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 币别设置
?
SAP一貫號稱其產品國際普遍適用性強,適合各種會計準則和多貨幣記帳,在貨幣處理上下足了工夫, SAP預置了多種貨幣類型,見上圖(Tcode:OMX6),常見的貨幣類型有:
00: 憑證貨幣,也叫記帳貨幣,SAP系統中1個憑證有且只能有1個記帳貨幣。
10: 公司代碼貨幣,即本位幣(第1本位幣),也叫FI貨幣,SAP還允許設置另2個附加本位幣。
30: 集團貨幣,通常是集團所在地國家幣種(也可直接設置為如USD這樣的硬通貨),通常也作為控制范圍貨幣。
A0: 財務管理范圍貨幣,或稱為預算貨幣。
B0: 經營范圍貨幣,獲利分析貨幣。
(2).公司代碼貨幣和控制范圍貨幣(FI貨幣和CO貨幣):
使用多數國內管理軟件,通常不大會涉及貨幣的選擇問題,舉個實例,假設國內某公司(本位幣為RMB,公司代碼9000)同時在境外擁有2家子公司,子公司代碼B設置香港(本位幣為HKD,公司代碼9001),子公司代碼C處在美國(本位幣為USD,公司代碼9005),使用單機版的國內財務軟件,不存在所謂的控制范圍貨幣(CO貨幣),貨幣設置毫無懸念, SAP則從組織架構、業務處理和數據存儲上就區分出財務和管理模塊,對外法定報表和內部管理報表詳加考慮,也迎合了大型的跨地域的集團性公司的需求。
SAP的FI和CO模塊分別對應到財務會計和成本管理,組織架構上,一個控制范圍(CO基本組織架構)可以包含多個公司代碼(FI會計核算最小單元),組織架構上兩者發生聯系;FI實際過帳時,建立了初級成本要素(成本要素可理解為CO科目)的損益科目將同時自動過帳到CO模塊,形成CO實際值,FI和CO業務上發生聯系。當然,除此以外,CO還保存有統計、計劃和預算數據。
現在,來探討SAP控制范圍貨幣的設置,通常的做法有2種:
單一控制范圍:
一是只設置1個控制范圍,控制范圍貨幣設置為RMB,在本例中,將ABC 3個公司代碼全部分配到該控制范圍。
例1:
現在,公司代碼9005(本位幣USD)2009/01(當期匯率6.7)和2009/02(當期匯率6.6)分別發生10,000USD差旅費(67000RMB)和10,000 USD差旅費(66000RMB), 使用Tcode:S_ALR_87013611默認只能看到控制范圍貨幣RMB金額,SAP允許用戶使用貨幣折算,如2009/03月(當期匯率6.5)需查看2009/01-02的累計發生額,使用貨幣轉換將控制范圍貨幣RMB轉換為USD,你只能看到的轉換后的USD金額為(66000+67000)/6.5=20,461.54USD,顯然這不是所要的結果,因為實際累計發生的差旅費僅為20,000USD。
?
