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终拿腾讯 offer!
CTO 說了,用錯 @Autowired 和 @Resource 的人可以領盒飯了
用鴻蒙跑了個 hello world
最近在知乎看到一個話題:“你的編程能力從什么時候開始突飛猛進的?”
針對這個話題,我想從兩個方面來聊聊。
第一,具體的聊聊我的編程能力到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突飛猛進的呢?
第二,什么是編程能力呢?
這兩點也就是我這篇文章想具體談談的問題。
話說我的編程能力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突飛猛進的呢?
先給一個答案,在我看來,編程能力并沒有突飛猛進,也沒有是在哪一個時刻就有急劇的提升,編程能力的提升往往伴隨著的是一點點的付出與努力,這種能力是隨著時間的積累慢慢的提高的。我這樣說的原因是在于,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來說,其實是沒有用到天賦這兩個字的,所以,也就不存在說你可以一下子就突飛猛進,就如同讀書那會某位同學一下子就把成績提高了。
因此,想要提高編程能力,也就只能靠付出,靠努力,靠鍵盤上的功夫。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對于計算機的專業來說,非常恰當!
針對我個人的經歷,我還是說我沒有突飛猛進的時刻,只有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覺得我的編程能力的提升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吧,這也是是對我的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也是希望給正在努力的可愛的計算機的人們一點經驗。
第一個階段,這個得回到我大學的時候了,我接觸計算機也就跟大家一樣,進入大學后,才發現自己學的是計算機專業,也是后面才開始慢慢的了解到了碼農、程序猿這些我們的專屬名詞。大一的時候,學習的專業知識也是混混吧,沒有怎么認真,我覺得我的轉折點還是在大一的時候加入到了我們學院的一個物聯網學習實驗室,當時這個實驗室是一位老師指導學生做一些計算機方向的工作,里面有很多的細分的學習的方向,進入到這個實驗室之后,我就接觸到了Java,這也是我現在恰飯的家伙了,當然,在大一的時候其實已經學習過了c語言了,但是當時沒有很認真的學習,所以就是沒有對c太感興趣,但是,加入到這個實驗室之后呢,老師會給我們布置一些任務,所以就讓自己有一些動力了。
在大一暑假到大二,我把Java的一些相關的技術學了個遍,我覺得這個階段算是我的第一個階段:啟蒙期。正是這個階段讓我感受到了編程的魅力,這樣說的原因是,接觸到編程之后,我編程的時候是特別快樂的,學習到了新的技術之后是會有一種特別的自豪感,做了一些相關的軟件之后,也會有一種莫名的自豪感,雖然當時的東西很爛,但是正是這種自豪感讓我一些堅持下去,直到現在也是有這種激情。當時“第一個軟件”就是用Swing做的記事本,哈哈哈哈。我覺得這種激情來之不易,它讓我步入了計算機行業的正確的軌道上。
當然,那個期間并不是說只有激情和學習的自豪感,同時也是有不懈的努力和付出的,那一年我幾乎是每天至少8小時的學習,大一的那個暑假幾乎是一天都是在電腦面前學習,當時,我看的視頻就是馬士兵老師的課程,所以,我推薦如果你是剛剛學習計算機不久,最好的入門方式就是看視頻,這樣能讓你更快的學會,感受到計算機的學習的樂趣。
因此,正是有了這個啟蒙階段,才讓我正式跨越了計算機的最低的門檻。
第二個階段,我把它叫做“大學的沉淀期”。
這個階段也是我很重要的一個階段,對計算機有了更深一些的理解。這段時間應該是大二到考研前,這一年多,我學習了計算機的基礎課程,參加了一些比賽,利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在實驗室做了一些項目,整體上來說還是有很大的收獲。
首先,關于計算機的基礎課程,這對于一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我覺得還是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能夠提升你對計算機的理解,同時,往更加實際的方面來說,就是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是會問你的。其次,參加一些計算機的專業的比賽對我的個人能力的提升是有幫助的,同時,也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大學這個階段,我參加過全國高校物聯網大賽,藍橋杯等等,這些比賽對于很多大佬來說真的不值一提,但是,我從一個本科二本的學生來說,對于當時我自己取得的成績還是比較滿意的。
