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matlab实现_自动驾驶中的多传感器融合
這不僅是利用了多個傳感器相互協同操作的優勢,而且也綜合處理了其它信息源的數據來提高整個傳感器系統的智能化。
二、融合體系
在信息融合處理過程中,根據對原始數據處理方法的不同,信息融合系統的體系結構主要有三種: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1.集中式:集中式將各傳感器獲得的原始數據直接送至中央處理器進行融合處理,可以實現實時融合,其數據處理的精度高,算法靈活,缺點是對處理器要求高,可靠性較低,數據量大,故難于實現。2.分布式:每個傳感器對獲得的原始數據先進行局部處理,包括對原始數據的預處理、分類及提取特征信息,并通過各自的決策準則分別作出決策,然后將結果送入融合中心進行融合以獲得最終的決策。分布式對通信帶寬需求低、計算速度快、可靠性和延續性好,但跟蹤精度沒有集中式高。3.混合式:大多情況是把上述二者進行不同的組合,形成一種混合式結構。它保留了上述兩類系統的優點,但在通信和計算上要付出較昂貴的代價。但是,此類系統也有上述兩類系統難以比擬的優勢,在實際場合往往采用此類結構。三、多傳感器融合特點多傳感器融合 系統具有四個顯著的特點:1.信息的冗余性:對于環境的某個特征,可以通過多個傳感器(或者單個傳感器的多個不同時刻)得到它的多份信息,這些信息是冗余的,并且具有不同的可靠性,通過融合處理,可以從中提取出更加準確和可靠的信息。此外,信息的冗余性可以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從而能夠避免因單個傳感器失效而對整個系統所造成的影響。2.信息的互補性:不同種類的傳感器可以為系統提供不同性質的信息,這些信息所描述的對象是不同的環境特征,它們彼此之間具有互補性。如果定義一個由所有特征構成的坐標空間,那么每個傳感器所提供的信息只屬于整個空間的一個子空間,和其他傳感器形成的空間相互獨立。3.信息處理的及時性:各傳感器的處理過程相互獨立,整個處理過程可以采用并行導熱處理機制,從而使系統具有更快的處理速度,提供更加及時的處理結果。4.信息處理的低成本性:多個傳感器可以花費更少的代價來得到相當于單傳感器所能得到的信息量。另一方面,如果不將單個傳感器所提供的信息用來實現其他功能,單個傳感器的成本和多傳感器的成本之和是相當的。四、在自動駕駛中的應用自動駕駛車上使用了多種多樣的傳感器,不同類型的傳感器間在功用上互相補充,提高自動駕駛系統的安全系數。自動駕駛要求傳感器融合具備一個必須的性質——實時性。MSDF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如何將收集來的大量數據集中在一起,并做出正確決策。如果MSDF出錯,意味著下游階段要么沒有必要的信息,要是使用了錯誤的信息做出了錯誤的決策。可以看到,自動駕駛汽車會通過安裝在車身周圍的攝像頭收集視覺數據,也會通過雷達(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來收集諸如周圍物體運動速度的數據,但是這些數據是從不同角度來描述現實世界的同一樣或不同樣的物體。使用越多的傳感器,對計算能力的要求就越高,這意味著自動駕駛汽車必須搭載更多的計算機處理器和內存,這也會增加汽車的重量,需要更多的功率,還會產生更多的熱量。諸如此類的缺點還有很多。智能汽車的顯著特點在于智能,意思就是說汽車自己能通過車載傳感系統感知道路環境,自動規劃行車路線并控制車輛到達預定目標。目前而言,車載感知模塊包括視覺感知模塊、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360°環視系統等,多源傳感器的協同作用識別道路車道線、行人車輛等障礙物,為安全駕駛保駕護航。因此,感知信息也需要融合,感知信息也需要相互補充。五、多傳感器融合的四個關鍵方法- Harmonize
- Reconcile
- Integrate
- Synthesize
說明:來源清研車聯,文章觀點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汽車技術課程的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您告知我們將及時溝通處理。
近期公開課程
1、11.21-22??智能汽車HMI創新設計方法
2、12.17-18??ISO26262功能安全軟硬件設計及及測試
3、12.26-27??動力電池熱管理與結構仿真
新上線云課堂課程
1、動力系統構型及駕駛功能控制(1小時45分鐘)
2、混合動力電驅動系統控制?(1小時08分鐘)
視頻課程可登錄官網www.auttra.com或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公眾號學習。
往期公開課智能駕駛系統架構及測試與評價技術
基于MATLAB環境搭建滿足AUTOSAR標準的模型
車載以太網的開發與設計
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與驅動電機設計開發
整車熱管理開發設計
云課堂其它精彩課程車載以太網協議架構中的SOME/IP(一)(二)車載以太網概述車載以太網物理層(一)(二)
Modeling Advanced?Topics (高級建模技巧)
AVB-TSN基礎課程(一)(二)Modeling Advanced?Topics (高級建模技巧)如何在MATLAB平臺上搭建滿足AUTOSAR標準的模型(上)(下)AUTOSAR Overview and Objectives電動汽車技術概述(一)(二)
電池包弱電電連接方式(上)(下)
方形電池強電連接方式
圓柱形&軟包電池強電連接方式
車載充電機開發設計
車載充電機的測試技術
車載充電機工作原理
48V整體設計過程(2)
48V整體設計過程(1)
48V弱混技術介紹
溫度對電池性能和安全的影響
動力電池
整車EMC測試(上)
CNA遠程刷新與診斷(1-6)
混動與電動車驅動設計(上)(下)
插電式混動(PHEV)系統架構
純電動驅動系統架構
了解公開課、視頻課程詳情及觀看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d-s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matlab实现_自动驾驶中的多传感器融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mysql 提权方法_mysql常用的提
- 下一篇: python爬虫为什么xpath路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