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学弟问的n个问题,梳理一下分享给大家
前言篇
我們很多時候看到很多經驗分享,很多情況都是一些資質優越、能力優秀的人,分享他一些成功的經驗和學習方法,當我們偶爾看下這些經驗確實會給我們一個激勵的作用,常常感嘆某個大佬:臥槽,真牛逼!但有時候看的太多可能反而會讓自己消極甚至自卑,失去一些信心,覺得自己和他差別很大。每個人可能確實有每個人的追求和目標,生活中其實更大的群體是個普通人,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式和道路很重要,別人的經驗只能被很小的借鑒但很難被復刻。
今天不分享大佬的故事,只分享為了目標而正在努力的小老弟努力的過程,并且很多人都處于這個階段,我把個人的一些意見給大家分享一下。當然今天的視角是趨向普通大眾,比較接地氣。
大部分人在學校的前幾年可能是渾渾噩噩(包括我自己也是),大一大二無感,到了大三開始要選擇未來的路才開始躊躇猶豫。望著身邊的大佬們已經有了很好的去處或者方向,自己難免會焦急、浮躁起來,想猛的學猛的進步,卻發現效果離自己的預期相差甚遠。
對于這些小老弟,我想說的就是:先認清形式規劃路線,再努力學習。在僅剩幾個月的努力時間中,無論是考研還是找工作,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學習道路非常重要,切勿盲目跟從,下面就整理了一位讀者的系列疑問,并談談我的看法。
疑問篇
這個小老弟來自湖北一個不知名的二本學校,他的經歷和疑惑可能大部分人也曾遇到過或者即將遇到過。他在去年12月份時候加的我,向我咨詢了一些考研、學習的問題,第一次就聊了很多,然后我就去洗澡了他還有很多疑問。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確實是個萌新。
來自他的問題我梳理一下很多人想知道的問題。
問題一:研究生每天干嘛?
研究生肯定是要看論文和文獻的,畢竟這是畢業之事,但是研究生也有很大區別的,研究生分為學碩和專碩,學碩大多數一英一(考試內容范圍大一些),專碩大部分數二英二,專業課也有可能不同具體要看學校的安排了。專碩的話理論上科研壓力小一點,學校對專碩論文或畢業要求會低于學碩的(具體還得看學校要求、導師要求)。
研一的話基本有課的,上的課程跟科研型關聯大一點,人工智能啥的,搞開發的話還是得靠自學,有的老板有活可能會讓你干的,不同的老板是完全不同的體驗,有的老板就是壓榨你干的活跟工作確實沒關(拉項目型),有的老板要你跟他一起搞科研(年輕居多),有的老板還讓你幫他打雜(寫ppt、寫文檔等等)……有的老板壓榨了會給錢,有的老板壓榨了也不見分文,留下怨聲載道。
如果兩年制的研究生研一下就要準備春招提前批或者暑期準備秋招內容,這樣一看研究生的生涯真的好快,并且還沒啥論文壓力。這些人研二可能一部分時間實習,一部分時間準備畢業。
正常2.5或者三年的話研二大部分都在搞小論文,各個學校和老板的要求都不同,畢業要在學校最低要求基礎上滿足老板要求(老板權利非常大)。除了搞小論文之外,有的老板就讓實習,但有非常非常多的老師是不放實習的,要在實驗室幫老板干活壓榨(非常多),所以如果成功上岸選的老板也非常重要(很多老板研究方向很偏或者很難找工作,或者算法崗普通人很難找工作)。當然研二下暑期實習也要準備的,那個暑假暑期實習比較重要,沒大廠實習經驗裸的秋招難度挺大的。
研三的話我的同門學長大部分就是先秋招忙大論文畢業了,因為研究生大論文要求還是蠻高的,和本科要求不是一個檔次的,要有創新點和工作量,搞不好真的可能延畢的。
所以總的來說,大部分研究生看論文看文獻當前就只是為了達到畢業要求,滿足工作要求的。大廠算法崗的話非名校牛人還是挺有難度的。而大部分工作需要的前端、后端或者測試等方向具體內容,還是要自學的。
問題二:考研要是沒考上怎么辦?
