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nux基本知识
Linux基本常識:Linux最早開發者是芬蘭郝爾辛基大學的Linux? Torvalds在受Minux的啟發并在此基礎上開發出的0.0.1版本,是一種類Unix。經過改良后在1991年10月份完成看0.0.2版本的Linux并在網上公布,使其初為自由開源的軟件,這個完全遵守了GNU的GPL規則。在1994年Linux公布了具有里程碑的Linux 1.0.0版本,這是一個完備的操作系統,具有以下特點:1、穩定高效,真正的多用戶多任務,2、占用很少的硬件資源,3、系統安全性比較高。目前最新的內核穩定版本是Linux 2.6.27。由于內核只是負責控制硬件設備,文件系統,以及處理應用程序的進程調度,在系統調用過程中應用程序可以和系統之間直接發起進程調度,但是效率過低,所以在此過程中是需要大量的應用編程接口(API)來完成應用程序和內核之間的溝通,其中有兩種方式system call和庫文件。這些文件就是包裝Linux的內核來實現內核和應用程序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實現完整的操作系統。API的庫文件遵循POSIX規范,這樣提高了可移植性,縮短了編程人員的時間,實現了兩個系統可以使用同一個軟件,雖然實現過程不同,但是結果相同。目前全世界法相的Linux套件種類比較多,其中最著名的是Red Hat,Slackware,Debian,SuSE,Mandarke以及中國的紅旗。下面簡單的介紹各個發行版本的特點:
Red Hat是目前最為流行的Linux發行版的套件,在Red Hat Linux 9.0之后分為兩個系列:以服務為主的是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RHEL)和以個人桌面用戶的Fedora Core。
Debian是截止目前最為遵循GNU規范的Linux系統,目前有3個版本:unstable是最新的測試版本適用于桌面用戶,testing是unstable的改進版,相對來說比較穩定,stable是這三個來說是最安全最穩定的
Slackware是歷史最為悠久的Linux發行套件。SuSE有自主開發的軟件包管理工具。紅旗Linux主要是針對用中國的用戶,其主要分為桌面版本和服務器版本的,提供了良好的中文支持環境。
Linux的用戶接口分為圖形用戶接口(GUI)和命令行接口(GLI),目前GUI主要包括兩種環境分別是KDE和Gnome(Red Hat默認的),另外一種不經常用的是Xface.命令行接口(GLI)目前最常用的是bash,csh,bsh,ksh,zsh等。Shell是圖形用戶接口和命令行接口,其中支持命令行補齊和路徑補齊,命令行補齊是Shell查找系統文件/bin和/sbin等。其中使用命令:echo$PATH可以查看這些文件的路徑。路徑補齊中最主要是明白相對路徑和絕對路徑。其中的區別最主要是在查找開始不一樣,一個是在當前的路徑開始,一個是在最上層開始即根(/)。命令補全的快捷鍵是Tab和按兩次Esc。如果沒有在重復上述動作*2就可以顯示滿足輸入字符條件的文件名或者目錄名。另外,在Linuxbash中注意!的應用,!!執行最近一次命令,!N執行第N次命令,!***執行距離最后一次最近以***開頭字符的命令,!-N執行倒數第N次命令,!?***執行距離最后一次最近包含***字符的命令,esc . 分別按或者alt和.兩個一起按,是重復上次命令的最后的一個參數。(差命令執行的歷史history,默認最多查詢最近500條)。
Linux默認啟動一個圖形終端和6個虛擬終端,其中切換到虛擬終端的快捷鍵是Ctrl+Shift+F(1-6),切換到圖形終端的快捷鍵是Ctrl+Shift+F7,在切換到圖形終端的過程中必須是之前啟動過圖形終端,否則需要輸入startx $才能啟動。在圖形終端中也可以打開模擬終端,其中快捷方式有Ctrl+Shift+t(新建選項卡),Ctrl+Shift+pgup/pgdn(在選項卡之間切換),Ctrl+Shift+c/v(復制和粘貼),hift+pgup/pgdn(終端中的翻屏)。
關機命令:shutdown –h now;halt;init 0;power off;重啟的命令:reboot;init 6;shutdown –r now.
在Linux中有這樣的法則一切皆文件,把配置信息存放在文本文件中,有大量的體積較小,功能單一的程序組成,并組合這些程序完成一項復雜的任務。盡可能的避免和用戶交互。因此一般文件類型分為普通文件(f),目錄文件(d),符號鏈接文件(l),符號設備文件(c),塊設備文件(b),命名管道文件(p)socket(套接字)文件(s)等。一般文件的權限為三種讀(r)寫(w)執行(x),這三項權限用二進制換算分別對應的十進制數字是4,2,1。
在Linux中不像windows中需要把磁盤分區,里面的文件都是樹形結構的,一般Linux中最主要的目錄結構分別是:
1、/bin存放所有用戶和管理員的可執行文件,即命令或者程序文件,
2、/sbin只有管理員才可以執行的命令或者程序文件,
3、/boot系統啟動時所需要的文件,單獨分區大小10M,
4、/dev設備文件包括字符設備和塊設備,設備文件。字符設備是限性讀寫,如鍵盤,塊設備是以單位讀取數據的設備,如硬盤,光盤等。
5、/etc配置文件的存放位置,
6、/home家目錄的集中位置,普通用戶:/home/username不可以相互訪問。
7、/lib即library庫文件的存放位置,都是可執行的文件。
8、/media;/mnt是兩個掛載點,掛在額外存儲設備的專用目錄。前者是掛載便攜式的設備,后者是掛載硬盤等。
9、/misc雜項名目錄,
10、/proc偽文件系統,內部文件目錄不再磁盤上是在內存中,是用戶和內核交互的借口和運行程序相關。
11、/root管理員root用戶的主目錄。
12、/srv即service和服務相關,但和用戶無關的數據文件的存放位置。
13、/sys偽文件系統,內核在2.6之后才有。其中包含硬件設備信息,內核和文件系統等信息。
14、/tmp即temporary臨時文件,所有用戶產生的臨時文件的存放位置。
15、/usr與系統相關的額外文件信息的存放位置,但與系統啟動相關性不大。其中/var/log存放的日志文件。/var/run存放的是進程文件。文件名最長255個字符,嚴格區分大小寫,除回車外其他都可以為文件名。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hhwong/569726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一)Linux基本知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extern的关键字用法(C# 参考)
- 下一篇: 从权限管理看互联网产品的盈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