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半场:10本书教会你学习、思考和生活
導讀:2020年初立的flag,完成了多少?
誰能想到2020年是這樣開局的?然后這半年就這樣過去了?
據智聯招聘數據顯示,2020年有874萬應屆畢業生。其中很多人沒等到開學,卻等來了云畢業。
職場中的人怎么樣?還敢裸辭嗎?裸辭的人,現在還好嗎?
學習、工作、生活,被影響了多少?恢復了多少?
世界越亂,你就越該學會思考、認真生活。
今天推薦的這10本書,既講大道理,又讓你過好這一生。
來源:我的印象筆記(ID:myyxbj)
1
學會提問
(原書第11版)
作者:尼爾·布朗 斯圖爾特·基利
如果你家鄉的企業因為防治霧霾而限產停產,你會支持還是反對?
如果你所在城市的地鐵因為安全因素升級了安檢程序,你會配合還是憤怒?
如果微信群里,家人時不時發來一些標題為“……秘密”“……必看”的養生文章,你會支持還是勸阻?
這時候,我們要理性掌控自己的大腦與信念,運用批判性思維,得出更為嚴謹的結論。
三個維度,助你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要能意識到它們是一整套環環相扣的關鍵問題。
有能力在適當時機以適當的方式提出并回答這些問題。
積極主動地使用這些關鍵問題的強烈渴望。
2
批判性思維工具
(原書第3版)
作者:理查德·保羅 琳達·埃爾德
現代社會,很多都是不確定性的。疫情壓力下,很多企業都在裁員、降薪。作為員工,什么才是職場核心競爭力?是批判性思維,幫助你理解過去、評估現在、預測未來。
批判性思維分為6個發展階段:
階段1 魯莽的思考者:我們不能意識到自己思維中的重要錯誤;
階段2 質疑的思考者:我們開始認識到自己思維中存在的錯誤;
階段3 初始的思考者:我們嘗試著改善自己的思維,但是卻沒有常規的練習;
階段4 練習中的思考者:我們認識到常規訓練的必要性;
階段5 高級的思考者:我們隨著自己的練習不斷地進步;
階段6 完善的思考者:有技巧和判斷力的思維成為我們的第二本能。
批判性思維有兩個技巧:
不論何時,當我們感到自己完全正確、反對我們的人完全錯誤時,都要對自己對問題的解釋持懷疑態度;
當我們受強烈情緒的影響時,推遲對他人和事件的評價。直到我們可以冷靜地質疑自己,并且相對客觀地看待事實時,再做出評價。
3
決策的藝術
作者:約翰·哈蒙德 拉爾夫·基尼 霍華德·雷法
我們的一生,由一個又一個決策構成——成功的,失敗的,有理有據的,感情用事的等等。你最終成為誰,過怎樣的生活,遇到哪些人,取決于你自己。
在決策過程中,有四個因素至關重要。
逐層決策:從最主要的問題開始(在新的城市里找什么樣的工作),然后進入第二層次(選擇住在什么地方),再深入到更細的環節(租什么樣的公寓)。
縮小和放大:用縮小的方法來縱觀全局,用放大的方法來審視細節,直到我們多次對問題的各層次進行類似這樣的觀察以后,才能做出決策。
比較系列的決策:一些決策之所以能很自然地結合起來,是因為它們之間存在某種因果關系或聯系。
掌握問題恰到好處。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這樣描述對問題的把握:“精明的藝術在于知道什么是可以忽略的。”
4
理解人性
作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阿德勒的學說以“自卑感”與“創造性自我”為中心,強調“社會意識”。他認為,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受“向上意志”支配,一個人生來就會有總目標,會有要求自己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力求做一個完美的人。
但是一個人在追求完美的時候,會出現兩個可能性:第一,得到激勵,積極成長。第二,缺乏社會興趣,妄自尊大。
因為自卑,所以追求卓越。因為自卑,所以自負。因為平庸,所以卓越。很多人,都不得不面對真實的自我,竟然是一個自卑的自負主義者,平庸的卓越主義者。
5
如何高效學習
作者:斯科特·揚
如何10天搞定線性代數,1年完成4年MIT的課程?《如何高效學習:1年完成MIT4年33門課程的整體性學習法》介紹了整體性學習策略的核心思想和具體技術,包括快速閱讀法、流筆記法、比喻法、內在法等七大方法。
整體性學習有6個步驟:
獲取:接受信息的過程。需要注意的是速度、信息接受程度。
理解:理解信息的含義。如果理解有問題,可以嘗試把問題進行拆分。或者是查閱資料、請教老師的方法,深入理解。
拓展:從這一步真正開始整體性學習,先從零散知識點,到結構,再到高速公路。知識間的擴展,并與原有的知識聯系起來,深入拓展原有知識點,學習背景材料或者推演過程。
糾錯:尋找錯誤,刪除無效的聯系。包括現實中不存在的,或者是由于新知識的引入,帶來原有觀點的過時。
應用:知識中的很大一部分存在于潛意識中,這部分知識如果不去運用就得不到很好的發展。在實踐中,要注意靈活性。比如,整體性學習方法,如何應用到日常學習與工作?