明確的說:不能腳踏兩只船,邊準備考研,邊準備找工作大概率既考不上也找不到好工作最后只能草草收場,畢竟你又不是神,沒有那么多的精力。
所以選定走考研這條路,光考研內容就夠你折騰很久的,是看張宇還是看湯家鳳呢,是做1000題還是1800呢還是660呢,看視頻你可以是認為和人交流的過程,你喜歡那個老師看那個老師視頻做他的題目就好了,畢竟那幾個老師已經經市場確定那么多年各有風格特色的。
考研會涼這個事情還是很正常的,綜合來看涼涼的概率是要大于一半的,當然那一半涼的原因大部分是蛇皮并沒有踏實準備,也有部分是因為運氣不好沒發揮好、學校突然太炸等情況。但總的來說踏踏實實、穩穩當當的大部分其實還是上岸了的。
另外,防止涼方面除了好好準備初試復試,擇校擇專業也是很重要的,通常來說選擇的學校比自己當前高1-2個層次最好,如果本校就不錯的話考本校也可。今年看到某二本院校計算機學院只有個位數的人上岸一些普通雙非院校,還有幾個是調劑去其他地方的心中還是很震驚的,感受到在考研內卷中弱勢群體的一絲絲凄涼,不得不承認由于前面很多年的積累在暫時學習考試能力方面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你這一步跳多高要根據你的學習能力來看的,可以頭鐵但真沒必要。還有就是擇校考慮學校是否壓分,有的學校專業課壓分嚴重、復試又很晚這種你如果復試涼了想調劑,那就真的很難。
如果真的涼了呢?這種情況真的存在的,去年的我就是本來就涼了去找了一份工作的(去年疫情五月下旬才開始復試),涼了肯定會遺憾這是難免的,心有不甘二戰再來一年也能接受(二戰知識鞏固上岸概率更大一些),不想再戰那就找工作。春招的話雖然進大廠可能希望很渺茫,但進好的普通公司還是有機會的,涼了就抓緊寫簡歷,找隊友一起投、一起面試分享經驗,如果你有一定開發經驗和能力(學起來很快的)找到的不一定比秋招的同學差,經過考研洗禮,你也有一定學習能力和計算機專業知識,這些在面試能有作用的。
總的來說,既然選擇一條路,就要樂觀一點前進,上岸當然是最好的,涼了的話就立馬調整心態去找工作權當體驗這個過程。如果你還沒到考研時候,可以學點開發技術、做點項目,留條后路。
一些其他問題:
考研會看本科成績嘛?
會看,但就是看看而已。
暑期留校復習嘛?
留校,一定要留,個別自制力強神仙可以忽略。
可以邊考研邊抽點時間學技術嗎?
這樣確實太貪心了,暑假前可以學點無所謂,到了暑假之后就沒必要了。如果學校復試有機試但是自己沒有編程能力,可以考慮暑期結束前每天一兩道算法題(難的不刷控制時間)初步有個基礎刷題能力,然后初試完玩幾天再正式認真投入刷題。
復試會問什么?
不一定,復試也看運氣,基本三四個老師組成一個小組,問你啥就要看你碰到的老師是哪個方向的了,不過有自我介紹可以利用引導老師問你那方面的問題,但總的來說還是數據結構、操作系統、數據庫、計算機網絡、組成原理這些基礎專業課問題。
考研要買學校專業課資料嗎?
要買的,尤其是自主命題的學校,各個學校出題風格可能短期內不變,搞到他們學校歷年回憶版試題和本科生期末考試卷去研究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當然這些資料可能有些貴,對于專業課第一輪學習資料,推薦王道就夠了,題量很多。
學校會歧視雙非嗎?
不能說歧視雙非,只能說更喜歡好的學校,不過這方面影響不一定很大,現在總的來說復試還是很公平的,強者分高,學校、本科成績只能讓老師復試時候對你的初始印象比較好。
如果你面試這一輪回答的很好,老師們會這么覺得:這孩子學校不錯、成績不錯、能力也強,不孬!
