據叔最近就被安利了一份2018世界快樂報告,相信你跟數據叔一樣,除了在排行榜上看看熱鬧之外,還會很好奇,諸如“快樂”“幸福”這樣表達主觀感受的形容詞,是怎樣被量化和評估的?
01?2018世界快樂報告
2011年,聯合國邀請各成員國衡量國民的幸福感,并利用這些數據來幫助指導公共政策。2012年起,聯合國開始發布“世界快樂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
2018年的世界快樂報告,調查數據來自156個國家。每個測量變量都按0分到10分計算人口加權平均分,并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跟蹤,再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這些變量目前包括:人均實際GDP、社會支持、健康預期壽命、做出生活選擇的自由、慈善和對腐敗的洞察。
在2018年的報告中,芬蘭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前10名還包括:挪威、丹麥、冰島、瑞士、荷蘭、加拿大、新西蘭、瑞典、澳大利亞。中國大陸排在第86位。
▲世界快樂報告前10名
▲中國大陸排在第86位
▲世界快樂報告地圖,不同顏色標記了各國家/地區總得分的高低,顏色越深得分越高(灰色為無數據),圖片作者:JackintheBox,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在分項排名中,中國大陸在“做出生活選擇的自由”和“健康預期壽命”的排名較高,分別是第30名和第36名,“慈善”和“社會支持”拖了后腿。
對比一下芬蘭的單項排名,可以發現芬蘭在任何一個單項中都沒有排名第1,但各項指數都比較平均,雷達圖上出現了六邊形輪廓。
▲2018聯合國世界快樂報告完整版,請在大數據公眾號后臺對話框回復WHR下載
02?這樣的報告是怎樣做出來的?
這份世界快樂報告中,用于對每個變量進行排名的數據來自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Gallup World Poll)以及其他來源,如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問卷在其核心問題中衡量了14個領域:
(1)商業與經濟
(2)公民參與
(3)傳播與技術
(4)多樣性(社會問題)
(5)教育與家庭
(6)情緒(福祉)
(7)環境與能源
(8)食物與住所
(9)政府與政治
(10)法律與秩序(安全)
(11)健康
(12)宗教和道德
(13)交通運輸
(14)工作
接下來你會想問,這些民意調查問卷真的靠譜嗎?是怎樣設計出來的?依據是什么?
如果你在追尋這些問題的答案,那么恭喜你,已經進入了數據科學和經濟學的交叉領域。在行為經濟學家、西北大學經濟與金融學教授迪恩·卡爾蘭(Dean Karlan)和紐約大學瓦格納公共事業研究生院的公共政策和經濟學教授喬納森·默多克(Jonathan Morduch)最新出版的著作《認識經濟》(Economics)中,提到了一項關于幸福的經濟學研究。
在介紹這項研究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效用”的概念。在《認識經濟》一書中,卡爾蘭和默多克對“效用”這個經濟學術語給出了貼近生活的解釋。
1.?效用是什么?
我們十分謹慎地探討一個概念——效用,這一概念是所有微觀經濟學思維的核心。效用描述了一個人對某個事物的評價,比如收到一份禮物,吃一頓飯,或者經歷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實際上,同樣的觀念在重大決策上也適用。國外援助和政府的社會福利項目中數以十億計的美元是應該用來補貼那些我們認為“好”的食物和醫療保健,還是應該直接簡單地分發現金,并且相信家庭可以自己做出決策?既然如此,為何不直接給人們現金,并且讓接受者決定如何使用?
你會發現為了滿足欲望并進行權衡取舍的決策基礎是:如何實現效用最大化,這也是經濟學中最重要的觀念。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喜惡、生活環境以及收入等,這些差別讓我們欣賞并且優選不同的物品和活動。
現在,讓我們繼續更容易地選擇:忘記別人可能喜歡的東西,只考慮自己的喜好。假設在周末,你有完全空閑的一天,沒有任何任務,你會做什么?記住經濟學家首先會提到的問題:你的欲望和約束是什么?
這里,你的約束很明確,你一天中的小時數是有限的,你銀行賬戶中可以使用的錢數也是有限的。然而關于你的欲望我們知道什么?接下來,我們將更接近“欲望”的內涵。
我們需要的是一個一般性的測度,讓我們對諸多選擇進行比較,比如閱讀還是看電視,看電視還是兼職賺錢。顯然,類似的測度一定有意或無意地存在于你的思維里,否則你將無法進行此類決策。經濟學家將這種測度叫作效用(utility)。效用是對一個人從某些事物中獲得了多少滿足感的測度。
效用的觀念是經濟學的基礎。人們在進行決策時,都會認為在所有可能的選擇中,這些選擇能夠為自己帶來最多的效用。
具體地,如果你買了一杯拿鐵,一定是因為你認為,相比同樣價格能買到的加倍特濃咖啡、蘇打水或其他飲品,拿鐵會給你帶來更多的效用。經濟學家將這種決策方法稱為實現效用最大化。
人們在冰激凌與健康,個人安全與參軍衛國,當前消費還是為未來儲蓄等選擇之間進行權衡取舍。效用這一概念讓我們能夠了解,人們決策時是如何進行豐富且復雜的心理核算的。
不幸的是,效用難以度量。我們無法總是向自己解釋為何相比其他我們從一件事物中能獲得更高的效用,我們也絕對不能在別人腦袋里裝一個尺子來測量他們從一件事物中獲得了多少效用——盡管科學家正在努力研發類似的東西。
想要更多了解科學家如何運用神經層面的方法繪制世界的幸福圖景,請閱讀下面的關于幸福的科學研究。
2. 關于幸福的科學
如何測量效用不僅吸引了經濟學家的興趣。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同樣在探索可行的方法,對人們從事不同活動或者身處不同文化時的精神狀態進行比較。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與這些領域的研究者合作研究“關于幸福的科學”到底是什么。
比如,研究者將調查數據編制成“幸福的全球數據庫”。你可以看一下他們的網站:
http://www1.eur.nl/fsw/happiness/hap_nat/maps/Map_AverageHappiness.php.
