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突破》作者刘朋: 程序员快速提升领导力的15个模式!
本期"匠人堂"采訪到了一位“斜杠青年”--劉朋老師,他擁有諸多的標簽,比如:技術社區意見領袖、暢銷書作者、分享達人、技術布道者、團隊教練等等。
劉朋,畢業于北京大學,獲得理學學士和理學碩士,現任諾基亞通信成都研發中心研發經理,曾任職于IBM中國研發中心等知名企業,擁有10年以上的軟件行業開發、團隊教練、團隊管理經驗,出版專著《突破:程序員如何練就領導力》。
請先自我介紹下、目前所在公司以及所負責的領域。
大家好,我是劉朋,在社區里面大家也稱我為“套路老師”。我目前在諾基亞通信成都研發中心任研發經理,同時,也負責諾基亞成都研發中心整個生態系統(ecosystem)的建設,系統通過聯合政府、企業、高校和社區,打造一套共生、合作、共贏的ICT生態系統。
據我了解,您可以說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在您的職業生涯里有沒有重要的里程碑和轉折點?
面對這個問題,我腦海中立刻出現的,就是李叔同在《晚晴集》里面的一段話,他說:
“世界是一個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你大聲喊唱,山谷雷鳴,音傳千里,一疊一疊,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因為他有傳遞你心里的聲音,綿綿不絕,遂相印于心。”
這段話我們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中間的“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這八個字,我們會常常引用到。對我來說,職業生涯里面重要的里程碑和轉折點,都和“教練”有關系。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2012年,在諾基亞,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老板推薦我去嘗試一下內部招聘的一個“敏捷教練”的職位。那個時候,我對敏捷已經有一些實操經驗,但是對什么是“敏捷教練”,卻是一無所知。但是就覺得做了6年程序員,的確是可以換一件事來嘗試和挑戰一下,所以也就申請了。
過五關斬六將,也許是運氣好,最后就得到了這個職位。今天我回頭來看,12年開始的這段經歷,真的讓我自己從一個只會寫代碼的程序員,進入到了一個更廣闊的領域——我指的不光是敏捷思想、理論和實踐,更多的是認識到了通過更好的人與人的協作、團隊的協作,以及激發人的潛力,去獲得更大的成功的可能性。在這段時間,我認識了敏捷社區的更多的伙伴,并且對“教練”技術,也是從不懂,到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第二個轉折,是我在2015年初,經由當時諾基亞的李玲老師的介紹,認識了埃里克森的教練技術,并開始一步步的“沉迷于其中”。通過系統的學習教練的理論和技術,并通過和其他教練“同好”的交流,以及自己的實操,我覺得自己的視野,以及對待他人和世界的態度,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當然,是讓我覺得非常開心的改變。
舉個例子,我剛開始接觸埃里克森教練技術的時候,對于教練五原則里面第一條說的“每個人都是OK的(everybody is OK)”,并不是完全欣然接受的。但是現在,我從內心里認同這個原則,并且在自己的工作中,踐行這個原則。也正是這兩段和“教練”的交集,對我的職業發展和個人生活,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因此,這兩件事,就是我人生中“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的里程碑吧。
怎么會想到要寫《突破—程序員如何練就領導力》這本書?大概歷時多久完成的?在這期間有沒有難忘的人或事?