但你如果表現不好,老師們可能會覺得:這回答的…… 哪還會在意你啥學校啊。
學校優勢是建立在兩個人同等水平之上的,并且面試只是復試其中一部分,復試也是整個考研一部分,所以初試沖高一點分數,復試硬實力測試穩一點,復試不罵老師,那你不上岸誰上岸?
為什么很多人說計算機搞開發考研無用?
你本科是名校或者大廠收割機也可以說搞開發考研無用,他說任他說了,他強任他強,咱不跟他們比。這個考不考是看自己想不想、適不適合,而不是有沒有用。
學習力篇
對于考研整個狀況摸清,剩下就是要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堅持下去,但堅持哪有那么容易,這個過程可能是非常孤獨的,甚至很多人堅持不到最后中途放棄,畢竟長時間受挫的滋味確實不好受。
大部分人大三下開始準備考研,買一堆資料去復習,過了一段時間發現不合適放棄了(沒錯我就是這樣從舍友手中購得全新5折資料的),考研是一條很好的出路,但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如果自己每天都很痛苦完全堅持不下去很長時間沒有起色,你也可以嘗試選擇其他道路。
在學習路途中最容易出現干勁不足的問題,那么這時候你就要改改自己的生活習慣了,你身邊的人會影響你很多,下面就給你一些建議。
去圖書館復習:每年考研季,圖書館可能大部分都是考研的人,你處在這個環境會促進你學習,并且走路吃飯、回去睡覺聽到別人談論的問題,也知道自己和別人的差距。
找好研友: 雖然在圖書館整體上有不錯氛圍,但是有很多成群蛇皮的人,比如這群人不太好學說:“時候不早了回吧回吧”,或者有一兩個回的早,可能你們一群人就會受影響:我也回吧回吧,時候不早了。并且如果你身邊研友學習能力不錯可以相互督促,取長補短,遇到不同模塊問題可以吃飯時候討論,面對面交流效果比自己上網查、消化效果要好很多。并且如果你途中情緒不穩定你們也會相互安撫支持,有好的研友考研途中是很有趣的,每天吃飯時候說說笑笑。
堅持早起晚歸: 考研途中態度很重要,早起晚歸踏踏實實每天搞學習,不要抱有僥幸:我起得晚我效率高、我后面使勁肝。考研拼的是汗水、時間的付出而不是小聰明。
關注考研老師媒體號: 考研途中休息時候,多看看李永樂、湯家鳳、張宇等老師的B站、微博,他們會分享一些學習進度、學習方法,你可以看著取經驗,并且可以看看下面評論看下自己的對手到了什么程度了。
收藏幾個勵志視頻、幾首動力歌: 長期堅持并非易事,沒有動力偶爾看看勵志視頻彈幕上無數人我要上岸xx大學那一刻,其實還是很震撼的,自己也會重新找回自己;聽著比較有動力的歌散步、跑步,也會給自己提升很多動力,下面就是當時我考研時候B站收藏的一個視頻(偶爾看,別看的麻木了)。
最近,小老弟也遇到同樣問題,他可能身處二本,身邊這個時候真正學習的人寥寥無幾,談論學習內容大家也都是很敷衍,可能他們暫時還沒覺得到了準備的時候吧,又或者家里有礦吧,身處這個環境學弟就出現了一些自己學習力不足的情況。
我答應了小老弟,因為這個對我來說是個舉手之勞,他也僅僅是暫時狀態不好,希望他能調整好找到自己。這幾天都很好的完成他的規劃。
咱暫時弱一點沒關系,可以為了自己跨的下個臺階而努力,看到這位學弟為了自己夢想而努力的場景,確實蠻震撼的。
今天分享這個小老弟和他的疑問,是因為這個感覺太熟悉了,像極了生活中很多時候、很多人。
每個階段可能每個人都有一個小夢,每個人也都不一樣,愿大家都能努力如愿以償。
關于作者:本科江科大,南理研一,維護同名原創公眾號:【bigsai】,分享學習、數據結構與算法、Java相關知識,累計干貨原創100+,幫助更多的屬于小白群體。如果有考研、學習道路問題歡迎找我交流。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考研学弟问的n个问题,梳理一下分享给大家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面试官问我有环链表中怎么找到入口,本以为
- 下一篇: 排个课表学会了拓扑排序!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