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书单:优秀的产品经理们都在读什么?
春節長假不遠了,給大家推薦幾本書。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在我個人成長過程中,有過很多榜樣,其中一些是優秀的產品經理,如張小龍、俞軍、王興等等,通過閱讀他們的作品,瀏覽與他們相關的資料,我學習到很多,也看到了自身的諸多不足,并以他們為標桿引導和鞭策自己。
?
從這些優秀的產品經理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們同樣有著自己的榜樣和標桿,也會反復閱讀那些影響和塑造了他們價值觀、理念的書籍。有段時間,我特別喜歡收集這些產品經理的書單,然后順著他們的閱讀去思考學習。這篇文章就是對之前收集書單的整理,并從中篩選出最常被推薦的書籍,分享給大家。
?
在分享書單前,首先要正名幾個問題。
一是本文提到的“優秀的產品經理”,除了不言自明的史蒂夫·喬布斯、張小龍、俞軍,還有中國互聯網代表性公司——三大門戶(新浪、搜狐、網易)、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TMD(頭條、美團、滴滴)的產品經理們:
包括搜狗的王小川,網易的丁磊、王詩沐,騰訊的馬化騰,頭條的張一鳴,美團的王興、王慧文,另外還有沒在上述范圍的雷軍、周鴻祎,一共12人。
有些優秀的產品經理,比如求伯君、傅盛等,未被納入上述名單,主要因為沒找到他們的書單。
?
二是書籍的出處,本次推薦的書籍均有明確出處,一些找不到出處,或者找得到出處,但只是被產品經理提及、未做明確推薦的書籍,均被剔除。例如,廣為流傳的張小龍書單中,有本《女人的起源》,但張小龍只是在飯否中引用了書中一句話,并未對其明確推薦。
?
三是本文推薦的書籍范圍,經去重,“優秀的產品經理”們一共推薦了100本書,本文最終選擇的,是那些被推薦次數大于1次的書籍,一共15本。
?
01《失控:全人類的最終命運和結局》(4個推薦)
張小龍:在廣研,產品經理們人手一本《失控》,因為張小龍說過:不讀《失控》的產品經理,知識結構是不完整的。(來源:《“失控”的微信先生》)
?
王小川:我給搜狗每個員工都發了本《失控》,別人想讓我推薦些書,我給出的建議是《失控》、《科技想要什么》,這些是科技界的圣經。(來源:《虛擬文明秩序的建立與反噬》)
?
王詩沐:產品經理應當去看一些工具書,如與用戶研究、交互設計、視覺設計相關的書籍;看一些經典的與市場相關的書籍,如《定位:有史以來對美國營銷影響最大的觀念》、《失控:全人類的最終命運和結局》。(來源:《幕后產品》)
?
馬化騰:馬化騰:KK,你有一本書叫《失控》,對互聯網企業的管理來說,失控和控制之間怎么樣找到一個平衡點?KK:就像對待一個屬于青春期的孩子一樣,你沒辦法直接控制他,最好就是培訓一些理念能讓他能夠放手去做,比如你告訴這個孩子,應該擁有什么樣的價值觀,應該為什么東西感到驕傲,你有什么獎懲給他,這是我們可以運用的一種控制方法。在公司內部、在互聯網界,我們同樣也可以那么去做。(來源:《失控與控制——探索互聯網本質》)
?
02《史蒂夫·喬布斯傳》(3個推薦)
?
?
張小龍:終于將老喬傳看完了。此書中的老喬是一個自戀狂,色彩偏執狂,形狀偏執狂,玻璃偏執狂,暴躁偏執狂,迪倫偏執狂,披頭偏執狂,反媚俗偏執狂,套頭衫偏執狂,封閉偏執狂。所以我現在期待另一本書的問世,《iOS的設計哲學》。
也有同事表示,這種太主觀的描述,深奧而玄乎,尤其不適合技術男和工科男的思維方式。“你能講得再具體些么?”有人問。他只好舉了一個例子,喬布斯年輕時嗑藥,會進入某種狀態,我們沒嗑過,所以在嘗試了解他時總是有點隔閡,這是看《喬布斯傳》所不能解決的。(來源:張小龍飯否)
?
