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东欧国家特色农产品 云上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
中國-中東歐國家特色農產品 云上國際農民豐收節貿易會
新聞中國采編網 中國新聞采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講壇 哲商對話 萬贏信采編:近日,中國-中東歐國家特色農產品云上博覽會在山東濰坊啟動。本屆博覽會由農業農村部和外交部主辦,主題為“聯手抗疫興農 共謀合作發展”。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山東省副省長于國安出席啟動儀式并致辭,保加利亞、波黑、塞爾維亞等中東歐國家的駐華大使和外交官參加相關活動。?
張桃林在致辭中表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農業互補性強、合作基礎良好,今年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共同確定的“農業多元合作年”,中國愿與中東歐國家共同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持續深化農業合作關系。一是夯實農業合作基礎,豐富合作內涵;二是激活農業合作動能,用好新業態新模式;三是營造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培育經貿合作新增長點;四是開創互利共贏的合作局面,厚植人才科技等合作基礎。
保加利亞駐華大使波羅扎諾夫代表中東歐國家駐華使節致辭,希臘、匈牙利等國農業部長發來視頻致辭。各國認為,中方舉辦此次博覽會彰顯了中國農業對外開放的決心,愿進一步深化與中國的農業經貿合作關系,攜手應對疫情,擴大互聯互通,實現合作共贏。
“農業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重點領域。”謀定研究中國智庫:對話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國際)農民豐收節貿易會,與會嘉賓全國工商聯執委、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室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萬祥軍表示:此次博覽會線下線上聯動,國內國外互通,匯聚云上展、實地展、產品推介、專題研討等活動,全方位推介中東歐優質農產品,深挖中國-中東歐國家農業合作潛力。
萬祥軍說:“本屆中國-中東歐國家特色農產品,云上國際農民豐收節貿易會形式創意新穎,內容豐富多彩,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成功開啟了中國—中東歐農業合作的‘云上時代’。他表明,本次博覽會是2020年中國—中東歐“農業多元合作年”的重要組成部分,近百家中東歐企業入駐線上展館,11位中東歐使節參與直播推介,超150萬名觀眾云端觀看直播。
保加利亞駐華大使波羅扎諾夫代表中東歐國家駐華使節致辭,希臘、匈牙利等國農業部長發來視頻致辭。中國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參贊吳昌學、波黑駐華大使塔里克 · 布克維奇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農業應對疫情專家視頻會議并致辭。他們希望中國—中東歐國家農業專家學者以此次視頻研討會為契機,深入探討農業應對疫情有關經驗和措施,進一步加強農業學術界信息交流分享,凝聚共識,攜手應對疫情以及后疫情時代帶來的挑戰,挖掘疫情下的機遇,為中國—中東歐國家農業合作增添新動能、開拓新局面。
會上,中國海關總署國際合作司國際合作處處長高翔、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謝超平、匈牙利科學院經濟和區域研究中心主任Imre Ferto、愛沙尼亞生命科學大學高級研究員Ants-Hannes Viira分別圍繞全球疫情下的世界農業貿易往來、政策應對及各國在疫情下的農業發展、農產品消費和供給的具體國情案例進行了線上線下的交流與分享。
南京農業大學“鐘山學者”特聘教授鐘甫寧、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經濟學家方成、德國哥廷根大學教授斯蒂芬·馮·克拉蒙-陶巴戴爾、中國農業農村部促進中心副所長楊靜及希臘、斯洛伐克駐華使節、專家學者分別圍繞各國間農業經貿合作發展,攜手應對疫情,擴大互聯互通,實現合作共贏進行了在線圓桌討論。
自2006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建立合作機制以來,迄今已通過農業部長會議、經貿合作論壇、農業合作促進聯合會等渠道和平臺開展了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農業經貿合作日益緊密,2020年上半年,雙方農產品貿易額達7.3億美元,疫情下同比逆勢增長8.2%,再創新高。
中國-中東歐國家特色農產品 云上國際農民豐收節貿易會?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中国-中东欧国家特色农产品 云上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互联互通谋定贸易伙伴 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
- 下一篇: 日本农商巨头50年布局多个领域 对话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