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那些事~(一)
Internet Introduction
Author : shiyi001 && 伊甸一點
本文目錄
1.計算機網絡定義
目前,計算機網絡的精確定義并未統一。親愛的科學家們研究了很久很久,也沒有得出一個規范化的定義呢~不過我們有一個簡單的定義(●'?'●):一些互相連接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
啥是自治呢?就是一臺獨立的計算機,它有自己的硬件和軟件,可以單獨運行使用。
互相連接呢?就是說計算機之間能夠進行數據通信或交互信息。
所以我們拿一根線把兩臺計算機連起來,就構成了最簡單的計算機網絡啦~
2.計算機網絡的發展
誕生階段
20世紀60年代末到20世紀70年代初為計算機網絡發展的萌芽階段。
其主要特征是:為了增加系統的計算能力和資源共享,把小型計算機連成實驗性的網絡。
第一個遠程分組交換網叫ARPANET,是由美國國防部于1969年建成的,第一次實現了由通信網絡和資源網絡復合構成計算機網絡系統。標志計算機網絡的真正產生,ARPANET是這一階段的典型代表。
形成階段
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是局域網絡(LAN)發展的重要階段.
其主要特征為:局域網絡作為一種新型的計算機體系結構開始進入產業部門。局域網技術是從遠程分組交換通信網絡和I/O總線結構計算機系統派生出來的。
1976年,美國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推出以太網(Ethernet),它成功地采用了夏威夷大學ALOHA無線電網絡系統的基本原理,使之發展成為第一個總線競爭式局域網絡。1974年,英國劍橋大學計算機研究所開發了著名的劍橋環局域網(Cambridge Ring)。這些網絡的成功實現,一方面標志著局域網絡的產生,另一方面,它們形成的以太網及環網對以后局域網絡的發展起到導航的作用。
互聯互通階段
整個20世紀80年代是計算機局域網絡的發展時期。
其主要特征是:局域網絡完全從硬件上實現了ISO的開放系統互連通信模式協議的能力。計算機局域網及其互連產品的集成,使得局域網與局域互連、局域網與各類主機互連,以及局域網與廣域網互連的技術越來越成熟。綜合業務數據通信網絡(ISDN)和智能化網絡(IN)的發展,標志著局域網絡的飛速發展。
1980年2月,IEEE (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下屬的802局域網絡標準委員會宣告成立,并相繼提出IEEE801.5~802.6等局域網絡標準草案,其中的絕大部分內容已被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認可。作為局域網絡的國際標準,它標志著局域網協議及其標準化的確定,為局域網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高速網絡技術階段
20世紀90年代初至現在是計算機網絡飛速發展的階段。
其主要特征是:計算機網絡化,協同計算能力發展以及全球互連網絡(Internet)的盛行。計算機的發展已經完全與網絡融為一體,體現了“網絡就是計算機”的口號。
目前,計算機網絡已經真正進入社會各行各業,為社會各行各業所采用。另外,虛擬網絡FDDI及ATM技術的應用,使網絡技術蓬勃發展并迅速走向市場,走進平民百姓的生活
3.因特網的發展
從單一的APRANET發展為互聯網
從某種意義上,Internet可以說是美蘇冷戰的產物。在美國,20世紀60年代是一個很特殊的時代。60年代初,古巴核導彈危機發生。在美國對古巴封鎖的同時,越南戰爭爆發,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發生政治危機。由于美國聯邦經費的刺激和公眾恐懼心理的影響,'實驗室冷戰'也開始了。能否保持科學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將決定戰爭的勝負。 ?