我在2016年做了一個為“招招致勝——打造高績效團隊的秘密”的分享,認識了電子工業出版社的張瑞喜老師,張瑞喜老師告訴我,她覺得我的分享非常棒,所以強力建議我把自己的技術領導力方面的經驗總結一下,寫一本書。當時我覺得張老師一定是對我的“精彩”分享“情有獨鐘”,一瞬間就飄飄然了。作為一個從來沒有寫過書的人,我當時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張老師。
然后我提交了《突破:程序員如何練就領導力》一書的立項申請以及樣章給電子工業出版社的張瑞喜老師,并順利獲得了主編的審批通過。
2017年,中生代技術社區的好朋友右軍和友強邀請我去參加中生代技術嘉年華峰會做分享,那個時候我已經從敏捷教練崗位轉換到研發經理的崗位有1年多時間了,所以我做了一個名為“六步, 劉朋教你打造高效制勝團隊的套路”的分享,把更多研發管理方面的經驗總結分享。
有趣的事情是,我2018年再次在北京見到張瑞喜老師的時候(那時書已經出版了),再說起2016年第一次見面時張老師“慧眼識金”的故事的時候,張老師笑著說道,其實她是對每個接受采訪的講師都講了同樣的話,都鼓勵大家寫書,但是最后只有我一個人“上鉤”了。當時,我那個心里啊,真的是有一種“大呼上當”的感覺,哈哈。
為什么說“大呼上當”呢?因為寫書,真的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我從17年初《突破》一書立項通過,到最后交稿,已經是2018年的4月了。也就是說,我整整花了1年零4個月的時間,才寫完了我的第一本書。我現在也理解了,為什么以前讀那么多英文的技術書籍,在開頭的作者致謝里面,都會有一句:“感謝編輯對我延遲交稿的容忍”——因為寫書真的是一個“痛并快樂著”的過程。但是,我想,為什么當年只有我一個人上了張老師的“鉤”,也許就是從小心里種下的那個“作者夢”吧。整個過程,我最感謝的,就是電子工業出版社的張瑞喜編輯——在正確的時間,認識了正確的人。我和張老師,現在已經是非常好的朋友,所以,用一句煽情的話,“感謝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人”吧。
您曾提出“領導力模式” 、“六步工作法”,能否就其中一二詳細說說呢?
說到“領導力模式”,我覺得這又是另一個“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的故事。為什么呢?2015年,我的一篇論文被敏捷國際會議XP2015錄用。5月的芬蘭赫爾辛基,又是偶然的機會,我走進了Linda Rising博士的“無懼變革(Fearless Change)”工作坊。當我第一次聽到將各種引入變革的方式總結為模式(pattern)的時候,瞬間就感到自己被“點亮”了!我第一次意識到,在軟件行業,除了“設計模式(design pattern)”,模式的概念還能在更廣大的領域得到應用。也就是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我之前不斷刻意嘗試的團隊管理的方式,并總結出的一系列可復制的經驗,不就是一些“領導力模式(Leadership Pattern)”嗎?
之后的故事,就是上面提到的2016年分享,遇到了張瑞喜老師,然后開始寫《突破:程序員如何練就領導力》一書。整本《突破》,就是一系列領導力模式的總結。
為什么要總結“領導力模式”。起源來自我自己的一個切身“痛點”:2015年,我從敏捷教練崗位轉換到軟件研發團隊經理的崗位。當時的我,對“教練技術”,已經有了一些心得,但是什么是領導力(leadership),我卻是迷茫的。然后我就開始找書,我特別想找一本,“15天搞定新任技術經理人”(還記得我們經常“嗤之以鼻”的美國Dummy系列圖書嗎?),我特別希望找到一本書,告訴我,作為一個新任的技術經理,我的頭一個月應該怎么做,然后我可以依葫蘆畫瓢,學習團隊管理和領導力。
但是結果是,我沒有找到。我“痛苦”的發現,書架上有太多講領導力大道理的書,但是卻很難找到一本像“菜譜”一樣告訴我一個小白第一步應該怎么做的書;書架上有太多通用的管理或者領導力的書籍,但是似乎很難尋覓到一本針對軟件團隊經理人領導力提升的書。所以,走了很多彎路的我,在做了一段時間軟件團隊經理之后,就下定決心想總結一下我的經驗,讓廣大和我有一樣“痛點”的技術管理者,少走一些彎路。
