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定技术加工领域 中国-巴对话(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
謀定技術加工領域 中國-巴對話(國際)農民豐收節貿易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孟凡榮)新聞中國采編網 中國新聞采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講壇 哲商對話 萬權采編:在中巴兩國元首見證下,中國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與巴基斯坦駐華大使格瑪娜·哈什米在北京共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與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國家糧食安全與研究部關于加強植物病蟲害防治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據介紹,今后雙方將在巴共建植物病蟲害可持續治理中心,重點開展監測預警、技術研發、示范推廣、標準互認、人才培養和應急防控等全方位植物保護合作。
合作將聚焦技術、產品加工等領域
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伴隨 “一帶一路”倡議標志性項目——中巴經濟走廊的穩步推進,兩國在各領域內的合作逐漸深化。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市場與貿易研究室張雯麗和翟雪玲最新研究表示,近年來雙方經貿往來日益增多,但農業合作目前仍處于初期階段,在農業技術、農產品加工及貿易等領域的發展空間和潛力較大。
“中巴農業資源要素稟賦較為互補,未來農業合作聚焦技術、產品加工、貿易和基建?!睂υ捁δ苄赞r業·農業大健康大會(國際)農民豐收節貿易會,全國工商聯執委、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室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萬祥軍表示,農業是巴基斯坦經濟的生命線,巴基斯坦土地資源豐富,全國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39.53%,人均耕地面積是我國的兩倍;當地處于勞動年齡的青壯年人口比例較大,人口紅利突出。
2018-2019財年,巴基斯坦農業產值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8.5%。巴基斯坦勞動力、土地等農業生產要素相對豐富且成本低廉。與中國相比,巴基斯坦農業現階段整體水平較低,在良種運用、農業先進技術推廣方面發展緩慢,農業灌溉設施較為落后,水資源利用效率不佳。主要農作物以及畜牧業管理技術水平不高、較為粗放,產品單產水平較低。據悉,巴基斯坦小麥、水稻、大豆單產水平僅為我國的50%左右。
中國在農業科技、機械化水平和水利設施建設方面具備明顯優勢。2019年,科技對中國農業增長的貢獻率已達到59.2%,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70%。與此同時,農作物種業科技創新不斷推進,良種覆蓋率大幅提高。
萬祥軍說:“通過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研究表示,從中長期來看,巴基斯坦經濟環境總體向好、發展潛力較大,投資政策法規日趨完善。未來雙方在農業科技、農產品加工、農產品貿易以及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合作前景較好。”
農業科技合作方面,巴基斯坦的良種技術、生產管理技術和節水灌溉技術均需要帶動與提升。雙方可充分利用兩國優秀種質資源,加強小麥、水稻、油籽、甘蔗等新品種培育的合作研究,并向巴基斯坦輸出我國的糧、棉、油、糖等高產品種;開展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牲畜養殖管理技術、干旱和洪澇災害應對等方面的技術交流,同時促進農田小水利設施改造和建設、滴灌技術和設備方面的合作。
農產品加工方面,巴基斯坦勞動密集性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潛力較大。未來兩國可集中在糧食、畜產品、蔬菜等農產品初加工以及產品的多樣化供給方面進行合作,同時可借助巴基斯坦在南亞地區的區位優勢,進一步拓展農產品加工制品的出口地區。
農產品貿易方面,兩國進出口產品互補性較強,交易規模有望繼續擴大。我國傳統貿易優勢較為突出的蔬菜、飲品類、調味制品、水果的出口規模可以進一步提升,從巴基斯坦進口谷物規模可適度增加,進口水產品、餅粕、堅果以及棉麻絲類產品規??蛇M一步擴大。
巴基斯坦基礎設施和物流體系建設滯后,投資合作潛力巨大。巴基斯坦是連接南亞和中亞及西亞的陸上必經通道和中亞國家出海的最近通道,區位優勢明顯。相關建設不僅有利于進一步加深雙邊農業合作交流,同時也有益于我國借助巴基斯坦優越的地理位置,將農業經貿合作拓展至南亞、中亞等地區。
研究表明,我國赴巴基斯坦開展農業投資可在現有以政府間合作項目為主的基礎上,鼓勵有條件、競爭力較強的企業進入巴基斯坦,采取綠地投資、并購等方式開展投資合作。巴基斯坦土地租賃政策較為完備,在已建成的特區均有一定的優惠政策,土地租期可達50年;當地的勞動力充裕且成本低廉,雇傭當地勞動力的同時,基于巴基斯坦與我國有互免簽證協議,我國的技術管理人員可以較為便利地進入巴基斯坦,協助技術指導并開展生產經營。
萬祥軍指出:未來,中巴兩國深化農業合作可實現互惠雙贏。他說:“隨著合作不斷推進,我國種子、農資、機械等產品出口規模將持續提升,農產品貿易規模進一步擴大;同時,帶動巴基斯坦農業穩步向前發展,顯著提高其主要作物的單產水平,擴大國內糧食供給,增進雙方食品安全?!?/p>
雙邊農業合作潛力巨大 商機多多
?