*如上圖,選擇菜單環境->選項->一般設置下的“專家方式”,就能對CO金額進行報表顯示貨幣轉換,選擇一包含整個控制范圍各公司代碼下的成本中心組就能看匯總的成本分析報表,當然會出現折算差異。
例1就是設置1個控制范圍的一大缺點(當然這有解決方法,稍后詳細介紹),簡單總結1下設置1個控制范圍的缺點:
(a).匯率和貨幣轉換引起的各種問題,關于匯率,曾有這么個問題,集中在一起的公司代碼A/B/C對USD/RMB的匯率同一期有不同的要求,SAP的匯率只能針對到憑證類型(OBA7定義憑證類型時已默認識使用平均匯率類型M),很難滿足此類要求。
(b).成本中心計劃(Tcode:KP06)默認只能使用控制范圍貨幣RMB。
(c).作業類型(Tcode:KP26)及其他計劃默認只能使用控制范圍貨幣RMB。
(d).使用默認報表查看成本費用類報表十分不方便。
(e).關閉CO期間(Tcode:OKP1)影響其他公司,同一控制范圍的集中服務器都有這個問題。
(f).CO相關權限控制方面不如分離的多個控制范圍靈活。
單一控制范圍的優點在于,很容易跨公司代碼進行費用分攤,如在珠三角地區,屬于在港注冊(本位幣HKD)卻在內地工作的港方人員的人工成本可以分攤到產品上(生產企業在內地注冊),如果存在此類業務,就不得不使用單一控制范圍,簡單總結單一控制范圍的優點:
(a).實現同一控制范圍下的跨公司代碼費用分攤。
(b).雖然在單個公司代碼層查看成本分析類報表不方便,但在總部(或母公司)層面查看各公司的匯總報表相對方便,無需切換控制范圍,當然也存在匯率轉換問題。
(c).相關增強接口比較容易控制。
多控制范圍:
通常根據區域或不同本位幣分別設置控制范圍,從CO角度,設置的多個控制范圍間很難進行業務交互,因為控制范圍是成本管理的基本單位,CO的各項業務交易都是基于控制范圍。對照單一控制范圍,簡單總結一下多控制范圍的優缺點:
優點:
(a).財務本位幣和成本控制范圍貨幣完全一致,不會出現匯率轉換差異問題。
?(b).由于控制范圍貨幣和本位幣一致,標準的CO報表直接就可使用。
?(c).分離的控制范圍權限管理方便,CO期間關閉不會互相影響。
缺點:
(a).集團境外公司的不同幣種越多,則建立的控制范圍越多。
(b).比如存在一套財務人馬處理不同公司的帳務,則需頻繁切換控制范圍。
????(c).無法直接進行不同控制范圍下的跨公司代碼費用分攤。
(3).附加本位幣和幣種數據存儲分析
?????單一還是多控制范圍?決定這個問題前研究一下SAP的數據存儲,其實很簡單,只要看看如下幾個表就可:
?BKPF/BSEG: 會計憑證主表
BSEG-WRBTR:憑證貨幣金額/記帳貨幣金額
BSEG-DMBTR:本位幣金額/法定報表金額
BSEG-DMBE2:第2本位幣金額
BSEG-DNBE3:第3本位幣金額
?COBK/COEP:成本憑證主表
?COEP-TWAER:交易貨幣幣別
COEP-WTGBTR:交易貨幣金額
COEP-OWAER:對象貨幣(成本對象貨幣幣別)
COEP-WOGBTR:對象貨幣金額
COEP-WKGBTR:成本控制范圍貨幣金額
例2:
?
如上圖,假設公司代碼9005(本位幣USD),屬于控制范圍9005(控制范圍貨幣RMB),某成本中心發生兩筆費用,1000USD勞務費和1000RMB咨詢費,則兩筆費用在CO數據(COEP表)如下存儲:
1000USD:TWAER交易貨幣USD, OWAER對象貨幣USD(即成本中心貨幣)
??????????WTGBTR交易貨幣金額1000USD,WOGBTR對象貨幣1000USD
WKGBTR成本控制范圍貨幣金額 6800RMB(匯率6.8)
1000RMB:TWAER交易貨幣RMB, OWAER對象貨幣USD(即成本中心貨幣)
??????????WTGBTR交易貨幣金額1000RMB,WOGBTR對象貨幣147.06USD
WKGBTR成本控制范圍貨幣金額 1000 RMB
*對象貨幣意思就是成本對象的貨幣,通常默認就是公司代碼貨幣,如某成本中心屬于某公司代碼,成本中心的對象貨幣就是該公司代碼的本位幣,同樣如果某實際內部訂單屬于某公司代碼,其對象貨幣也是該公司代碼對應的本位幣,現在,假設該內部訂單做某預算,該預算被多個不同本位幣的公司代碼耗用,則該訂單可以設置另外的對象貨幣,這種業務應該非常稀少,故幾乎可以認為對象貨幣就是公司代碼貨幣。
GLT0:舊總帳科目匯總表
TSL*:憑證幣科目匯總額
HSL*:本位幣科目匯總額
KSL*:集團貨幣科目匯總額(通常設集團貨幣為第1附加本位幣)
FAGLFLEXT:新總帳匯總表
??????TSL*:憑證幣科目匯總額
HSL*:本位幣科目匯總額
KSL*:集團貨幣科目匯總額
OSL*??第四貨幣(附加本位幣)科目匯總額
BCS報表的數據抽取:
?