張一鳴:花了6個月看完kindle上英文版《steve jobs》前半本,昨天花了6個小時在iphone上看完了唐茶中文版的后半本。實話說,我被震驚了:喬布斯不是完人毛病很多。但在對平庸的極端不容忍和對卓越標準的極度追求,以及對此的犧牲上,好到令人怯步。(來源:張一鳴微博)
?
周鴻祎:今天談論蘋果時,談論成功公司的產品時,一定不要照著今天的成功去模仿,一定看它剛起步的時候產品的原型多么粗糙。讀讀《喬布斯傳》,看看蘋果的真實歷史,就能知道第一代iPod有多粗糙,就能了解第一代蘋果手機跟摩托羅拉合作不成功的例子。(來源:周鴻祎公眾號“老周開講”)
?
03《定位:有史以來對美國營銷影響最大的觀念》(3個推薦)
?
?
王興:2012年,王興對美團網未來規劃做了T型戰略,橫是團購,豎是電影、酒店等垂直行業。要在電影這一豎上有更深入、更開放的服務,那就需要一個全新的詞,做一個獨立品牌,跟團購沒有任何關系。
大概是10月到11月間,徐梧和王興討論了一本書《定位》。徐梧說:“王興有個非常厲害的地方,就是不停地學習。我相信他可能閱讀了大量的書籍,讀完后,深刻認識到團購這個定位是沒法定義電影的品牌的。”(來源于:《九敗一勝:美團創始人王興創業十年》)
?
周鴻祎:《定位》——這本書講了小企業如何建立品牌認知,我是定位理論的忠實信徒,這也是我學以致用的一套創業規范。進入一個新領域,特別是對于創業公司來講,資源有限,這時候一定要專注,要聚焦,專注于你的品牌定位,專注于你切入市場的點。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成功,是因為我們同時做好幾個品牌,同時開幾條戰線。(來源:周鴻祎公眾號“老周開講”)
?
王詩沐:產品經理應當去看一些工具書,如與用戶研究、交互設計、視覺設計相關的書籍;看一些經典的與市場相關的書籍,如《定位:有史以來對美國營銷影響最大的觀念》《失控:全人類的最終命運和結局》。(來源:《幕后產品》)
?
04《自私的基因》(2個推薦)
?
?
張小龍:想法如同基因,有生存價值的想法最終會取得傳播的勝利。這是《自私的基因》里關于文化基因的觀點。(來源于:張小龍飯否)
?
俞軍:用一種全新視角再次解答了人類永恒三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往哪里去?(來源于:《俞軍產品方法論》)
?
05《異類》(2個推薦)
?
?
王興:王興推薦過一本書,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的《異類》。這本書談到,一些人能夠成功,是因為他在這個行當泡的時間超過一萬個小時,超過這個時間,你就會觸類旁通,比一般人對行業的趨勢、細節更敏感,例如巴菲特在投資方面為何比一般人更成功?因為他從小時候起就比別人對投資更感興趣。(來源于:《九敗一勝:美團創始人王興創業十年》)
?
雷軍:雷軍經常把一本叫《異類》的書中關于冰球的例子作為他相信命運的來源,一個加拿大青少年冰球隊中的明星少年大部分出生于4月份之前,也就是說4月份之后出生的人在加拿大玩冰球基本不可能成為明星。(來源于:《雷軍:“從2到無窮多的秘密”》)
?
06《社會心理學》(2個推薦)
?
?
俞軍:適合成為“產品經理的第一本書”。科學方法、人文關懷、實踐精神浸透字里行間,這些恰好是產品經理的三類核心素質。書中還介紹了大量心理學實驗和人性常識。(來源于:《俞軍產品方法論》)
?