1969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管理局(ARPA - -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開始建立一個命名為ARPAnet的網絡, 把美國的幾個軍事及研究用電腦主機聯接起來。當初,ARPAnet只聯結4臺主機,從軍事要求上是置于美國國防部高級機密的保護之下,從技術上它還不具備向外推廣的條件。
1983年,ARPA和美國國防部通信局研制成功了用于異構網絡的TCP/IP協議,美國加利福尼亞伯克萊分校把該協議作為其BSD UNIX的一部分,使得該協議得以在社會上流行起來,從而誕生了真正的Internet。
建成三級結構的因特網
(1)主干網:由代表國家或者行業的有限個中心結點通過專線連接形成;覆蓋到國家一級;連接各個國家的因特網互連中心,如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
(2)次級網(區域網):若干個作為中心結點的代理的次中心結點組成;如教育網各地區網絡中心,電信網各省互聯網中心等。
(3)園區網(校園網、企業網):直接面向用戶的網絡。
建立多層次ISP結構的因特網
從1993年開始,由美國政府資助的NSFNET逐漸被若干個商用的因特網主干網替代,而政府機構不再負責因特網的運營.這樣就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因特網服務提供者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因特網服務提供者(ISP),他們提供兩種服務:接入服務和內容服務。
接入服務,就是提供一種方法,使你的計算機或計算機網絡連到因特網上。
接入服務一般有三種:專用線路、幀中繼連接、撥號線路。
在這三種方式中,專用線路代價最高,速度也最快;撥號線路代價最低,速度也最慢。最普遍使用的方式是撥號方式,家用計算機上網都用這個方式。
撥號方式又有兩種:普通電話線路和綜合業務數字網。
如果家里已經安置了電話,那么再買一個調制解調器就行了。綜合業務數字網,簡稱ISDN,它的費用比普通電話高一些,但速度卻快多了。
在我國,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是因特網的主要接入網,它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地通過衛星和太平洋海底電纜與美國的因特網端口相連。因此,中國的ISP的接入服務實際上是使他們的用戶直接或間接連到CHINANET網絡上。
4.計算機網絡在我國的發展歷程
我國計算機網絡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
1980年進行聯網試驗。并組建各單位的局域網。
1989年11月,第一個公用分組交換網建成運行。
1993年,建成新公用分組交換網CHINANET。
80年代后期,相繼建成各行業的專用廣域網。
1994年4月,我國用專線接入因特網(64kb/s)。
1994年5月,設立第一個WWW服務器。
1994年9月,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啟動。目前已建成9個全國性公用性計算機網絡(2個在建)。
2004年2月,建成我國下一代互聯網CNGI主干試驗網CERNET2開通并提供服務(2.5-10Gb/s)。
5.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網絡結點
交換方式
網絡拓撲結構
使用者
說說自己的話~
枯燥的概念總是令人發困,現在就讓我們換個姿勢,來看待計算機網絡吧~如果學習同時遇到問題,可以留言私信,也歡迎添加好友。shiyi001和伊甸一點歡迎大家互相交流,共同成長~
其實大多數人接觸到的計算機網絡,僅僅是計算機網絡的邊緣部分。邊緣部分,從字面上理解:外圍的東西。計算機網絡外圍的東西都有些啥呢?這些東西都是大家見過用過的,包括個人電腦,能上網的手機,或者僅僅是一個網絡攝像頭。為了方便描述,我們給這些處在計算機外圍的設備一個名詞,也就是所定義的端系統。除了上面所提及的幾種常見的端系統之外,還有些端系統則是比較復雜而且昂貴的大型計算機(如工作站,Web服務器),不是一般人能夠玩得起的設備。
是不是有點失落?但現實就是這樣的,我們就是處在計算機網絡的最外圍,而不是計算機網絡的內部。就像發現了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甚至地球還要圍繞著太陽轉,一下子覺得地位變地很低很低。但是我們依然充滿興趣,到底是什么東西位于計算機網絡核心位置呢?
