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加班那点事儿
? ? ?做互聯網的人不加班?說出去沒有人信吧。之前有個好朋友發了一條關于加班的微博,居然引來數千條轉發和評論,有正面,有負面,我們也來議一議吧。
為什么加班?
1.大家都在,我不好意思走
很多互聯網公司確實有這種加班文化,我覺得不好。其實大部分人都是沒事情的,結果你看我,我看你,誰都不敢走,干嗎呢?羊群效應啊!我自己的經驗就是:在自己不知道為什么的時候,“從眾”也許能規避風險,但一定會降低自己的智商!
2.希望老板看見我很努力,很累
我剛工作的時候一直是這個心理,還曾經寫過VBA腳本,每天半夜**給老板發郵件,回郵件,現在想來真的是很幼稚。工作的投入程度確實是敬業精神很重要的指標,但長時間工作只是過程,更重要的是結果!結果是什么?就是工作細節的觀察,對工作關鍵點的熟悉程度,最后的思考與策略。隨著市場的開放,競爭的激烈,越來越的創業小公司沒有能力“贍養”員工,他們要的是“功勞”而不是“苦勞”,這股強大的革命力量也會反制一向以福利見長的大公司。所以別人看見我是不是加班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團隊有了我,到底有什么不同”?
3.我被要求的
很多公司不希望看到6點后空空如也的辦公室,不希望看到雙休日沒有人來公司上班。我以前覺得這是資本家的剝削理念在作祟,自從帶領團隊后,我發現其實不是的,而是缺乏管理自信!我們覺得自己的員工不像別的公司那樣拼命,我們會落后,我們覺得自己掌控不了團隊,團隊的作戰能力不行,等等。但好的產品確實是拼出來的,讓員工發自內心地燃燒**才是最重要的,但這需要管理智慧,更需要管理者自己的**!
什么時候該加班?
1.在公司學習
對自己負責,利用工作之余學習充電,自己研究。公司是個相對嚴肅的環境,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千萬不要說我假,這個道理是很好理解的。就如同我們大學時候為什么不在寢室自習,都要跑到自習室去一樣。除了少部分是人為了泡妞,大部分人真的是去尋找一個安靜,單一,且嚴肅的環境。
2.沒做完分內事的時候
這就不用多說了。但又有人說,老板總是不斷給我新的事情,故意讓我忙不完。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但事后我發現,我們并不能偏執地這么看上司。不變的工作時間,更多地工作,其實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效率要求。是不是因為這樣的壓力,我們才學會了時間管理,學會了to do list,才學會了拒絕,才學會了各種“無影手”的快捷鍵操作?是不是因為這樣的壓力,我們才學會了“說NO”,才學會了改進方法,才學會了分權和用人?正能量地看這件事,收獲正能量!
3.為了夢想!
我一直堅信,看一個人是否有成就,就看他8小時工作之外的在干什么。我還沒見過一個NB的產品是只利用8小時的工作時間做出來的,我還沒見過一家創業公司是朝九晚五然后做得很棒的。也許有人說,這跟我之前說的很矛盾,但是我明白,這不矛盾,這種狀態很難找,也很少有人會懂,這就是為什么大部分人會庸庸碌碌,只有少部分人會脫穎而出的原因。如果有一份工作,可以讓我們忘了時間,忘了崗位職責,忘了報酬,那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人總會為一些事情瘋狂,什么是瘋狂?就是忘了一切規則,那么加班是什么呢?浮云而已。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