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问我怎么设计100层大楼的电梯按键,我......
PMCAFF(www.pmcaff.com):互聯(lián)網產品社區(qū),是百度,騰訊,阿里等產品經理的學習交流平臺。定期出品深度產品觀察,互聯(lián)產品研究首選。
外包大師(www.waibaodashi.com):要外包,找大師。PMCAFF旗下高質量互聯(lián)網外包解決方案提供商。外包大師服務號:waibaodashi365
編者按:
不管是什么樣的崗位,面試過程中的開放性問題是最令求職者頭疼的,產品圈也不例外,除了正常的簡歷、行業(yè)知識的問題以外,這類開放性的問題沒有固定答案,表面上和產品不相關問題的意圖都是在考察求職是否具備產品感,具體就是基本的需求理解與分析和系統(tǒng)設計能力等等。
PMACFF社區(qū)里有這樣一個問題「面試時被問怎么設計100層大樓的電梯按鍵怎么辦?」面對這樣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有人從C端的使用環(huán)節(jié)來分析問題場景,也有人關注大樓的用途和不同樓層的需求,提出了運力問題,我們選取了幾個精彩的答案分享給你。除此之外你在面試經歷中還遇到過哪些有趣的開放性問題?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交流。
脫離按鍵本身,聚焦大樓運力系統(tǒng)的設計
作者:neillu
1、需求分析
產品:100層大樓的電梯按鍵
用戶:使用電梯的大樓用戶
目的:更快、更好、更安全的使用電梯
我們注意到100層大樓肯定是一個功能綜合的大樓,通過對比當前國內的100層及以上建筑,其實都是有固定區(qū)域規(guī)劃的,不會隨便更改大樓區(qū)域功能,在這里舉例說明:1-5層商場,6-80層辦公區(qū),81-90層酒店,91-100層觀光娛樂設施。
這里其實是以不同類型用戶聚集的樓層,但是各功能區(qū)又彼此關聯(lián)的,例如商場顧客可能會到頂層觀光,辦公區(qū)域白領可能到酒店休息,所以我們的系統(tǒng)其實是一個模塊分拆但又有一定耦合度的系統(tǒng)。
這里就涉及到一個問題,用戶想要更快的馬車,難道我們不去做一輛更好的汽車。所以我在這里傾向于不關注電梯按鍵本身,而是更快更好地設計大樓運力系統(tǒng)。
2、系統(tǒng)設計
首先通過需求分析后,我們知道了大樓的各個功能區(qū)域以及可預測的日常人流量,包括每個區(qū)域的固定流量以及串區(qū)流量,另外還有預測的高峰時段的人流量。
下面我們就可以開始設計系統(tǒng),系統(tǒng)要包含基本的可靠性、易用性、擴展性等。
根據以上調研的數據,為不同樓層設計不等量的電梯,但是所有電梯都是包含全部樓層按鍵的。例如1部全樓層通用電梯,2部商場電梯,10部辦公電梯,3部酒店電梯,3部觀光電梯。通過程序控制不同樓層不同時間段的可用按鍵。這樣就做到了擴展性。
使用不同區(qū)域顏色聚合不同功能區(qū)域的樓層按鍵,以及可用電梯指示燈,做到易用性。
3、優(yōu)化迭代
通過分析電梯使用過程中的問題,做用戶調研以及日常運力擁堵情況分析,合理調整樓層按鍵控制程序,最終實現通過對實時運力承載的變化分析,動態(tài)調整電梯可用按鍵。
模仿城市交通規(guī)劃的方法來設計電梯
作者:牛黃解毒丸
不知道大廈的設計用途是什么,那就先假設這是巨人集團新造的綜合寫字樓吧。
如果大樓使用普通電梯,100層樓的電梯在極端情況下(上下班,飯點)單趟運行有可能停靠99次,假設每層停留加運行時間為30秒,單趟運行時間為50分鐘,苦逼的上班族寧可選擇原地爆炸螺旋升天。
很多高層建筑采用單雙號的方式限制停靠次數,運用在100層樓中,極端情況下停靠數量減少到49次,單趟運行時間25分鐘,雖然變快了,但是仍然很操蛋。而且缺點是單數樓層與雙數樓層之間沒辦法直達, 需要走樓梯。
好了那索性造它99部電梯,每梯都是直達,分分鐘到目的樓層,但是每層占地990平米的電梯間直接把樓撐炸。而且還沒法進行樓層間運行。
可以看到電梯中途停靠次數直接影響電梯效率,同時也要盡可能控制電梯數量節(jié)省空間。想想平時坐公交,坐地鐵,其實100層樓的容量,儼然已是一個小型街區(qū),這里的電梯設計問題基本屬于城市交通規(guī)劃的問題了。
那么我就模仿城市交通規(guī)劃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在臺灣做交換生時經常坐兩種火車,區(qū)間車和大站車,大站車跨站運行,用于城際交通,區(qū)間車只在兩站之間運行,用于城內交通,臺灣的鐵路就是繞島一圈環(huán)線,所以兩類車使用的是同一個軌道與站臺,這類交通缺點是需要換車,但優(yōu)點是極佳的平衡了運行效率和停靠精準度,換句話說就是停的站盡可能的少,停的位置離你的目的地盡可能的近。
以此思路開始設計電梯
1、設計方案
大站梯配合區(qū)間梯
大站梯,停靠1,10,20,30.....80,90,100共10站。
區(qū)間梯,每部電梯只在兩個大站之間運行停靠,也是10站。
然后來假設極端情況,假設用戶在上班高峰時要去糾結的96層上班,首先坐大站梯,到100層,最多停靠10次,然后轉區(qū)間梯向下,停靠4次,9+4=13,極端狀態(tài)是停靠13次,加上中途等梯2分鐘,耗時在10分鐘以內。勉強可以接受了!同理,哪怕面試官嘴抖說成了1000層,同方案改改轉三次電梯,9+4+4=17次,照樣可以接受。
2、繼續(xù)優(yōu)化
實際上由于區(qū)間梯的存在,同樣是去96樓,從90樓出發(fā)向上6層和從100樓出發(fā)向下四層對于用戶來講沒有多大區(qū)別,那么大站梯也可以用單雙號來進一步減少停靠次數提高效率。
極端情況下去最糾結的96層的停靠次數變成了做雙數梯到100層5+4=9,或者做單數梯到90層5+6=11,簡直就是完美!
