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把方法区分为:静态方法和实例化方法 ?(摘)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我们为什么要把方法区分为:静态方法和实例化方法 ?(摘)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如果我們繼續深入研究的話,就要脫離技術談理論了。早期的結構化編程,幾乎所有的方法都是“靜態方法”,引入實例化方法概念是面向對象概念出現以后的事情了,區分靜態方法和實例化方法不能單單從性能上去理解,創建c++,java,c#這樣面向對象語言的大師引入實例化方法一定不是要解決什么性能、內存的問題,而是為了讓開發更加模式化、面向對象化。這樣說的話,靜態方法和實例化方式的區分是為了解決模式的問題。
拿別人一個例子說事:
比如說“人”這個類,每個人都有姓名、年齡、性別、身高等,這些屬性就應該是非靜態的,因為每個人都的這些屬性都不相同;但人在生物學上屬于哪個門哪個綱哪個目等,這個屬性是屬于整個人類,所以就應該是靜態的——它不依賴與某個特定的人,不會有某個人是“脊椎動物門哺乳動物綱靈長目”而某個人卻是“偶蹄目”的。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Sophia_Cool/archive/2008/10/24/1318859.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我们为什么要把方法区分为:静态方法和实例化方法 ?(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中级程序员教程-Cache映像技术
- 下一篇: 需求调研之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