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泄露隐私算什么?国内一次外卖,竟让4万用户全“裸着”
導讀:你吃的是美食,他瞄的是你隱私。把你當韭菜割了,你卻渾然不知。
01 在這社會上,我竟是裸著
隨著2011年谷歌大腦項目啟動,機器學習、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等數學算法充斥整個互聯網行業,與此同時,“數據革命”口號響起。
在互聯網環境潛移默化影響下,人們越來越注重數據化。在2016年是“大數據產業”真正大爆發一年。
在一年中,微軟、亞馬遜、谷歌在內的眾多互聯網巨頭紛紛在自己領域布局大數據陣地。而我國也同樣出現一批高成長的大數據企業。
有些企業盲目追崇數據化卻忘記做事的底線,導致數據泄露事情頻發爆發,數據安全成為我們當下最為關注的問題。
回首2016年,單單上半年全球數據泄露事件高達974起,也就是說上半年每個月大概有162起數據泄露事件,再細化到每日就是5起。
這個數字量看似很少,但每件背后是我們無法想象得到的用戶數量。
到2017年,用戶數據泄露趨勢更加嚴重化。《2017年全球數據泄露成本研究》報告,對比往年,2017年企業和組織數據泄露的規模比以往更大,平均規模增長了1.8%。
對待數據泄露這系列事情,即便我們每日穿得再怎么光亮靚麗,在企業商家眼里,我們是裸著的。
我們姓什么?聯系方式是多少?喜歡什么?消費水平是多少?工資多少?甚至連胸圍、腰圍是多少碼他們都一清二楚。
這就是所謂的最熟悉陌生人嗎?社會社會啊,漲見識了!
不得不說,前兩年的“數據大災難”真的引起整個社會反感也讓用戶特別敏感。
大家都在抵抗、譴責……似乎想拼全力去罵醒那些企業商家,喚醒他們良知。
可是……
02 別期盼了,我們依然裸著
對的,沒錯!2018年用戶們被打臉了!為何?
Facebook數據泄露大丑聞風波剛剛過去不久,緊接著輪到我國發生,這簡直是趕腳湊熱鬧的節奏。
近日,一張外賣用戶隱私信息的數據截圖在網上被人公開,里面包含用戶真實姓名、電話號碼、性別、通訊地址等敏感信息。
公布者還說,目前公布出來的數據截圖只是一小小部分,大部分都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用戶隱私信息。
這偷取的過程很特別,連美團、餓了么這些大的外賣平臺都沒有辦法防范。
據售賣用戶信息的QQ群里透漏消息,這些大量數據都來自系統內部人員提取。每日中午更新一次,這一更就含有4萬組用戶信息數據,到晚上就能銷售完。
數據銷售價格按照日期來定價。如果是近幾個月內的用戶信息,平均每條信息一毛錢左右。如果是近一兩天的數據,平均每條信息能賣到五元左右。
除了外賣平臺疑存內鬼之外,萬萬想不到連外賣騎手也干起這種狼狽為奸事情來。
他們每日接觸大量用戶訂單信息,有部分外賣騎手看到其中牟利機會,抵擋不住高價金錢誘惑,愿意把用戶信息暴露出來。
還有第三種情況,有些餐飲商家關于外賣這一版塊是交給第三方代運營。
第三方通過軟件抓取,把用戶信息從代運營的外賣商鋪提取出來,通過整理、打包……大批量的販賣出去。
無論是哪種販賣方式,最終目的只有一個:給更多企業商家帶來便利,協助他們在短時間內,花費少量成本下獲取用戶資源。
03 拒絕“隱私換便利”條款
3月26日的中國發展論壇上,百度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說,中國人對隱私的觀念開放,很多人愿意用隱私交換便利。
此言一出,引起許多民眾的反彈。有意見表示,中國人的確在用隱私換便利,但這并不是自愿的,反而給用戶無形中造成大量困擾和存在不可避免的危險。
在手機上,短信時不時收到商業廣告垃圾信息;應用上,搜索輸入框里彈跳出相對應廣告,這也就罷了,想不到連電腦上的網頁也會出現一些相關的廣告。
平日里,我們會選擇手機默認給我們推送的所需信息服務,背后卻是連篇累牘的說明和捆綁式安排,無奈選擇接受,被逼著認清這個“人為信息刀俎我為數據魚肉”現實。
互聯網還懂得借用數據精心布局,步步誘惑,這個情況下用戶是經受不住考驗。
行為經濟學揭露人不能百分之百理智,感性的蒙蔽讓用戶看不到未來風險,只是會高估眼前利益。
這時決策變得很不理智,這樣情況下用戶就會給出“同意”。好比如一個缺錢的人,整天想錢想瘋了,當遇到這樣信息時候,他不會抗拒更多是接受。
更加可怕的是,這些隱私就如潑出去的水,難以復收,就這樣在互聯網上被傳來傳去,這家公司利用了,就被賣到下一家。
困擾和危險始終無法阻擋,而且這兩者系數還在不斷增大!
這事實我們無法改變,但不能麻木接受,每當遇到被騷擾情況時,狠心拒絕,不給他們留下希望。
04 用戶力量是渺小的,更加要靠它們
回到外賣平臺本身,面對用戶數據泄露問題。美團和餓了么做出回應,無非就是高度重視、信息核實排查、向警方報警、加強多道防線……對此類事件堅持嚴懲不貸、堅決打擊到底……
官方的回應雖很官方,起碼有了態度,有了行動。除了官方打擊之外,在法律上更需要完善用戶數據保護的制度。
就拿Facebook這次數據泄露丑聞來講,事情曝光后,馬克·扎克伯格砸重金在幾個具有影響力的媒體封面上刊登自己的錯誤認知。
在法律上,馬克·扎克伯格接受了長達5個小時,一人對多個眾議院議員們嚴格拷問。
單從這件事來看,無論是馬克·扎克伯格還是眾議院議員們都非常重視信息泄密情況。
認為用戶數據泄露是件天大的事情,要采取緊急彌補措施和重罰當事人過錯。
這樣的處理速度和態度,讓人稱贊。如果我們也能有這樣效果,或許用戶數據泄露概率會非常低。我們何時能做到呢?
作者:風清
來源:電商頭條(ID:ecxinwen)
推薦閱讀
數據告訴你:跟缺“芯”相比,中國當前的這個問題更致命!
抖音封殺小豬佩奇,一年賺100億的“社會人”得罪了誰?
小米597頁招股書中的數據干貨,全在這里了!
今天過節的小青年們,到2030年時會全部失業嗎?
Q:?你都有哪些隱私被泄的可怕經歷?
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
覺得不錯,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
轉載 / 投稿請聯系:baiyu@hzbook.com
更多精彩,請在后臺點擊“歷史文章”查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Facebook泄露隐私算什么?国内一次外卖,竟让4万用户全“裸着”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七夕关爱单身狗程序猿:4本书给你一个完整
- 下一篇: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