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互联X联网副总冯兴臣:关于互农产品的一些思考
嘉賓介紹
馮興臣,現任農信互聯集團X聯網事業部副總經理,主要工作職責:產業互聯網研究、輸出產業互聯網解決方案、產業龍頭企業的商務對接、千萬級項目全流程管理、產業互聯網平臺搭建方案、產業投資與股權合作。
現就職農信互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農業互聯網獨角獸企業),歷任電商運營負責人、農信線下渠道負責人、集團市場部總監、X聯網事業部副總經理。
精通線下渠道搭建與標準化運營(助力傳統線下經銷商店鋪進行轉型升級,從以銷售盈利到服務盈利的模式轉變);
熟悉農業互聯網領域傳統客戶拉新策略(農業領域用戶如何快速上線,如何高效的做好會銷);
現主要研究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及傳統龍頭企業轉型升級解決方案(有十多個實際案例,涵蓋了畜牧養殖、種植、水產板塊、2C消費端、能源產業等,且多是千萬級收費項目)。
曾創業領域:學前教育、餐飲、電商、農業互聯網。
Q1. 從事產業互聯網的過程中,你踩過哪些坑?
1、認知上面,很多人看產業互聯網,還是從消費端的角度看的,按照原來的打法來進行市場開發,往往投入大,見效慢,有一種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首先要調整自己對產業互聯網的認知,主體是誰?重要的節點在哪?痛點有哪些?哪些是變量?搞清楚這些問題,再進行市場謀劃要好很多。
2、心理預期方面,產業互聯網不具備爆發性,一般在一個產業中,要想獲得很多的增長,需要很長的時間,不像消費互聯網,有個噱頭,可能就在短短一周內名揚四海,獲得千萬級的關注,產業互聯網是相對單一產業的,用戶也是這個產業中的人,數量級相對受限,要想在這個產業當中獲得快速增量,要有心理準備,要能耐住寂寞,要能縷清脈絡,找到連接點,向上下游延伸,貫穿產業上下游的過程就是獲取用戶的過程。
3、關于盈利模式,消費互聯網的盈利模式可以從廣告,流量等收費,產業互聯網更多的是增值服務收費,傳統產業收費是依靠生產銷售賺取差價,現在利用互聯網的手段可以讓收費方式更多樣,更容易接受。
Q2. 相比現在的互聯網,產業互聯網有什么優劣勢?
優劣勢談不上,因為屬于兩種類型的互聯網形式,互聯網只是工具,當下主要還是消費互聯網,2C的,改造的人的消費方式;產業互聯網更多的是2B的,改造的是生產企業,或者企業上下游的生產方式,經營方式,更多的是對企業的改變。
Q3. 產品經理應該如何理解產業互聯網?
可以從國家當前經常提及的供給側改革開始,供給側改革針對的就是B端,現階段每年非常大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應該也是產業互聯網的重要內容之一。
理解產業互聯網,需要分開看,什么是產業,什么是互聯網,再結合現在對互聯網的認識,如何用互聯網來改造產業中的問題,或者說如何重構產業中上下游的關系。
Q4. 產業互聯網的產品經理如何根據傳統行業結合互聯網+升級?
要了解產業,了解產業的上下游,摸清產業中的問題,找到產業鏈中的變量部分,舉個例子,豬產業中,存在變量的是養殖環節(上游是飼料提供,玉米加工等等,下游是屠宰運輸),恰恰養殖過程是把植物蛋白轉化為動物蛋白的過程,稱之為產生化學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至關重要,也是產業中的核心環節,那就要從核心環節入手,把養殖過程改革掉了,利用互聯網和現在的物聯網技術把養殖過程簡化,數據化,反過來利用數據累計,分析,反過來知道生產過程。這樣產業才是真的升級。
Q5. 投身產業互聯網的產品經理如何構筑自己的核心優勢與不可替代性?
第一個是大量看一些產業分析的書或者報告,培養自己如何快速了解一個產業的能力。
第二是要能在看產業的上下游時,發現關鍵環節
第三要能把互聯網這個工具,活學活用,不要拘泥。
第四,實踐,多寫一些關于產業互聯網的研究課件,通過自己的分析,來不斷思考和驗證。
Q6. 產業互聯網的發展現狀是否達到瓶頸?如果達到瓶頸該如何破局?
產業互聯網的發展現在處于一個非常初級的階段,雖然從2015年開始有聲音提及產業互聯網,但是直到2018年才真正再行業內有一些大佬或者BAT提出要向產業互聯網進軍,可以說2018年是產業互聯網發展的元年。(可參考騰訊關于產業互聯網白皮書,2018年發布)
Q7. “互聯網+現代農業”如何顛覆傳統農業?