既然選擇了讀下去,那么就讓筆者首先告訴你,計算機網絡的核心部分是路由器。那么路由器是個什么東西?它能做些什么?為什么它是處在計算機網絡的核心位置呢?一下子又冒出了這么多問題,別著急,我們一個一個來解決。
我們來用通俗的例子說明一下路由器是干什么的。假如你現在需要把昨天的語文作業交給老師,但是你又不知道老師辦公室在哪里,然后你就交給了語文課代表。之后語文課代表幫你把作業交到了老師手中。老師看完作業以后,發現有好多錯誤,現在要告訴你需要重新寫一遍。老師沒有親自告訴你,而是把重寫作業告訴了你的好朋友,讓你的好朋友轉達給你。你的好朋友冒著生命危險,把這個重新寫一遍作業的消息告訴了你。
好啦,這里語文課代表的作用就是個路由器。當然你的好朋友也是一個路由器。他們都是作為中間方為你和老師之間的交流提供支持。
概念性的定義:它是一種專用計算機(但不是我們常見的那種計算機),它是實現分組交換的關鍵構件,其任務是轉發收到的分組,這是網絡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所以,從這個角度講,課代表和好友也不是完整意義上的“路由器”啦~畢竟他們也是“計算機”啊~
(⊙v⊙)嗯,什么叫做分組呢?什么是分組交換呢?這是本問題延伸出來的幾個問題,暫時留著,待之前提出的第一層問題都解決之后,我們再回頭回答這些問題。因為這些問題可能會牽引出更多的問題,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請按照問題提出的順序進行解答。
通過上面的簡單栗子,路由器能夠做到消息的轉發。當然了,上面的栗子中,你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借助了不同的路由器,但是每一次的溝通只需要一個路由器。實際的計算機網絡中,這樣直接連在需要溝通雙方兩端的情況并不多。大多數都是經過很多個路由器的轉發轉發再轉發才能達到最終的目的地。
好啦,這里還要舉一個例子,用來引出這里多次轉發可能出現的問題。
看過大本營的同學,應該對這個游戲都不陌生——心有靈犀(不清楚的可以自行百度),這個游戲很好地說明了信息傳遞過程中會出現很大的問題。那就是信息的丟失,改變等,不過這個游戲限制了不能講出詞條中包含的任何一個字。對于我們的計算機網絡中的路由器來說,它是直接拿到這個最原始的詞條,然后把這個詞條給另一個路由器。。。經過多次的傳遞最終達到信息接受者。為了避免信息傳遞過程中出現上述游戲的信息丟失問題,計算機網絡該怎樣做才能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呢?
(⊙v⊙)嗯,計算機網絡怎樣才能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呢?這是本問題延伸出來的第二層問題。同樣先放著,之后來解決。
對于計算機網絡來說,信息傳遞是很頻繁的,信息傳遞的內容也是很龐大的。試想一下如果用你的手機來作為計算機網絡信息交換的轉發者?反正我想想已經笑出了聲。當然,你的電腦也是帶不起來的,就算你的電腦可以同時跑幾十個甚至上百個應用程序,他也沒有能力轉發和傳遞信息,因為這是路由器特殊的結構設計決定了他的功能。
路由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要做的工作是應對計算機網絡每時每刻的信息傳遞。那么它是怎么做到成功地將信息傳遞到目的地呢?
(⊙v⊙)嗯,計算機網絡是怎么做到成功地將信息傳遞到目的地呢?這是本問題延伸出來的第二層問題。同樣先放著,之后來解決。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解決了三個問題:路由器是個什么東西?路由器能做什么?為什么路由器是處在計算機網絡的核心位置?
然而我們又冒出來很多其他的問題:什么叫做分組呢?什么是分組交換呢?計算機網絡怎樣才能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呢?計算機網絡是怎么做到成功地將信息傳遞到目的地呢?
本文結束!!!
嗯嗯,本文章到此結束啦(遺留下來的問題呢,我們會慢慢解決的)
好多筆友可能要罵博主賣關子了,但是這里結束也是為了大家考慮。這樣做時為了加深大家的分層意識。因為后面計算機網絡的分層可不是現在的第一層問題,第二層問題啦,可是要解決好多問題的~
同樣為了讓大家接著看下去,支持我們的博客,賣些關子也是挺好滴~(●'?'●)
最后,感謝閱讀,如果喜歡我的博客,請在右側選擇打賞。
參考文獻
History Of The Internet
互聯網簡史
轉載注意
轉載須注明添加上本段說明文字
本文所有權歸shiyi001 && 伊甸一點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zpfbuaa/p/Shiyi001.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网络那些事~(一)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TOMCAT报错:HTTP Status
- 下一篇: switch case 判断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