測試:有助于你迅速找到學習中的問題。通過復盤與反思,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6
生而不凡
作者:維申·拉克雅禮
如果時光可以流轉,你會后悔現在的選擇么?你又會選擇過怎樣的人生?
此時,你可以通過以下10個法則,不斷認知和提升自我,發現生命的意義。
超越普世原則;
質疑胡扯規則;
練習意識工程;
改寫現實認知;
更新行為方式;
改造現實世界;
實踐快樂自律;
創造未來愿景;
修煉強大內心;
踏上未來征途。
7
尋找內在的自我:馬斯洛談幸福
作者:西恩·貝洛克
從小到大,似乎就是一場自我實現與自我完善之旅。我們呱呱墜地,上學讀書,離開校園,步入社會。在這個過程中,總伴隨起起落落。但每一段經歷,總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示。
這時候,我們需要:
重新認識幸福。獲得幸福的最好方法是——讓自己全身心投入到一份有價值的工作或事業之中。
支持兒童成長。兒童需要強有力、堅定、有決斷力、自尊以及能夠自主的父母,只有這樣強有力的父母,才能夠為兒童提供一個公平、合理、有秩序、可以預測的世界。
促進親密感。告別疏離感,重新找回缺失的親密感。
感受摯愛的存在。尋找真正的愛情,不要將愛人與其他人對比,而是用順其自然和接納的方式去尊重和欣賞對方。
8
邏輯思維簡易入門
作者:加里·西伊 蘇珊娜·努切泰利
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我知道他毫無道理,可是我就是無力反駁”的情況?比如,我們看到一個人很可憐,有時候會因為這種同情,而忽略她的所做作為。我們看到一家企業做假賬,會因為這家企業是民族企業,并給我們帶來很多實惠,而忽略欺詐行為,本身會損害投資人利益,不利于市場健康發展。
所以,我們需要掌握邏輯思維,讓思維更理性、決策更優質,并識破他人的謊言和詭計!
常見的邏輯謬誤有20種:
無效歸納謬誤:1.輕率概括、2.不當類比、3.虛假原因、4.訴諸無知、5.訴諸不當專業;
預設謬誤:6.丐題、7.爭議前提、8.復雜問語、9.錯誤選擇、10.例外謬誤;
含糊語言謬誤:11.滑坡謬誤、12.歧義、13.相關、14.混淆斷定;
不相干謬誤:15.訴諸憐憫、16.訴諸武力、17.訴諸情感、18.人身攻擊、19.離題、20.稻草人。
9
幸福的陷阱
作者:路斯·哈里斯
科學研究發現,我們有時會陷入隱藏的心理陷阱:越是努力追求幸福,就越會陷入長期遭受痛苦的惡性循環。事實上,不幸福才是人生的常態。
但我們可以運用接納承諾療法(ACT),通過接納,解離,關注當下、聯結當下,觀察的自我,價值觀和承諾行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自己的壓力。
10
思考的藝術
(原書第11版)
作者:文森特·賴安·拉吉羅
人的思維過程是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融合,前者強調的是思維的高大寬深,后者強調的是穩準狠快。但在工作中,我們常常會陷入“領導叫做什么就做什么,領導叫思考什么就思考什么”的怪圈,導致工作遲遲沒有進展。
這時候,你需要開放地接納其他人的各種觀點,結合自身經驗,理性分析審視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從而提高心智水平與自身能力。
蘇格拉底曾說,如果把世上每一個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讓你去選擇,你可能還是愿意選擇自己原來的那一份。
你在學生時代遇到的迷茫,在你工作后還是會遇到,等你以為自己走出迷茫,到了三十而立時,你可能又會陷入另一種懷疑,你也許會臆想35歲危機論。但事實上,60、70、80年出生的人都已經度過了35歲,即使出現大規模的失業、裁員,也最終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所以,只要不斷閱讀、持續學習、保持創造力,你終會迎來轉機。
一直看到這里的你,一定是愛讀書的人。歡迎加入大數據讀書會微信群,結識更多同行業小伙伴,我們將在群里會有送書活動!未來還有更多福利等你認領!加數據叔微信DoctorData,拉你入群!
劃重點????
干貨直達????
大數據、人工智能帶來的危機:科技巨頭會毀掉我們的生活嗎?
56秒看完131年英格蘭頂級聯賽冠軍排行:利物浦時隔30年再奪冠
一文看懂Python的控制結構:for、while、if…都有了
12306驗證碼為什么那么變態?都是這項深度學習應用給逼的
更多精彩????
在公眾號對話框輸入以下關鍵詞
查看更多優質內容!
PPT?|?讀書?|?書單?|?硬核?|?干貨?|?講明白
大數據?|?云計算?|?數據庫?|?Python?|?可視化?|?神操作
AI?|?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神經網絡
5G?|?中臺?|?用戶畫像?|?1024?|?大神?|?數學?|?揭秘
據統計,99%的大咖都完成了這個神操作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020下半场:10本书教会你学习、思考和生活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什么是云原生?有哪些发展方向?终于有人讲
- 下一篇: 豆瓣7.6,这部被低估的科幻片告诉你,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