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1123031 《Java程序设计》第6周学习总结
1. 本周學習總結
1.1 面向對象學習暫告一段落,請使用思維導圖,以封裝、繼承、多態為核心概念畫一張思維導圖,對面向對象思想進行一個總結。
注1:關鍵詞與內容不求多,但概念之間的聯系要清晰,內容覆蓋面向對象的核心內容即可。
注2:顏色要少、連線不要復雜,必要的時候要在連線上進行說明。
2. 書面作業
clone方法
1.1 Object對象中的clone方法是被protected修飾,在自定義的類中覆蓋clone方法時需要注意什么?
答:clone方法的修飾符為protected,表示該方法可以在子類中調用,所以覆蓋clone()方法時,需要修改成public訪問修飾符,這樣才能保證其他所有的類都能夠訪問這個類的這個方法。
1.2 自己設計類時,一般對什么樣的方法使用protected進行修飾?以作業Shape為例說明。
答:一般用于只在同包的類和子類中使用時用protect進行修飾,例如在shape中getPerimeter與getArea兩種方法,只有shape的子類才具有此方法。
1.3 在test1包中編寫簡單的Employee類,在test2包中新建一個TestProtected類,并在main中嘗試調用test1包中的Employee的clone方法克隆一個新對象,能否成功?為什么?
答:不能通過,因為不在一個包中,而且沒有繼承關系。
2.使用匿名類與Lambda表達式改寫題集面向對象2-進階-多態接口內部類的題目5-2
答:
Lambda表達式:Comparator<PersonSortable2> NameComparator=(o1,o2)-> o1.getName().compareTo(o2.getName());Comparator<PersonSortable2> AgeComparator=(o1,o2)-> o1.getAge()-o2.getAge();3.分析下列代碼,回答shapeComparator所指向的對象與Comparator接口有什么關系?
Comparator<Shape> shapeComparator = new Comparator<Shape>()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Shape o1, Shape o2) { //你的代碼 } };答:shaprComparator實現了Comparator接口,將compare重寫,之后可以通過Array.sort()方法使用。
4.GUI中的事件處理
4.1 寫出事件處理模型中最重要的幾個關鍵詞。
答:事件源、事件對象、監視器。
4.2 使用代碼與注釋,證明你理解了事件處理模型。
答:
5.結對編程:面向對象設計(大作業2-非常重要,未完成-2)
繼續完善上周的項目作業??己它c如下:
5.1 嘗試使用圖形界面改寫。
參考資料:
結對編程參考資料
使用Processon畫圖
視頻-使用Netbeans編寫GUI
重要:Swing實驗參考資料
JTable用法,用于呈現表格數據
Swing相關文章
3. 碼云上代碼提交記錄及PTA實驗總結
題目集:jmu-Java-04-面向對象2-進階-多態接口內部類
3.1. 碼云代碼提交記錄
在碼云的項目中,依次選擇“統計-Commits歷史-設置時間段”, 然后搜索并截圖
3.2. PTA實驗
本次實驗考察對匿名內部類的是運用,以及自定義接口的重寫。
關于靜態內部類,要注意不能直接訪問外部類的非靜態成員,創建靜態內部類的對象時,不需要外部類的對象,可以直接創建。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ltykm/p/6658800.html
與50位技術專家面對面20年技術見證,附贈技術全景圖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01521123031 《Java程序设计》第6周学习总结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eetCode——Find the D
- 下一篇: Tornado之自定义s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