如上圖,以成本中心的實際增量數據源0CO_OM_CCA_9為例,Tcode:RSA3測試例2的抽取結果如上,COEP表的2行根據不同的貨幣類型變成了3行, 結果和COEP表完全一致。其中貨幣類型20為成本控制范圍貨幣,還可以看到對象貨幣就是公司代碼貨幣10。也就是說,BW總是可隨時取到各種幣別的數據,在報表項目中,我們通常將報表分公司代碼層次和
總部/母公司/事業部層次,以美國的公司代碼9005的招待費為例,該公司各級部門主管可能需要看到本部門各員工發生的招待費用;對公司高層,則通常只需看到各部門的招待費匯總額就可,報表貨幣當然為USD,對于其母公司,則通常需要公司代碼9005經過外幣報表折算后的RMB報表進行法定合并,成本費用類報表通常并不折騰合并,貨幣統一為RMB后匯總一下瞧瞧,“國內管理主要依據報表”,報表不能出具麻煩就很大,當然,如果母公司領導感興趣,也可以下鉆追溯一下9005公司層次的USD報表看看也未尚不可,最好能追溯到ERP的原始數據,這是做數據倉庫的終極目標,實現很難!
*為什么Tcode:OKKP中設置30為成本控制范圍貨幣到此成了20呢?這樣理解,即使你OKKP設置10為控制范圍貨幣實際上最終還是會換成20,20是控制范圍的最終表示貨幣類型。
(4).單一還是多控制范圍
理解了前幾部分后,就可以根據實際業務決定使用單一還是多個控制范圍,技術上配置很簡單,OKKP在分配控制時間可選擇1(控制范圍和公司代碼相同)和2(跨公司成本核算),如下圖。
?
個人建議,如果境外公司不存在成本中心/作業計劃、復雜的生產成本結算和跨公司費用分攤,還是使用單一控制范圍為好,特別是境外的業務全部集中在一臺服務器上,或者我們需要往這臺集中服務器上載其他的財務系統數據,除非確實必要分開,將幾個雞蛋放在1個欄子中畢竟好照顧一點。
(5).彌補單一控制范圍的缺陷
?通過上面分析,從自開發報表和BW中,總是能取到實際所需貨幣類型的數據,再以USD公司代碼9005為例,假設其歸屬到單一控制范圍貨幣RMB。
(a).自開發的成本分析報表總能取成本對象貨幣值,9005公司代碼費用分析通常只要USD,如果想折算到RMB,FI層面可看附加本位幣,CO層次可看控制范圍貨幣。
(b).BW層的公司代碼報表當然也取10貨幣類型,到了總部層次,需要轉換RMB,只需要在例程中直接乘上報表匯率就可。
復制S_ALR_87013611顯示USD,如圖,選擇技術信息就能知道對應的報表名稱,
?
?或者,直接Tcode:GRR1建立成本中心報表,讓報表顯示對象貨幣金額就可,細節省略。
(6).SAP的購匯處理
SAP的憑證每次只能使用1個記帳貨幣,現在要使用美金購買歐元,如何處理?
解決方案:建立一中間銀行科目(注意Tcode:FS00設置科目貨幣為RMB)
??假設10000 USD購買6800歐元,操作如下:
??a. USD轉出, 憑證貨幣USD,假設系統中USD/RMB的平均匯率6.75。
?????Dr:??中間科目??10000 USD?????67500RMB
??????Cr:??USD存款???10000 USD????67500RMB???
?b. EURO元購入, 憑證貨幣EURO, SAP系統中EURO/RMB平均匯率10, 為了在本位幣層
???平衡中間科目,手工計算出EURO/RMB平均匯率為9.9264, 或者直接手工將RMB數改為67500元,參考分錄如下:
?????Dr:??EURO存款??6800歐元????67500RMB
??????Cr: 中間科目??6800歐元??????67500RMB
??期末外幣評估業務交易時不評估中間銀行科目,否則那10000USD和6800歐元根據評估匯率將總是存在匯兌差額,此特定的中間過渡科目實際上應作為表外科目。
總結
- 上一篇: SAP 供应商寄售业务的标准流程
- 下一篇: 致远OA的外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