此類研究可能會幫助我們了解不同國家的哪些生活特征會讓人們更幸福或更不幸。這些知識會幫助我們設計出讓人們更幸福的公共政策。
關于調查問題,正如曾編制世界平均幸福地圖的工作人員經常會讓人們匯報他們有多幸福,或者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有多滿意,調查人員也會問人們在進行不同活動時的愉悅感:研究參與者隨身攜帶一個記事本并且每天在隨機的時間點收到提醒信息。
他們會寫下自己正在做什么,并且用數值記錄下他們感受到的幸福程度。這讓研究者能夠比較人們是在換班、照顧小孩、運動時還是烹飪晚餐時的幸福感最強。
神經學家利用大腦成像技術收集關于幸福的信息,這些技術讓研究者可以直觀地觀察到人們在包括進行經濟決策的不同情況下,大腦的哪部分區域會變得活躍。這些數據通過可以觀察到的神經活動,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人們對幸福的主觀感受。
研究幸福的經濟學家希望通過借助神經科學的技術改變對效用的研究。未來將會更多地利用決策時大腦實際處理過程的主觀數據。部分研究者甚至希望能夠創造出一個比較人們效用差異的測度工具,盡管這將是一個難以企及的目標。
如果你認為這十分有趣,可以自己了解一些跨學科的研究,比如行為經濟學、神經經濟學或者經濟心理學。
3.?其他相關知識
關于效用與幸福科學的研究。《認識經濟》一書還繼續講解了顯示性偏好(revealed preference)、效用函數(utility function)、邊際效用(marginal utility)等相關概念。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詳細介紹,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仔細讀一下這本書。
03?經濟學跟大數據,有什么關系?
數據科學工作者,需要懂經濟學嗎?答案毫無疑問是肯定的。
我們都知道,如今我們正在利用大數據技術幫助我們做出各種決策。這些決策既包括關于你自己的個人決策,也包括需要洞察他人(比如消費者)而做出的商業、政治決策。
每天我們都做出許多決策。一些相對較小,比如決定是把錢揮霍在一次晚宴上還是捐獻給慈善組織。一些相對重要,比如在某些時候,你同自己的顧問討論可能開創的事業。
我們如何確定什么是正確的決策?別人又是如何決策的?經濟學會告訴你這些問題的答案。在上文中,我們也提到了一些效用與決策之間的關系。
不考慮大小或成本,決策是基于效用做出的。大多數情況下,正是想要最大化自己效用的愿望引導人們做出決策。一個成功的策略都是制勝的關鍵。做出正確的決策能夠贏得選舉、賺取利潤或者獲得想要的薪資上漲。
因此,如果你想成為優秀的數據科學工作者,用大數據做出正確的決策,再通過這些決策創造價值,那么你就趕緊學經濟學吧!《認識經濟》這本書,可以作為新的開始!
你還可以點擊閱讀原文,發現更多經濟、金融、投資類好書。
關于作者:迪恩·卡爾蘭(Dean Karlan),2017年7月開始任西北大學經濟與金融學教授。擁有芝加哥大學MPP和MBA學位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行為經濟學家、社會企業家、扶貧創新行動(IPA)的主席和奠基人。研究領域 :發展經濟學、行為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田野實驗。
喬納森·默多克(Jonathan Morduch),紐約大學瓦格納公共事業研究生院的公共政策和經濟學教授。喬納森在哈佛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致力于研究擴展金融前沿的創新活動以及金融市場如何影響經濟增長和不平等。
據統計,99%的大咖都完成了這個神操作
▼
更多精彩
在公眾號后臺對話框輸入以下關鍵詞
查看更多優質內容!
PPT?|?報告?|?讀書?|?書單
大數據?|?揭秘?|?人工智能?|?AI
Python?|?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神經網絡
可視化?|?區塊鏈?|?干貨?|?數學
猜你想看
從入門到頭禿,2018年機器學習圖書TOP10
寫給中學生的算法入門:學代碼之前看這篇就夠了
機器學習重大挑戰:壞數據和壞算法正在毀掉你的項目
違背常識、顛覆認知,終于有人把薛定諤的貓講明白了
Q:?你現在能做出一份“聯合國報告”嗎?
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
覺得不錯,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
轉載 / 投稿請聯系:baiyu@hzbook.com
更多精彩,請在后臺點擊“歷史文章”查看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018世界幸福指数中国排第86,这种报告是怎样做出来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终于有人把监督学习讲明白了
- 下一篇: Python、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