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温度70度正常吗_打破传统固态硬盘的速度壁垒!XPG S50 PCIE 4.0评测
在今年6月,中國5G網絡正式發牌,這意味我們進入更加快速的網絡時代。可在超高速信息時代的背后,同時需要更加快捷的存儲設備作為支撐。而順應新技術誕生的PCIE 4.0固態硬盤,就能很好的支撐起越來越大的帶寬需求, 其中老牌存儲廠商威剛就更進支持了PCIE 4.0技術,推出了自家首個PCIE 4.0固態硬盤XPG S50。
這款PCIE 4.0固態硬盤的標稱速度最高同樣能夠達到5G/s,可價格卻是非常“便宜”,僅需2199元即可在京東入手1 TB容量,那么這款如此“便宜”的PCIE 4.0固態硬盤性能如何,能否顛覆之前對固態硬盤的概念呢,接下來就進行測試。
炫酷輕薄的造型設計
目前市面已經發布的PCIE 4.0固態硬盤都是有著頗為厚重的散熱片,而在XPG S50上,只有表面覆蓋有一層鋁質散熱片,散熱片表面略有起伏,能夠起到增加被動散熱面積的作用,中間部分覆蓋有一層薄薄的碳纖維板,實際用手指撫摸可以感覺到纖維的紋路,如果指甲刮擦表面,會有類似拉絲金屬的觸感,這層碳纖維板應該是真的。
得益于輕薄的散熱片,在安裝時不會影響到主板周邊器件,一般主板上的M.2插槽位置都能正常安裝。
散熱片是通過導熱硅膠和額外的粘膠粘在芯片上面,沾得非常牢固,不用擔心使用時間長后散熱片脫落。如果固態硬盤在室溫狀態下強制取下散熱片,有可能會連帶存儲顆粒從電路主板上剝離。想要取下散熱片,建議先讓硬盤進行長時間讀寫加熱,再進行拆除。
相同硬件規格
經過加熱,將散熱片取下后可以看到內部芯片信息。主控采用群聯PS5016-E6,支持第四代LDPC糾錯引擎、RAID ECC、損耗均衡等可靠性技術。存儲顆粒采用東芝TABBG65AWV BiSC4 96層堆疊3D TLC NAND,并配有兩顆海力士H5AN4G8NBJR DDR4 1G(512M*2)內存作為額外緩存,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數PCIE 4.0固態硬盤都是采用此項硬件規格。
測試平臺
目前AMD官方表示能夠穩定支持PCIE 4.0的主板只有X570系列主板,所以這里準備了Ryzen 9 3900X、技嘉X570 電競大師、XPG龍耀D60G 8G*2 超頻至4133Mhz以及華碩RTX 2070作為測試平臺。
CrystalDiskInfo
通過CrystalDiskInfo軟件可大致了解該SSD的運行狀況,XPG S50固件版本為EGFM11.2,走PCIe 4.0×4通道,支持NVMe 1.3標準。
AS SSD Benchmark & CrystalDiskMark
這兩個軟件是固態硬盤測試中經常會用到的理論跑分軟件,使用這類軟件一般能夠測試出固態硬盤的最佳讀讀寫速率,用來測試PCIE 4.0的固態硬盤還是頭一次。
與常規固態硬盤一樣,在CrystalDiskMark中,固態硬盤的順序讀取速度達到了標稱的5000M/s,寫入速度達到了4269M/s,而AS SSD Benchmark的分數也達到7194的高分,這成績在PCIE 3.0固態硬盤中是從未達到過的。再細看4K隨機讀寫,單列隊的4K隨機性能非常不錯,而在多列隊情況下有所下降,但整體4K隨機讀寫性能依然處于固態硬盤中的第一梯隊。
HD Tune Pro緩存測試
在理論測試中,速度能夠達到5000 M/s,這也讓我好奇他緩存機制是怎樣的,這里使用HD Tune Pro對硬盤的緩存情況進行測試,設置測試文件容量為250G。
經過測試,在空盤狀態下寫入250G文件,完全沒有出現掉速的情況,速度非常穩定,寫入速度維持在3800M/s左右,而讀取速度一直保持在4300M/s,基本和理論數據一致,表現實在是太強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一種原因是固態硬盤的讀寫能力確實十分強,還有一種是采用了全盤模擬SLC政策。為了驗證這一想法,這里給XPG S50拷貝數據,在剩余空間500G的情況再使用HD TUNE 寫入250G的測試文件。
XPG S50終歸是TLC固態硬盤,剩余500G空間時,終于測試出了他的緩存大小。他的緩存大小約為170G,緩外速度為1000M/s左右,而這種變化也說明XPG GAMMIX S50是采用全盤模擬SLC Cache的機制,只不過這個緩存機制比較激進,需要短時間寫入超大容量的文件才觸發降速,日常使用場景下,都是在SLC Cache緩存中進行,不會給使用造成太大影響。
溫度測試
作為一款PCIE 4.0固態硬盤,在別的固態硬盤都在瘋狂堆散熱的時候,威剛卻只用了薄薄的一層金屬片提供額外散熱,這也難免讓人懷疑,難道是他的溫度夠低有足夠的自信?于是,這里使用熱成像儀,記錄固態硬盤在持續高負載讀寫的溫度,室溫在26度左右。
在待機狀態下,XPG S50表面的溫度僅有33度左右,通過軟件讀取到內部存儲芯片的溫度在37度,比常規TLC硬盤的溫度略低一點,也許是因為AMD自帶的下壓式散熱器起到輕微主動散熱的作用。
接著給XPG S50進行持續拷貝,大約在持續拷貝10分鐘后記錄溫度。10分鐘后,硬盤表面的溫度來到68度,而內部的核心上升至74度,這個溫度并沒有想象中的高,和目前主流旗艦PCIE 3.0固態硬盤的極限溫度類似。個人推測威剛之所以只添加一片散熱片也許只是想讓他的溫度降低至常規TLC固態硬盤的水平,而不必花費過多的成本。
經測試小編覺得,這款XPG S50固態硬盤可以說是代表了當下固態硬盤順序讀寫速度頂峰,最高5000M/s的速度使得系統運行,PS文件加載,視頻素材拷貝的流暢度來到新的高度,能夠為內容創作者、超高清視頻愛好者以及經常進行大文件讀寫的用戶節省下寶貴時間。而且目前XPG S50 1TB在旗艦店的售價僅為2199元,性價比在同容量PCIE 4.0固態硬盤中也算是比較高的,非常值得經常進行大文件讀寫的用戶入手。
正所謂“好馬配好鞍”,如果想 要體驗到XPG S50的頂峰實力,還需要原生PCIE 4.0 M.2接口作為支撐,建議搭配銳龍第三代處理器以及X570主板使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硬盘温度70度正常吗_打破传统固态硬盘的速度壁垒!XPG S50 PCIE 4.0评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python开发环境配置_百度资讯搜索_
- 下一篇: 没有终结点在侦听可以接受消息的_I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