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之个人杂想
雜想一:彎路,走過了嗎?
早先跟一個老師干活的那段時間,他總是把他所掌握的知識和經驗毫不保留的傳授給我們,而且經常和我們說,按照這個方法走,會少走不少的彎路.沒錯,在技術上,有很多弄不明白的地方他都會給我們以指點,讓我們把精力都投入到系統的設計中去而不是某功能具體要怎么實現.
后來,一次吃飯,我們老師對我們說起了彎路這個問題,另一個在席的老師聽完之后,小聲的補充了一句:”是的,現在確實少走了不少彎路,但是以后肯定都要找回來”.想一想似乎也是這樣,尤其是對于學生來說,很多細節趁現在是學生的時候不去想,不去鞏固基礎,以后要走的彎路,可能要比今天的還要大.
彎路是否應該走,看起來似乎很矛盾。
從學習效率和開發效率上來說,應該避免走彎路。但是,弊端是很多知識沒有從比較深的層次去理解,只是膚淺于表面,所以站在對知識的掌握深度上來看,彎路確實是需要走的。而正象上面老師說的那樣,趁現在走個小彎,不要以后走大彎。
當然不是要反駁或者否認那兩位老師的觀點,個人認為,有些問題,是需要自己來思考的,雖然寫程序的都知道“拿過來就用”這種面向對象的思維,即使拿過來了,也要想一想其內部到底是怎樣的,給自己一個思考的空間。
另根據我自己的經驗,有些東西,不走過彎路是不會真正理解的。
?
雜想二:翻身站起來直起腰
在學校的時候學弟學妹們經常有這樣的疑問,到底是學.net還是java,我一般都站在中間的角度上來回答。而有些自稱java派的高手們思想偏激的很有意思,說.net拖拽的方式太簡單了,完成不了太大的項目,java雖然沒有快捷的開發方式,但是其開源,可以做大項目。
我想在學校里十有八九都是這種答案,就算我帶過的學弟學妹,也會有這種自卑。
而我想.net的“太簡單”的開發,只有園子里的朋友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拿asp.net2.0來說,數據源+數據容器的這種開發很容易就可以在幾分鐘內完成一個小型解決方案,如果說這種結構,邏輯層和表現層的混合說成是.net無法做大項目的原因的話,確實可笑。同樣是面向對象的規則,而java的程序員似乎就不知道在.net下也可以分層次來做。
另外,提到做網頁似乎聯想到的就是微軟這套東西,而提到做軟件就聯想到java的那些東西,這是在學校的時候經常能感覺到的。同樣都是做網頁的(說的不好聽點),難道還有什么不同嗎?
都是一樣的,后來我一直和他們強調,既然你上了大學,那么學習知識就要更多的是其思想,而不是只單單的從表面上來實現就可以了,現在的大學先不要期望能給你什么,但是對于自己,要培養出一種能夠分析問題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怎么培養,書上沒有,老師不教,就要靠平時多聽,多看,多想。
最后對剛剛接觸.net的朋友說句話:你們很棒,并且會更棒!
另對大學有疑問的朋友,我想引一位朋友在我隨筆中的回復:文憑可以掉價,但是人才永遠不會掉價。
?
雜想三:成熟
不敢說自己成熟,但是和身邊同齡同屆的那些朋友比,確實差很多,甚至可以說自己幼稚。不過,畢竟,人家都工作幾年了,社會上的經驗,要多的多。
有些事情,真的是在學校里無法想明白的,等到真正走向社會后,真正參加工作以后,慢慢的才會想明白。
以前看《紀曉嵐》的時候,總是無法理解為什么和珅和紀曉嵐都“三部戲”了,還斗不完,再加上以前的《劉羅鍋》,并且總要扶植不同的對立勢力,而且每次和珅出事以后乾隆的態度都不太讓觀眾滿意。
后來老總的話讓我明白了這個道理。好比是公司的一套解決方案,有IBM和微軟兩套方案可以選擇,我們不可能說全部只用微軟的或者是IBM的,而是采取一個折中的方案,這樣公司的合作伙伴:IBM和微軟,才有可能不斷的與你聯系,詢問使用的情況,因為他們還要推薦另一半產品給公司。而如果只用一個合作伙伴的產品的話,那么公司相對來說就會變的被動,合作伙伴能推銷給你的產品都推銷完了,基于這種利益驅動原理,在使用的過程中如果公司有疑問,恐怕就不會得到先前那樣的“熱情”服務了。
另本周與樓下的一個讀研二的朋友無意間討論到了“智商”這個話題。從這個話題中似乎能感覺到,在一個還在學校里的朋友,還是在堅信著人與人之間的“智商”是沒有差異的,關鍵是看是否努力,是否有信心做這件事。當然我只是強調人是人的智商肯定是有差異的,而并沒有否認“努力”與“信心”兩個概念。拋開社會競爭的殘酷和無情以及更多的不可知因素,就先“天下無賊”一下吧。
還有本周園子里的一個傳說中的難得一見的“打架貼”,涉及到的人,他們的隨筆我都曾關注過,兩人“對峙”的態度,看過的朋友都應該有印象。在此一提,希望園子里的其它朋友之間不要再發生其類似的事件。話有好幾種說法,說之前完全可以選擇一種更好的方法表達出來。
?
雜想四:總結,規劃
盡管我知道我的文筆不好,但是已經習慣寫隨筆,一年前不是這樣。基于今天的受益,我鼓勵我身邊更多的朋友加入博客園來寫隨筆,總結自己學到的知識。現在學技術,不應該是以一種封閉的形式來學,而是應該經常和別人交流,樂于幫助別人。
把自己所學到的東西,或者自己的經驗寫出來,分享出來,對自己是一個總結,知識,你有你表達清楚了,別人看懂了,那么才證明自己真正掌握了。在這個過程中,你也可以參考別人的經驗和筆記,學到更多的知識,別人看你的隨筆過程中,可以幫你指正錯誤,或者提供一種更好的解決方案,而你也可以參與到別人的討論中發表自己的觀點。這就是一個交流的過程。
而且,如果不想做一輩子 coding的話,那就多做總結吧。寫出來,也是一種鍛煉的過程。
我是長春人,并且今年畢業工作在長春,原因就是想堅持微軟技術這條線路,感謝公司人事部的經理,使我對上了這個縫。同時也感謝公司的老總,給我很多鍛煉和學習的機會。同時我也看到,長春的.net環境和學習氛圍不是很好,目前正打算在年底與.net長春俱樂部的管理員策劃一下相關的活動。這個是我業余時間想做的事情之一。
?
最后,還是那句話,希望能幫助更多的朋友接觸微軟的技術,在迷茫的過程中走出一條路。
另外,最近發現很多團隊都沒有更新了,大家最近都很忙嗎?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aspnetx/archive/2006/08/26/486883.html
總結
- 上一篇: 初级,用powerdesigner生成的
- 下一篇: [转载]SQL Server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