互聯網+農業的發展,從2015年克強總理提出后,發展4年的時間,遠遠說不上是顛覆,只能說是改變,顛覆一個行業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意味著原來做的事情多是錯誤的,但是農業發展至今,幾千年的歷史,都是逐漸演變,逐漸進步的,雖然現在感覺農業跟互聯網很近,跟物聯網和ai技術很近,但是還不算顛覆,只是借助了現在新的通訊設備,軟件優勢,對原來的生產方式,過程,進行了數字化管理,現在這個階段還沒有真正的用數字反補給農業,并沒有非常大的效果,也沒有大面積的應用,不是缺少場景,不是缺少投入,是缺少時間,再過三到五年,我感覺變化更劇烈,前幾年是把生產數據線上化,后面更多考核的是如何把已經數據化的東西經過大數據測算和物聯網設備成本降低,5G普及,真正反哺到農業生產,提高生產的效率和食品安全。
Q8. 目前互聯網農業的發展難點是什么?
通信網絡4G在農村剛開始普及,費用還有待進一步降低,網絡提速有待提高;
物聯網的設備成本太高,且實際應用還需要一段時間驗證精準度;
土地的政策,小農戶、小散養戶,肯定會被集約化,規模化取代,統一化的土地管理制度發展速度如果太慢,也是制約互聯網對農業改革的一個阻力。
當地政府對農業的扶持力度。
Q9. 互聯網農業行業產業鏈上還有哪些點可以突破?
非常多,現在農業是國家非常重視的,很多有優勢產地的地區非常重視當地的農業產品品牌化。
現在可以在生產過程標準化,養殖方案標準化,種植過程標準化,投入品和產出品交易線上化,物聯網設備接入,數據分析等。
Q10. 互聯網產品經理該如何面對農業從業者?
首先,看所調研的行業,農業板塊也有細分,看看是畜牧板塊的豬牛羊,還是水產板塊,還是種植板塊的大田、水果等等。
第二要看細分行業內的從業者是誰,從產業的上下游來看,產品的使用者是誰
第三,想清楚,別人為什么要用,對他有什么好處
第四,用問題列表和樣本,去收集好,再分析,找到共同需求點
第五,小建議考察一個行業,要足夠接地氣,如果是種植板塊,至少要到田間去待上1周以上時間,往往你所想了解的需求,就在不經意間的跟農業從業者的溝通中獲得啟發。
Q11. 與農業相關的互聯網公司如何快速獲取用戶?農民也趨向于年輕化,怎么能快速找到這類用戶?
與農業相關的互聯網企業越來越多,都想獲得更多用戶,關鍵是你的用戶是否會真正使用你的產品。人不難找,難的是你要給他一個使用的理由。
方法比較多,列舉幾類供參考:
如果是想獲得種植戶或者養殖戶,可以從行業大V著手,有很多細分領域也有大V,他們的粉絲群就是你很好的渠道之一,第二是可以通過行業內的經銷商(服務商),聯合足夠多的經銷商,能幫你更快速的獲得用戶。
如果你想獲得企業用戶:行業展會、行業論壇等是比較快速的方式。
也可以用一些H5的方式,但是只能起到促進和輔助作用吧,
最后小建議:要是做線上活動,盡量簡單,不要太多現在流行詞匯,他們不一定懂你的梗。
Q12. “互聯網+”農業產品的商業模式可以有哪些?
現階段大家關注的更多的是安全,農業產品想商業變現,首先是要有品牌,其次是故事,但是根本是安全。其他的方式有很多,看你怎么把安全這件事很好的講出來,大家都說褚橙、溜達雞等等,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也可以參考。
也可以別出心裁一些,從標準化;從稀缺性;從可追溯來入手。
重點還是做實,如果只是噱頭,那不會長久。
PMCAFF問答專場是一場與PMCAFF用戶互動的問答活動,我們每期都會邀請知名互聯網公司的一線產品從業者和咖友們共同交流,目前已成功舉辦過60+期,先后有來自騰訊、百度、阿里、360、小米、京東、去哪兒等大廠嘉賓入駐。
這個世界問題太多,我們需要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人。
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解決來自PMCAFF用戶在你的專業領域中,以不同的角度提出各類刁鉆問題,那么歡迎你參加PMCAFF問答專場。
活動申請可以添加工作人員微信溝通咨詢,加好友請備注:問答專場。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农信互联X联网副总冯兴臣:关于互农产品的一些思考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万字长文重新解剖产品经理(内含大量图片)
- 下一篇: 人不会一直寂寞,匿名社交也不会一直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