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国际电商业务总经理赵程:电商人才的心路旅程
嘉賓介紹
趙程,小米國際電商業務總經理,15年互聯網工作經驗,10年產品相關經驗,13年電商相關經驗,2012年加入小米至今,從國內業務線做到國際業務線,國際業務從無到有,開拓多個海外市場,業務范圍涉及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
擅長領域:產品領域,電商領域,國際電商貿易。
Q1.?針對不同國家文化與政策,中國品牌國際化的道路上需要作出哪些融合?會面臨哪些困難?業務模式會做出哪些調整?
從整體國策上來說,一帶一路是目前中國發展國策的核心,是經濟發展的方向。歷經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從做勞動密集型的代工廠的過程中學習高品質產品的加工技術和理念,伴隨著勞動力成本的逐步增加,勞動密集型的加工廠必然向更落后的國家比如東南亞、印度、非洲等國家和地區轉移,只看國內的消耗能力是無法滿足過剩的生產力的需求,為求生存,必然會有人開始在這個浪潮中開始中國品牌的路,伴隨著中國品牌逐步在中國立足做大做強,這些品牌必然走出中國,走向國際,成為讓中國人驕傲的國際品牌。
那么眾多中國品牌會面臨哪些問題和困難?
首先是“人才”,葛優說過現在是人才的時代,不管你有什么困難,究其根本還是人才的匱乏,一方面是中國企業中有國際工作經驗的人才短缺,另一方面在當地招聘方面一個在國際無名的中國企業也很難吸引能人加入,就算有能人加入,也會很難適應“中國式”管理模式和組織架構。可以這么說如果有足夠的人才的話,絕大部分其他困難都有解決方案
其次是地方的“法律法規”,中國是法制社會,而且可以肯定會逐漸走向成熟的法制社會,但是目前,老百姓,特別是現在中生代和老一代人民的相關法律意識還很單薄(從過馬路遵守紅綠燈就能看出來),在目前的中國,企業對法律法規的遵守和健全程度還是處于初級階段(從喬丹品牌的官司就能看出來)。而且在歐美發達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相當健全,如何在“健全”的法律法規下發揮出中國品牌、中國企業、中國生產、中國管理的優勢是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最后是要有“膽量”。 中國的很多領域其實已經是世界領先,如果你走出國門,哪怕是去歐洲一些發達國家,你甚至會發現在中國過去5年發生的事,歐洲正在發生。中國最近2年發生的事,會在歐洲未來3-5年發生。以前中國都是抄襲美國和世界上的先進的業務模式,比如社交媒體,微博,團購,電商等等。其實現在,我們已經走在了世界創新的前沿,我們要敢于把中國先進的東西拓展到海外去,敢于在國外做創新,我經常聽到一句話是,很多當地員工說,“這件事在我們這里,從來沒有人嘗試過,所以我們不要做”,但我想說如果人類文明中從來沒人做過的事就永遠不做的話,哪有現在的人類文明?如果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只做中國歷史上做過的事,中國人哪有今天的振興和富強!?中國企業如果只做別人做過的事,哪會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和小米這樣的公司,打破世界企業的壟斷成為國際品牌,成為一代中國人的驕傲?
Q2. 從無到有開拓新業務線,團隊怎樣制定KPI或OKR比較合理?
從無到有開拓業務線的時候一定要有創業精神,要真的把懸崖線放在自己的后腳跟上面,每一步不前進就會跌落萬丈深淵。試問哪個成功的創業公司一上來先制定KPI的?先活下來再說吧!凡是創業公司跟我談KPI的我一般轉身就走,必死無疑。
Q3. 國際業務團隊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首先是語言,最好是有當地語言和英語。其次是了解中國,最后才是了解國際業務
我說說為什么,語言自不必說,要和外國人談業務,英文沒有肯定不行。為什么先要了解中國然后才是了解國際業務呢?因為說到底,國際業務團隊,說明首先這是一家中國公司!至少是首先立足于中國的公司,可以理解為它有一顆中國心,他的國際業務線就像是這顆滾燙的中國心延展出的血脈一樣,如果你不懂那顆心,你只懂一些分支軀干是沒有意義的。
Q4. 現如今電商行業競爭非常激烈,未來三年電商的發展機會在哪?
我覺得電商是互聯網流量變現的最簡單而明確的方式之一,以至于各種階段的資本都沒有放棄對電商創新的追求,從C2C到B2C從購買實物到虛擬商品再到各種服務,從平臺型電商到品牌型,從垂直型到優選型,從團購到拼單,各種商業模式充斥著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每個重要時刻,而今天這種創新絕沒有走到盡頭,即使已經有阿里和京東兩大巨頭的存在,因為這塊蛋糕的絕對面積夠大,所以仍然有很好的發展空間,就算是夾縫里求一席之地也仍舊可以達到一個上市公司的標準。回到電商的本質,到底對效率的追求誰能真正做到極致,誰就能走的更遠,飛的更高
所以,雖然我承認電商是個苦差事,但仍舊值得去埋頭苦干,肯定會有回報的。
Q5. 獨立品牌電商網站與全品類電商平臺在設計和運營難度上有哪些不同?