藍橋杯大家也可能叫他“圈錢杯”,畢竟報名也需要報名費嘛。當時我大二參加過這個比賽,我一無所獲,因為根本沒有重視。大三我又參加了,當時我就覺得我既然參加了,我就得拿個獎對吧,不然怎么證明我能力有沒有提升呢,所以,我準備了一兩個月,專門刷了一些題目,當年,我在我們省獲得了省的一等獎,非常幸運進入到了全國總決賽,也正是這個比賽,我第一次去了北京,第一次去了北大,最終,在全國總決賽上,拿了一個二等獎。雖說拿到這個獎很開心,但是也看到了差距,當時比賽的旁邊就坐著一個大佬,tm我才寫第二題,他就做完了,還好當時心態穩住了,把會的做完了。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表現還算對得起自己。
在大二至大三這個期間,在實驗室其實也做了一些項目,雖然現在看來這些項目不值得一提,只能用辣雞來形容,但是,確實是我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這個量變的過程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這個階段其實我還干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看書。這一年多的時間,我看的書真的是我人生的巔峰了,從小到大我是一個特別不喜歡看書的學生,不害羞的說,我真的四大名著都沒有看完,就是這種程度。但是,這一年多,我基本上把圖書館我覺得有用的書都借了個遍,從基礎的Java到后端,到前端的一些書,我都借過,去上課的時候,我每次必定會帶著一本借的書,然后盡快的看完。到后來,我把一些我覺得重要的書都買回來了,現在還是我的寢室和實驗室放著。
可能正是在大學參加一些比賽,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因此,我決定了我要考研,一方面我要通過考研提升學歷,另一方面,通過考研能讓我有更多的時間繼續學習,繼續沉淀。
第三個階段,考研到研究生的進階期。
大四這一年的考研時光和研究生的學習生活,讓我對技術有了更多的理解,一方面,我在技術的深度和廣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這是我在考研之前給自己的期望,很慶幸,這一點我做到了。
在考研的那一年的時間里,對于我個人的能力還是有一定的提升的,雖然學習的都是計算機的基礎知識,但是,在我看來,這些基礎知識正是一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最最重要的素養,對于科班這個詞,我沒有太多的見解,但是,只知道,不管你是否是科班出身,計算機到底還是一門計算機科學,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是其他上層建筑的地基,這些基礎對你理解上層建筑有非常大的幫助。
考研的這一年里,我對C,C++,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庫等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幾本厚重的本科課本都在家過年的那段時間我都有拿著學習,因此,我感覺,這個階段學習這些計算機的基礎課程,對我的能力有一定的提升,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量變過程。這些基礎課程,不管是平時的學習工作對計算機的理解還是求職過程中對應面試官的面試題,都是非常的重要。
大家都說,考上研究生最開心的時刻就是知道自己成功上岸的那一刻,往后的時光往往沒有那么的快樂。
我也是如此吧,在我考上研究生之后,我對自己的研究生的生活有了自己的規劃,有了自己的學習的要求。我十分清晰的記得,我考上研究生時給自己制定的規劃——我以后要從事算法崗位。然而,那個時候我對自己的算法能力還是有非常清晰的認識的,我知道,雖然我在大學的那個階段,我獲得了全國的藍橋杯的二等獎,但我明白我有幾斤幾兩,所以,剛剛到研究生的階段,我就認認真真的規劃了要學習算法,我要入坑深度學習。