為綠色環(huán)保無污染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公司定制的優(yōu)化方案:
大站梯。分單雙號停1,10,20,30......80,90,100共10站。
走樓梯。每個員工早上上班坐完大站梯后實際最多只需再上下5層樓梯就可以到達目的樓層,簡單高效又能鍛煉身體。
算算省下多少錢,每10層2部區(qū)間梯,每部80萬,一共80*2*10=1600萬;每梯每層占地10㎡,地價是3萬每㎡,10*2*3*100=6000萬。不算運行維護成本,直接省下7600萬。四舍五入一個億啊!拿去給員工發(fā)獎金啊!天天跑樓梯能跑嗨起來!
依靠分層停解決超高樓層的電梯問題
作者:王坤元
這道題目表面上是讓面試者設計大樓電梯按鍵,實際上這是讓面試者對大樓的運力調度系統(tǒng)進行分析設計。
一個100層的大樓,我認為是作為娛樂的綜合性大樓的可能性不大,一來是高峰期的運力調度問題受限,二來開發(fā)成本也太高,所以我認為這棟樓應該是一棟辦公寫字樓或電視塔一樣的觀光樓。
其次,電梯數量,這個問題如果你問面試官,無疑不會增加面試官對你的好感,因為這個本身也是包含在問題內的,如果面試說,只有1個,你怎么設計?這種高樓層的電梯數量絕對不會少于6個,甚至10個都有可能,因此我在這里假設,我們的電梯只有6個。
從目前我坐過的電梯來看,應對這種超高樓層的辦法有一種是分層停的方案比較多,也就是:
1,2號電梯停尾數1,4,7的樓層
3,4號電梯停尾數2,5,8,0的樓層
5,6號電梯停尾數3,6,9的樓層
每個電梯上方顯眼處標識出電梯的運行范圍比如“尾數為1,4,7的樓層”。
這樣設計的好處有幾點,
減少電梯停靠次數:更快
減少電梯內的按鍵數:更清晰
電梯平均運行速度增快:更高效
而且你想,用戶假如在2樓,無論他是想去97,98,99,還是100樓,最多都只需要走一層樓就可以乘坐電梯,這樣既利用的人本身在短距離活動中的靈活性,也變相極大增加了電梯的運行效率。
至于電梯的按鍵設計。不論27個按鈕和36個按鈕,一般的電梯內都能夠輕易覆蓋,這里考慮到用戶進入電梯內時已經知道想去的樓層并且知道電梯的運行范圍了,因此不需要特殊的標識。況且因為這是寫字樓,訪客也較少,因此有必要保護部分樓層的隱私,就不必把功能標識出了。
但是參考到特殊人群如:殘疾人、侏儒、小孩等。我認為電梯按鍵的設計可以在電梯內兩邊分別布置,一邊是正前方基本位置,一邊是左邊靠下位置,以方便殘疾人使用。
如果有8個電梯的話,再增加倆,一個不限制樓層,用來內部工作人員運輸,一個傳送梯,負責上下3層樓的傳送,這樣用戶走路上一層樓梯的事兒也省了。
本文由PMCAFF產品社區(qū)(www.pmcaff.com)原創(chuàng)發(fā)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近期優(yōu)質活動推薦
公眾號回復「滴滴」即可報名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5000個成熟解決方案
中高端求職 & 招聘,PMCAFF人才服務最懂你
=> alice.zhang@pmcaff.com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面试官问我怎么设计100层大楼的电梯按键,我......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非名企非名校,我是如何入职顶级互联网公司
- 下一篇: 产品经理如何走出被运营牵着鼻子走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