獨立品牌電商網站區別于全品類電商平臺的最主要的不同是,它要承載和品牌的力度、維度、態度。
平臺類電商最關注和最需要做的是吸引力、黏著度、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用戶對平臺的信任,依賴和對平臺這個品牌的心智搭建。用戶是能一定程度分的清賣家、平臺、產品、品牌之間的關系。但獨立品牌電商網站這些基本交織在一切無法切割,從用戶搜索到最終使用產品的一整個完整的時間軸內,你必須都做到最好,才有可能形成品牌的心智搭建。
Q6. 新零售的本質是什么?
無所謂看好或者不看好新零售。其實所謂的新零售的本質就是對效率的不斷追求,其實人類對生產效率的追求從來沒有停止過,從石器時代到封建社會,從火器時代到機器時代,從工業革命到人工智能。
從商業模式上來說,在中國電商打敗了很多傳統零售行業,究其根本還是銷售渠道效率的提升,換句話說,如果有一種模式接近或者超越電商的渠道效率,那么也許有一天被打敗的就是電商這種商業模式。即使是在電商已經極大發展的今天,傳統零售行業死掉了嗎?其實并沒有,只是淘汰掉了效率不高的,比如20年前的動物園批發市場,到15年前的中關村海龍科技城,他們沒有在模式上創新優化,在效率上有本質的提升,所以他們被電商打敗從社會中逐漸淘汰。
總結一下,新零售行不行還是看自身進化的結果,如果全鏈條渠道優化到一定程度,效率足夠高,就一定會成為新的時代寵兒,反之就會逐漸銷聲匿跡。還有電商也好,傳統銷售渠道也罷,都不會甘于寂寞,會不斷提升自己的運營效率,就看誰能跑的更快,站的更穩了。
Q7. 相比十年前,如今對產品相關從業者的要求有何不同?
其實從能力上來說沒有什么本質的不同,但是我認為現在的產品經理更多元化,更細分化,這其實有好有壞,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的產品經理更容易在某個領域學習和進步的很快很深入,因為有現成的老師,有現成的規范,有現成的書籍。但反過來說,10年前的產品經理那種披荊斬棘的,在未知道路上探索的精神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那個時代產品經理創業的比比皆是,因為他們不知道疲倦,不知道害怕,不畏懼未知的領域,敢于創新。所以我建議3-5年左右的產品經理應該放棄一些導師,如果你真的熱愛這個崗位,熱愛這個行業,你應該在一個茫然未知的領域去嘗試突破自己,而且是自我發現去突破自己,而不是永遠走別人走過的路,吃過的菜,品過的湯。
在此,我祝愿每個產品經理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并帶給我們這個世界繽紛燦爛的光芒。
Q8. 有哪些給年輕人的建議?
其實我加入小米的時候就有9-10年的工作經驗了,在加入小米的時候我當時想就干2年就行了,因為太累太忙太辛苦了,可是一干就是7年。這期間我至少有5次想提離職,其中有4次是在前面6個月。我覺得我能留下來的核心原因有兩點,一個是小米的文化,在我逐漸了解、理解、認同小米文化的時候,我被這中間的魔力所吸引,阿黎曾經說過,小米的員工文化不是朋友,不是同事,是戰友關系,是可以100%把后背交給他的信任建立起來的關系。再有一個就是國際化的業務,這塊業務太神奇,對我來說就像一塊未知的大陸或者說是一片未被開采的金礦一樣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吸引著我努力前進探索。
給年輕人一些建議的話,首先就是堅持,如果說我這些年做對了一件事那就是堅持,堅持做好一件你堅信不疑認為對的事情,你就是一定程度的成功者。而現在的年輕人恰恰最缺乏這種氣質。
PMCAFF問答專場是一場與PMCAFF用戶互動的問答活動,我們每期都會邀請知名互聯網公司的一線產品從業者和咖友們共同交流,目前已成功舉辦過60+期,先后有來自騰訊、百度、阿里、360、小米、京東、去哪兒等大廠嘉賓入駐。
這個世界問題太多,我們需要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人。
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解決來自PMCAFF用戶在你的專業領域中,以不同的角度提出各類刁鉆問題,那么歡迎你參加PMCAFF問答專場。
活動申請可以添加工作人員微信溝通咨詢,加好友請備注:問答專場。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小米国际电商业务总经理赵程:电商人才的心路旅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前去哪儿产品总监白羽:做SaaS产品需要
- 下一篇: 前音悦台直播互动产品总监金鹏:直播产品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