以上兩點,應該可以在我2018年的年終總結中看到我的規劃,這兩點其實并沒有很好的完成,至少沒有成功入坑深度學習,我選擇了主動放棄,因為這真的太難了,難在其一是我只是一個普通渣渣211的研究生,其二,并沒有很好的研究算法的環境,因此,也就不存在產出論文了。但對于認真學習算法,通過研究生三年的努力,從最終的結果來看,我是有量變到質變的飛躍的,我的能力還是不是特別強,但是,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從普通二本高校,借助研究生的學歷,最終在求職過程中,收獲鵝廠等多個大廠的sp或ssp offer,我覺得我達到了我的基本要求。
那么這兩年的時間,我針對算法這一塊,我做了什么工作或者準備呢?我想給大家簡單的理一下。
總體的思路是可以這樣劃分,針對時間比較長,我的時間是兩年。
1、全面學習數據結構、基礎的所有算法,這樣會對計算機的基礎有很好的掌握;2、通過看好的算法課程,學習借鑒優秀的算法學習方法和思路;3、求職的算法準備,針對求職具體復習準備。
以上就是我的整理思路,戰線會拉著比較長,但是,會對個人的能力有比較好的提升。
前面有寫到,這個階段,我不僅僅是對計算機的技術能力有提升,讓我對技術也有了更多的“理解”,這份理解不只是體現在你對技術的理解,也體現在你對你的思維的改變。
在“我的第二個階段”的期間,我一心想要提高的就是自己的編程水平,多看一些書,多寫一些代碼,能夠在面試時找一份更好一點的工作。但是,這種思維或者說局限在我大四的時候開始轉變了。
從大四開始,我開啟了公眾號的運營,開始了寫作,這些其實都是我沒有想到的,但我就是開始了。從公眾號一天幾個閱讀量,到幾十個,再到幾百個,我經歷了一年的時間,再到現在公眾號15W粉絲,我用了3年了時間,這個成績其實對于很多大佬來說是不值一提的,但是,我很慶幸的是,我在研究生的這三年做到了這些事情。
在我看來,做公眾號不僅僅是寫寫文章,發發文章,這么簡單的事情,我之于公眾號是一份小小的創業,而且是沒有任何風險的創業,它是我的一個又一個的產品,這份產品,最直接的受眾就是我的粉絲,我怎么把公眾號運營成粉絲喜歡的樣子,怎么讓粉絲覺得關注我是有價值的,這些都需要我去思考,所以,可能經常就會出現花一個小時就為了找一個好的素材、合適的題目的情況。這個“創業”對我來說是非常值得的,這三年來,最直接的收益當然就是收入了,我實現了自給自足,成為了在這個階段的“別人眼中的有錢人”,當然,我肯定沒有多少錢了,哈哈哈。但是,我卻通過公眾號讓我看到了對技術的不一樣的理解,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一個門,走進了全新的一個世界,這個改變,對我來說是多維的提升的。
走過前面三個階段,在編程水平方面,我有了突破;在收入方面,我可以自給自足;在認知方面,我沖破了原始的壁壘,我有了很多想要去做的想法,我自認為我更強了,我也更自信了,但我還沒有蛻變,也沒有突飛猛進,只有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帶來的量變。
第四個階段,求職的升華期。
這個階段其實就是研究生開始的實習開始,這個階段總的來說就是找實習的準備階段,面試階段,最后收割offer階段,關于這個階段可以閱讀我之前寫的非常詳細的一篇文章硬剛一周,3W字總結,一年的經驗告訴你如何準備校招!。
總而言之,回顧我的四個階段,沒有哪一個階段是有質的飛躍的,都只有量變的過程,我的這七年,缺少哪一個階段,都不會有現在的質變,獲得現在我滿意的成績,所以,不管你處于哪個階段,是剛剛上大學,還是大學找工作,還是考研,或者研究生階段,再或者已經工作了,唯有堅持和不斷思考,做好現階段該做好的事情,并且嘗試走出舒適區,才有質的的提升,這也許是一種“突飛猛進”。
這其實就是我的七年求學時光,如果你正在經歷我的某個階段,如果你看到這篇文章,希望對你有一定的幫助。
推薦文章1、14個項目!2、Spring Boot + Security + MyBatis + Thymeleaf + Activiti 快速開發平臺項目3、推薦幾個支付項目!4、寫博客能月入10K?5、一款基于 Spring Boot 的現代化社區(論壇/問答/社交網絡/博客)更多項目源碼 1、推薦兩個項目!2、重磅推薦:一套開源的網校系統,無論是自建網校還是接副業都很方便 3、一款基于 Spring Boot 的現代化社區(論壇/問答/社交網絡/博客) 4、13K點贊都基于 Vue+Spring 前后端分離管理系統ELAdmin,大愛5、想接私活時薪再翻一倍,建議根據這幾個開源的SpringBoot?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6年,终拿腾讯 offer!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B站,牛逼!
- 下一篇: 推荐一个非常火爆的电商开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