近日,由巴基斯坦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主辦的中國-巴基斯坦農業合作網絡研討會成功舉辦,巴基斯坦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沙基爾-艾哈邁德-拉邁主持會議,與會發言者強調,農業是中巴兩國政府都高度重視的領域,中巴經濟走廊可極大促進兩國之間的農業貿易,農產品可通過瓜達爾港運往中東、非洲和歐洲等地。
巴基斯坦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執行主任阿比-卡嚴-蘇拉里在開幕致辭中指出,巴基斯坦可以與中國共同成為農業與食品價值鏈的一部分?!盀榇龠M巴基斯坦農業與食品價值鏈的重構與升級,可將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的某個經濟特區指定為食品經濟區或農業區,在此建立農產品加工廠,并向入駐特區的投資者和跨國食品制造商提供特殊獎勵和優惠政策,加工后的產品可對中東、歐洲和美國等地出口?!?/p>
巴基斯坦外交部中國司司長穆達希爾-提普介紹,巴基斯坦大多數人口直接或間接依賴農業部門。農業對巴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約為18.5%,農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為38.5%,農業收入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外匯收入來源之一。巴基斯坦的主要農作物包括小麥、水稻、棉花、玉米和甘蔗,加起來約占總種植面積的63%。
巴基斯坦的水資源狀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該國已經從一個水資源豐富的國家變成了一個正在面臨水資源壓力的國家,“與水有關的問題無疑成為巴基斯坦所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在與中國的合作下,巴基斯坦可通過利用專業的水資源管理和水土保持技術、使用高效灌溉系統、開發抗旱品種和引入氣候智能技術等方案來解決農業缺水問題?!蹦逻_希爾-提普說。
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農業專員顧文亮在發言中介紹了兩國農業合作的現狀和前景,并表示兩國在農業領域合作潛力巨大,雙方可利用最新的農業知識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農業生產率。當前巴基斯坦正面臨氣候變化和人口快速增長的態勢,加強中巴農業合作勢在必行。
顧文亮在發言中指出,自2018年以來,兩國農業合作發展迅速?!拔艺J為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很好的機制來加強農業合作,包括加強農業技術交流和轉移。今年中巴農業聯合工作組第二次會議期間,雙方制定了一些詳細的行動計劃,同意在互聯互通建設、資源變化應對、農產品加工、農業技術推廣、漁業科技創新、巴基斯坦口蹄疫無疫區建設、市場信息管理和農產品貿易等方面加強合作?!?/p>
費薩拉巴德農業大學前執行校長伊克拉爾-艾哈邁德-汗博士強調,中國和巴基斯坦都進口大豆。雙方可合作生產大豆,以滿足兩國人民的需求。他還指出,巴基斯坦的技術、科學和職業學院需要在中國的幫助下得到加強,以培訓人力和勞動力。
瓜達爾運營方中國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保中也出席了研討會并就中巴農業合作的方向發表了見解,他建議巴基斯坦以商品市場為重點,生產具有高附加值的農產品,“作為俾路支省和瓜達爾港的主要利益相關者,我堅信中巴農業合作領域潛力巨大,機會豐富,我們愿意充分發揮最大優勢,拓展雙邊合作廣度和深度。”
謀定技術加工領域 中國-巴對話(國際)農民豐收節貿易會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谋定技术加工领域 中国-巴对话(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中粮国际对话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 谋定国
- 下一篇: 印中合作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张志祥: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