王詩沐:群體的研究也涉及心理學、社會學領域,是更復雜和深入的研究方向,洞察其中也會更加有趣,戴維·邁爾斯的《社會心理學》是值得花大量時間研讀的經典著作。在將群體用戶心理應用到互聯網產品和運營時,我有以下經驗和體會。(來源:《幕后產品》)
?
07《人類簡史》(2個推薦)
?
?
張小龍:在這里,我跟大家特別推薦一本書,叫《人類簡史》。之所以剛才想到這本書,是因為這個書里面揭開一些事情的謎底,比如,他說當人類在遠古時期,任何一個村落只有 150?人左右,因為當時沒有語言這樣一個工具,一旦超過 150?人,就沒有辦法維系起來一個人群。(來源于:《張小龍內部演講:警惕 KPI 和流程》)
?
張一鳴:最近最喜歡的書是《人類簡史》,是以色列的一位大師寫的,尺度非常大,從生物學到人類演化,從歷史學到社會理論,在了解歷史之外,還能了解各個學科之間的關系,培養看問題的全局觀。(來源于:《王石對話張一鳴:年輕人不要只想著春播秋收》)
?
08《免費》(2個推薦)
?
?
馬化騰:我們再看下一條,不要被“免費”嚇倒,擁有“稀缺性”,就擁有了破解免費魔咒的武器。《免費》一書提到,未來以軟件形式存在的內容都是免費的。(來源于:《馬化騰自述:我的互聯網思維》)
?
周鴻祎:2009年,美國著名的互聯網雜志《連線》總編克里斯 安德森在《免費》一書中詳細講述了互聯網的免費。安德森指出,互聯網把微處理器、網絡帶寬和存儲融合在一起。在技術革命推動下,這三者的成本都在以驚人的速度降低。
互聯網不僅整合三者,而且以極低的成本接觸到了數以億計的海量用戶。當一種互聯網軟件以趨近于零的生產成本和同樣趨近于零的流通成本抵達海量用戶的時候,它的價格自然也可以趨近于零。(來源:周鴻祎公眾號“老周開講”)
?
09《科技想要什么》(2個推薦)
?
?
張小龍: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董璐采訪完張小龍后,互加了微信,很久以后的一天,她突然收到張的一條信息:給你推薦一本書,《科技想要什么》,凱文·凱利的新作。(來源:《“失控”的微信先生》)
?
王小川:我給搜狗每個員工都發了本《失控》,別人想讓我推薦些書,我給出的建議是《失控》、《科技想要什么》,這些是科技界的圣經。(來源:虛擬文明秩序的建立與反噬)
?
10《精益創業:新創企業的成長思維》(2個推薦)
?
?
周鴻祎:在產品的開發周期上,一個原則叫小步快跑。《精益創業》,說的就是這方面內容,這非常符合我們的互聯網文化。過去我們總想著有個偉大的想法,在屋里弄一幫人,閉關三年,橫空出世。等你做出來了,就算產品符合當年的需要,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市場早就不一樣了。
再說萬一你沒賭對呢?所以現在互聯網講究的是用最低的成本、最小的規模、最快的速度去嘗試一個粗糙的東西,快速拿到市場上去試,市場好就趁熱打鐵,乘勝追擊,不好就趕快換方向。(來源:周鴻祎公眾號“老周開講”)
?
王慧文:在有精益創業這個理念之前,有另一種創業的方法,叫“發射火箭”,因為發射火箭的成本很高,所以發射失敗的代價高,要求每一步設計很精密,論證很完整,過程管理非常嚴格沒有瑕疵,這才能讓火箭的發射成功率很高,這是精益創業的理念出現之前人們對做一件新事物的理念,怎么論證使得做事失敗率低。(來源:王慧文清華產品課)
?
