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阿里首次全面公开展示AI布局(附布局图/成绩单/六产业详解)
01 阿里首次公開展示AI布局
12月20日,阿里云云棲大會·北京峰會召開,作為2017年阿里云棲大會最后一場,阿里做足了噱頭,系列預熱“重磅”、“史無前例”等形容詞吸引眼球,本次大會誕生了一個新詞:產業AI。
阿里云總裁胡曉明首次全面揭幕了阿里產業AI布局和生態:以阿里云為基礎,從家居、零售、出行、金融和智能城市、智能工業6大方面展開的產業布局,以及從視覺、語音、算法到芯片構建的立體合作伙伴生態。阿里的人工智能項目“ET大腦”也升級為開放的AI生態,還啟動“千里馬計劃”,通過賽事來招募合作伙伴。
02 一圖看懂本次云棲大會
03 阿里AI布局及最新成績單-六產業詳解
阿里巴巴在哪些領域進行了AI布局,最新的成績如何呢?阿里云總裁胡曉明給出了答案。胡曉明表示,“場景驅動、計算驅動、數據驅動”,在阿里巴巴的認知中,只有這三個驅動力同時存在,人工智能才能發揮應有的價值。胡曉明闡述了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并提出 “AI for Industries”(產業AI)的理念,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要去泡沫化,下一站將是“產業AI”。
阿里云深度參與生態構建,學術和開發者方面,在阿里云的體系中,已經有2所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天池平臺聚集了11萬+數據開發者,AUCP計劃讓大數據、AI相關課程部署到了307所中國大學。產業上,阿里云現在已經與多家AI公司合作,正如胡曉明給出的PPT展示的這樣,從視覺、語音、算法到芯片,一個阿里云的AI生態正在崛起。
胡曉明表示,人工智能不僅是概念上的,更是產業上的。如果用一句話形容阿里云的AI策略,那就是“場景驅動,產業集中”。下圖是阿里巴巴首次公開展示的AI布局圖,除了“達摩院”沒有出現,其他架構和方向應該是迄今為止最完整的版本了:
阿里巴巴的AI布局主要在六個產業中,核心要點整理如下:
ET大腦生態:金融、工業、城市、零售、汽車、家居6大方向立體布局
阿里巴巴公布了一份最新AI成績單,利用阿里云的AI和大數據解決方案,阿里云的ET大腦有如下6大方面進展:
〖ET金融大腦〗
具備了智能風控、千人千面、關系網絡、智能客服等能力的智能決策金融方案,ET金融大腦被譽為“承載中國金融行業最耀眼的變化”。ET金融大腦以分布式、移動化、數據智能和區塊鏈為基礎,輔助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實現對貸款、征信、保險等業務的智能決策及風控監管。
〖ET工業大腦〗
改變制造業。天合光能太陽能新能源生產企業,把電池的良品率提升7%,效益數千萬,合作模式是按效果付費。恒逸集團利用AI,燃煤效率得到提升,把能耗降低3%以上。胡曉明還特別提到,與絕大多數數據科學家不同,阿里云的數據科學家會下到車間,去了解生產問題。
〖ET城市大腦〗
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共系統。杭州通過讓大腦接管128個路口紅綠燈,對數據全量分析,優化道路的運行效率和速度,讓通行時間減少15.3%。城市骨干的高架路通行時間減少4.6分鐘,而且這是在沒有拓寬道路,沒有進行其他大規模干預的情況下實現的,只是讓攝像頭看到并判斷,在試點道路上主動發現交通事故500次以上,準確率達90%以上。輛車相擦之后,攝像頭會傳到后臺,民警迅速出警,把交通擁堵的時間降低。
〖智能零售〗
阿里云將智能零售標榜為“史上最大規模人機協同”。以機器人客服“阿里小蜜”為例,雙11當天承擔95%的客服咨詢,機器智能推薦系統在雙11當天生成超過567億個專屬貨架,AI設計師“魯班”在雙11期間設計4.1億張海報,阿里云華北數據運維中心機器人,接替了運維人員30%的重復性工作。
〖智能出行〗
胡曉明介紹了斑馬智能出行解決方案。目前已經有40萬輛汽車搭載了AliOS,上路時間超6000萬小時。每個月活躍度99%,比手機還高。據胡曉明介紹,智能汽車使用最多的功能是用手機遙控開啟后備箱,讓快遞員放進包裹,然后用手機關閉后備箱。
〖智能家庭〗
阿里云構建了一站式開發平臺,從底層的嵌入式OS“AliOS Things”和邊緣計算Link Edge,到上層的垂直行業開發平臺及最上層的行業Saas應用,連接到物聯網云市場,這一系列都通過“天貓精靈”完成,“天貓精靈”雙11當天出貨100萬以上。
