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DCIM平台的6化
摘要
本文拋開DCIM功能,重點闡述了支撐平臺的實現,作為DCIM解決方案提供商,在深度理解國內各行業對DCIM系統功能需求的基礎上,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不是各類功能的具體實現,而是什么樣的一個平臺能夠有力支撐和快速響應客戶不斷更新、不斷成熟的功能需求。
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DCIM(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的概念在今年引入到國內以來,一直是數據中心運營與管理領域聚焦的一個熱點,國內外不同的機構對DCIM有著不同的定義,不同的用戶對其內涵及外延也有這不同的理解,目前沒有組織或權威機構能給DCIM一個標準的定義,也沒有用戶主動提出一個關于DCIM的明確需求,雖然定義并非明確,理解也不完全一致,但是隨著近幾年整個社會發展對計算能力需求的迅速提升,帶動了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迅速建設、擴容,迫切的需求還是快速的把DCIM從概念階段推到落地,作為DCIM解決方案提供商、DCIM平臺開發商,通過分析大量的客戶需求,通過一個個項目的落地,逐步得出DCIM平臺現階段應該是一個平臺化、架構微服務化、接口標準化、應用層模塊化,流程引擎化,上層模型化的產品。
產品平臺化
《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技術白皮書》指出目前共同的觀點是DCIM不只是一個軟件,更是一個管理工具和方法,但作為DCIM解決方案提供商,管理工具和方法會通過產品和服務的方式提供給用戶,本文要闡述的就是解決方案提供商要為客戶提供一個怎樣的產品,那么我們首先確定的觀點是DCIM產品是一個靈活的平臺(Platform),而非一個固定的系統(System),DCIM本身不是一個標準,每個客戶的需求是不完全一致的,且客戶需求的功能不是隨著產品的交付完成就完成的,如果做成固定的系統(System),客戶會長期的依賴廠商,不能靈活的根據當前的需求搭建自己的功能模塊及工作流程,這種設計是從已知的功能出發,產品只能滿足客戶當前的需求,不能持續的滿足客戶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需求,而平臺(Platform)為出發點的設計思路,是要能夠迅速滿足客戶已知與未知的同類別功能需求。當然作為產品提供商,也會盡量避免為每個客戶提供一套個性化且不可在其他客戶復用的產品,這樣會極大的降低企業的投入產出比。所以產品平臺化是客戶與廠商共同的需求。那么,一個怎樣架構的平臺才能滿足雙方的需求呢?
架構微服務化
對DCIM定義與需求的不確定性決定了很難做一款一步到位的產品,落地投產只是滿足了當前或者說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需求,客戶需求還會不斷變化,持續增長,這就導致產品功能模塊,接口等各層面還會不斷的變化,所以產品的可快速擴展性應該是產品的最重要特性之一,微服務作為一項在云中部署應用和服務的新技術已成為當下最新的熱門話題,已在很多應用場景下證實它的先進性,它的基本思想在于考慮圍繞著業務領域組件來創建應用,這些應用可獨立地進行開發、管理和加速。在分散的組件中使用微服務(云)架構和平臺,使部署、管理和服務功能交付變得更加簡單,作為DCIM解決方案提供商,只有選擇和開發一套適合行業現狀的微服務架構,才能為客戶提供一款可擴展性、模塊化、標準化以及是開放的通信架構的產品。
接口標準化
DCIM不是升級版的動環,更不是監控系統,DCIM是管理(Management)平臺,作為一個管理平臺,對外接口是設計中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之一,這不僅包括平臺自身微服務架構與各模塊間的接口,還包括與外部各系統間的接口,只有合理的設計才能確保產品的性能、數據的時效性以及平臺的獨立性、靈活性,應用間的消息特別是異步消息雖然可以通過MQ的方式實現,但是解決不了平臺獨立,接口靈活的問題,為了確保自身的獨立性,接口必須標準化,創建接口適配層是目前解決該類問題的有效方式之一,設計獨立的接口適配層,并池化之,讓所有非標準接口在這里標準化,對平臺來說所有接入的都是標準接口,減少平臺接口開發對平臺帶來的不確定影響,提升了接入效率,確保了平臺的獨立性,靈活性。
應用層模塊化
應用層是指由相對獨立的基于平臺的功能模塊集合,他們可能運行在平臺之上也可能以微服務的形式存在,模塊本身也可能由模塊組成,多個或獨立的模塊組成產品的功能,松耦合的模塊設計是產品靈活性、可擴展性的重要依托,這樣客戶在新增功能,變更功能都不會對平臺和其他功能帶來影響,對于廠商,能為不同的客戶快速部署具有不同功能的產品。
流程、報表引擎化
拿流程來說,作為一個管理平臺,支撐運維工作流是其最基礎的功能,但不同的客戶工作流程是不同的,相同的客戶也會隨時更新工作流,如果不是基于流程引擎的流程開發,是客戶的噩夢更是廠商的噩夢,流程只有開發者可以創建和變更,客戶只是固定流程的使用者,不能根據自己的需求方便的創建變更流程,從目前接觸到的大多數客戶來說,是無法接受的,對廠商來說也會陷入流程開發的泥潭,開發適合DCIM平臺的流程引擎是解決該問題的最有效方式,也是提升客戶滿意度的最有效的手段,報告報表亦如此。
上層模型化
DCIM作為一個管理平臺,其核心作用應該是為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平臺所掌握的多維度數據只通過簡單的統計分析是很難得到真實有效的輸出,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的應用目前來說是通過深度的數據挖掘形成決策依據的最好手段之一,但不論是傳統的數據統計分析,還是大數據方式,所使用的算法模型才是核心,從某種意義上來講,DCIM平臺所擁有算法模型多少是衡量其價值的重要參考,也是廠商能力的重要體現。
相關下載
史上最全,數據中心機房標準及規范匯總(下載)
數據中心運維管理 | 資料匯總(2017.7.2版本)
加入學習群掃描以下二維碼或者添加微信:wang2017bj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浅谈DCIM平台的6化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液冷模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与意义?
- 下一篇: 和低压电气有关的71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