11《黑天鵝》(2個推薦)
?
?
張小龍:《黑天鵝》里總結得太好了:人有天生的歸納能力來將復雜事物模型化。但這也導致人的認知誤區,沒有見過黑天鵝就認為天鵝都是白的。/?《黑天鵝》讓我知道我是如何被我的經驗和直覺所愚弄了。(來源:張小龍飯否)
?
周鴻祎:有一本書叫作《黑天鵝》 ,說的是在發現澳大利亞之前,歐洲人認為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世界上不存在黑天鵝,把“黑天鵝”比喻成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但歐洲人到達澳大利亞后卻傻眼了,因為他們確實見到了黑天鵝,因此,黑天鵝后來泛指那些不可預測、意料之外卻又改變一切的東西。(來源:周鴻祎公眾號“老周開講”)
?
12《從0到1:開啟商業與未來的秘密》(2個推薦)
?
?
周鴻祎:《從0到1》——360從0到1就是干了兩件事。第一就是所有殺毒軟件都不敢得罪流氓軟件的時候,我們敢。另外就是做免費殺毒,大家收費的,我們免費了。這兩件事,是從0到1的創新,也是作者彼得·蒂爾認為的創新。但同時,我覺得從1到N也不能說不是創新,積累了足夠的微創新,也能夠形成顛覆式創新。(來源:周鴻祎公眾號“老周開講”)
?
王詩沐:關于零和市場,彼得·蒂爾(PayPal的創始人)在他的著作《從0到1:開啟商業與未來的秘密》[插圖]中闡述得很有意思,推薦這本書給產品經理們閱讀。(來源:《幕后產品》)
?
13&14《創新者的窘境》&《創新者的解答》(2個推薦)
?
?
周鴻祎:《創新者的窘境》、《創新者的解決方案》——這兩本書是美國講顛覆式創新的經典教材,講的特別深入淺出。看完后我覺得,顛覆式創新一點不神秘,特別簡單,顛覆式創新是馬后炮式的總結。所有顛覆式創新剛開始都是微創新,在剛開始做出來的時候都是在一些細節改進。但當你堅持不斷的持續微創新,產生了足夠的積累,最后就能夠形成顛覆式創新。(來源:周鴻祎公眾號“老周開講”)
?
王慧文:作者是哈佛的克里斯藤森教授,他寫了一個系列3本書:《創新者的窘境》、《創新者的解答》、《創新者的基因》,最好的是第二本,但對同學們不推薦,因為第二本是面向有一定規模之后要做新業務的企業,這樣的企業數量比完全的新公司數量少,而且第二本寫得比第一本更學術些,不太易讀,所以最廣為流傳的是第一本。(來源:王慧文清華產品課)
?
15《參與感:參與感: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2個推薦)
?
?
雷軍:阿黎作為小米的聯合創始人,一起創辦了小米公司,初期負責MIUI研發,后來負責小米網(mi.com)。非常感謝他能夠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寫了《參與感》這本書,把小米的經驗總結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特別是阿黎總結的“參與感三三法則”,從三個戰略和三個戰術層面完成了對參與感的構建和論證,有極大的行業意義。(來源:《參與感: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
?
王詩沐:同樣,如果我們希望達到用戶增長的目的,對營銷有所了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與負責市場的同事配合,做好渠道投放、病毒式傳播。這些是我們學習運營和營銷知識最直接的收獲,市面上已經有一些好書能教我們這些知識,如《參與感: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瘋傳:讓你的產品、思想、行為像病毒一樣入侵》等。
?
↘好文推薦:
盤點:2020年PMCAFF最受歡迎的文章!
創立一家互聯網公司,需要幾步?
深入B端產品SaaS產品設計核心理念
點個“在看”吧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春节书单:优秀的产品经理们都在读什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创立一家互联网公司,需要几步?
- 下一篇: 产品「工具人」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