另一方面,15年以后,我參加了若干公司組織的管理和領導力的培訓,我的一大感受就是,上課聽講非常嗨,完事回到團隊,好像還是不知道該怎么做。“領導力到底是藝術,還是科學?領導力能學嗎?”,這些問題一直在我的腦海中盤旋。直到,我遇到了Linda Rising,并了解到“變革模式(change pattern)”,我一下子就找到了我期盼的答案:領導力既是藝術,也是科學,更重要的是,掌握了科學的部分,完全就可以做到80分的管理者。再后來,我讀到了樊登老師的《可復制的領導力》,一下子就“實錘”了我對領導力模式的判斷。
舉一個真實的例子。每次我做《從業務到管理》的培訓,永遠的第一招都是關于信任建立的。為什么呢?因為無論是在《團隊協作的五大障礙》這本書里面,還是在大多數的管理培訓中,信任都是非常重要的話題。但是在實際當中到底應該怎么做呢?很多人,特別是從業務專家晉升為管理者的小伙伴,往往都是一頭霧水,因此往往陷入“不談感情就談事”的陷阱。因此,無論是在《突破:程序員如何練就領導力》一書,還在我的《從業務到管理》的培訓中,“工作之外的談話”,“巧用欣賞式探詢”等易學、好用的領導力模式都是第一道上的“頭盤”。而且讓我更加開心的,是收到許多讀者以及參加培訓的小伙伴的反饋,欣喜的告訴我他們使用這些模式之后對他們工作的幫助。
所以,我現在非常有熱情的一件事,就是和社區的小伙伴一起,通過總結更多、更好的“領導力模式”,讓中國更多的技術團隊管理者和領導者,能夠更好,更快的提升管理技能和領導力。若干年后再回顧今天這些努力,我想我可以非常開心的和自己說,時間沒有白費,還是給這個世界留下了一些正能量的印記。
您是位分享達人,也做了一些付費課程的嘗試,您是如何看待知識付費的?
對于知識付費,實際上我嘗試過兩條路:知識付費和付費知識。什么意思?知識付費的核心邏輯在于,我有好的、有價值的知識能夠幫助到其他人,然后再看什么樣的商業模式能夠讓知識更好的傳播;而付費知識的邏輯是:發心是商業,然后再按照商業打法去尋找或者包裝知識產品。嘗試的結果給我的啟示就是八個字: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就好像微信的張小龍說的“好的產品會自己說話”。在知識付費的嘗試中,我也做過一些純商業目的出發的知識付費產品,最后結果都不是非常理想。但是更多的那些抱著“希望對他人有所幫助”的免費分享和文章,卻為我帶來了更多在更大的舞臺去分享(例如四川省互聯網大會,中生代技術峰會等)的機會,也吸引了一些企業或者機構找到我們來做內訓,或者一些平臺邀請去開設在線微課(例如我在51CTO播客的微課)。
因此,對于知識付費,我現在更關注的是好的知識產品。把知識產品做好了,商業其實是水到渠成的。就像我最近在分享中常說的,大家都叫我“套路老師”,以前我說的是“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2019年開始,我說我升級了,現在我對“套路老師”的解讀是:套路縱能掙千金,唯有真情換真心。
高效領導者都關注[技術領導力],你也來吧!
研發管理好文回顧
??劉朋 | 招招“至”勝 “六步工作法”打造致勝團隊
??大衛張33|研發管理在互聯網時代|文末有視頻
??老曹眼中的研發管理二三事
??《突破-程序員如何練就領導力》引用參考文獻歸納與推薦
??遠離低效加班! 高效領導者提升思考力的5個底層法則
??不是所有的程序員都適合轉管理,但是領導力可以有套路練就
??4個誤區:由「技術崗」轉「管理崗」小心避開
??突破技術管理,IT人中年危機變契機
? ? ? ??
#專注技術人的成長#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专访《突破》作者刘朋: 程序员快速提升领导力的15个模式!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UVA Live 6068
- 下一篇: reverse() 几种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