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竞赛】“达观杯”文本智能处理挑战赛5
一、LightGBM模型
1、XGBoost缺點
- 每輪迭代時,都需要遍歷整個訓練數據多次。如果把整個訓練數據裝進內存則會限制訓練數據的大小;如果不裝進內存,反復地讀寫訓練數據又會消耗非常大的時間。
- 預排序方法(pre-sorted):首先,空間消耗大。這樣的算法需要保存數據的特征值,還保存了特征排序的結果(例如排序后的索引,為了后續快速的計算分割點),這里需要消耗訓練數據兩倍的內存。其次時間上也有較大的開銷,在遍歷每一個分割點的時候,都需要進行分裂增益的計算,消耗的代價大。
- 對cache優化不友好。在預排序后,特征對梯度的訪問是一種隨機訪問,并且不同的特征訪問的順序不一樣,無法對cache進行優化。同時,在每一層長樹的時候,需要隨機訪問一個行索引到葉子索引的數組,并且不同特征訪問的順序也不一樣,也會造成較大的cache miss。
2、LightGBM簡介
LightGBM模型是一種boosting框架,包含兩個關鍵點:light即輕量級,GBM 梯度提升機。它可以說是分布式的,高效的,有以下優勢:
- 更快的訓練效率
- 低內存使用
- 更高的準確率
- 支持并行化學習
- 可處理大規模數據
3、LightGBM的特點
- 基于Histogram的決策樹算法
- 帶深度限制的Leaf-wise的葉子生長策略
- 直方圖做差加速
- 直接支持類別特征(Categorical Feature)
- Cache命中率優化
- 基于直方圖的稀疏特征優化
- 多線程優化
(1)Histogram算法
基本思想:先把連續的浮點特征值離散化成k個整數,同時構造一個寬度為k的直方圖。遍歷數據時,根據離散化后的值作為索引在直方圖中累積統計量,當遍歷一次數據后,直方圖累積了需要的統計量,然后根據直方圖的離散值,遍歷尋找最優的分割點。
(2)帶深度限制的Leaf-wise的葉子生長策略
Level-wise過一次數據可以同時分裂同一層的葉子,容易進行多線程優化,也好控制模型復雜度,不容易過擬合。但實際上Level-wise是一種低效算法,因為它不加區分的對待同一層的葉子,帶來了很多沒必要的開銷,因為實際上很多葉子的分裂增益較低,沒必要進行搜索和分裂。
Leaf-wise則是一種更為高效的策略:每次從當前所有葉子中,找到分裂增益最大的一個葉子,然后分裂,如此循環。因此同Level-wise相比,在分裂次數相同的情況下,Leaf-wise可以降低更多的誤差,得到更好的精度。
Leaf-wise的缺點:可能會長出比較深的決策樹,產生過擬合。因此LightGBM在Leaf-wise之上增加了一個最大深度限制,在保證高效率的同時防止過擬合。
二、LightGBM參數
LightGBM參數包括:核心參數,學習控制參數,IO參數,目標參數,度量參數,網絡參數,GPU參數,模型參數,這里常修改的便是核心參數,學習控制參數,度量參數等。
所有的參數含義,參考:http://lightgbm.apachecn.org/cn/latest/Parameters.html
調參過程:
- num_leaves
- LightGBM使用的是leaf-wise的算法,因此在調節樹的復雜程度時,使用的是num_leaves而不是max_depth。
- 大致換算關系:numleaves=2(maxdepth)num_leaves = 2^(max_depth)numl?eaves=2(maxd?epth)
- 樣本分布非平衡數據集:可以param[‘is_unbalance’]=’true’
- Bagging參數:bagging_fraction+bagging_freq(必須同時設置)、feature_fraction
- min_data_in_leaf、min_sum_hessian_in_leaf
三、lightGBM實現
# -*- coding: utf-8 -*- import pickle import lightgbm as lgb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GridSearchCV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precision_score, recall_score, f1_scorefp = open('./features/data_tfidf_train.pkl', 'rb') x_train,y_train = pickle.load(fp)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_train, y_train, test_size=0.3, random_state=2019)print('Start training...') # 創建模型,訓練模型 estimator=lgb.sklearn.LGBMClassifier(num_leaves=31,learning_rate=0.05,n_estimators=20) estimator.fit(x_train,y_train) print('Start predicting...') y_pred = estimator.predict(x_test) # 模型評估 print('The rmse of prediction is:', mean_squared_error(y_test, y_pred) ** 0.5) #f1_score label = [] for i in range(1, 20):label.append(i) f1 = f1_score(y_test, y_pred, labels=label, average='micro') print('The F1 Score of lightgbm classifier: ' + str("%.2f" % f1))輸出結果
Start training... Start predicting... The rmse of prediction is: 5.1609562285 The F1 Score of lightgbm classifier: 0.59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数据竞赛】“达观杯”文本智能处理挑战赛5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
- 下一篇: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