“阿里巴巴和阿里云,把人工智能用在了金融、工業、城市、家居等領域……我們認為人工智能應該服務于行業,驅動行業變化”,胡曉明表示。
除了這六大場景,阿里云還把AI服務延伸到更多領域,例如為視頻網站提供視頻鑒黃的服務,阿里云還聯合多家攝像頭企業,成立AI視覺守護聯盟,希望讓攝像頭看到的視頻,未來能發揮更大的價值。阿里云還談到AI技術在地鐵等場景下的應用。胡曉明表示:AI生態正在崛起。
除了上述“成績單”之外,阿里云還正式推出了整合城市管理、工業優化、輔助醫療、環境治理、航空調度等全局能力為一體的阿里云ET大腦,全面布局產業AI。這被描述為一個超級智能體,具備量子拓撲的能力,與此同時,還首次公布了ET大腦的Logo及小ET公仔,此次發布的ET大腦Logo上多一點,代表全局智能的核心,也解答了之前的懸念。
在官方的說法里,ET大腦能夠做到:“多維感知、全局洞察、實時決策、持續進化在復雜局面下快速做出最優決定”。
按照不同的應用行業,ET大腦還進一步細分為:ET工業大腦、ET城市大腦、ET環境大腦、ET醫療大腦等。
04 阿里云總裁胡曉明:AI泡沫過后,下一站是“產業AI”,AI賦能行業,阿里有三大原則
胡曉明闡述了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上的理念:“AI for Industries”(產業AI),他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要去泡沫化,下一站將是“產業AI”。目前,如上,阿里巴巴在多個場景推出ET大腦等全套方案,業已實現了AI產業化,這些能力、產品和解決方案都通過阿里云服務于各行各業,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產業化再融合進程。
阿里巴巴對人工智能有三個判斷,可以視為阿里AI賦能行業的原則:第一,必須要有場景驅動。人工智能在解決什么問題,為這個社會的成本降低了多少,效率提高了多少;第二,在人工智能背后是否是有足夠的數據來驅動AI能力的提升;第三,是否有足夠的計算能力,支撐我們的算法、深度學習可以發生。只有三個場景同時具備的前提下,人工智能才會有價值。
“過去每一次產業革命,都是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從而引發經濟和社會變革,AI也不例外。未來AI要深入各行各業,去解決生活、生產和社會環境中遇到的棘手問題,這樣才能引領真正的產業革命。”胡曉明表示,“過去第三產業靠著互聯網發展起來了,人工智能是比互聯網更大的技術紅利,它也要深入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中,去定義和解決中國經濟最根本的問題。”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的產業AI,比國外有更大的空間。相比商業光環,阿里巴巴在AI上較為低調。但事實上,“在產業AI的道路上,阿里巴巴說的最少、做的最多、跑的最快。”胡曉明表示。
現在人工智能領域有種浮躁的氛圍,有些企業靠AI講資本故事、炒作股價。
阿里云總裁胡曉明認為:
人工智能不應僅僅是實驗室里的、PPT里的‘概念上的AI’,更是‘產業AI’。
來源:數據觀
精彩活動
福利 · 閱讀 | 免費申請讀大數據新書 第23期
推薦閱讀
2017年數據可視化的七大趨勢!?
全球100款大數據工具匯總(前50款)?
論大數據的十大局限
大數據時代的10個重大變革
大數據七大趨勢 第一個趨勢是物聯網
Q:?從阿里AI布局中你看到了什么?
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
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
轉載 / 投稿請聯系:hzzy@hzbook.com
更多精彩文章,請在公眾號后臺點擊“歷史文章”查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重磅!阿里首次全面公开展示AI布局(附布局图/成绩单/六产业详解)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uboot硬件驱动
- 下一篇: linux内核源码目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