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P 的几个概念
SIP協議初學者必須明白的幾個重要概念
一、 SIP協議的分層結構
SIP是一個分層結構協議,它的行為根據一組平等獨立的處理階段來描述,每一階段之間只是松耦合。
SIP的最底層是語法和編碼。它的編碼使用增強Backus-Nayr形式語法(BNF)來規定。
第二層是傳輸層,定義了網絡上客戶機與服務器發送請求和接收響應的方式,所有的SIP元素包含傳輸層。
第三層是事務層。事務是SIP的基本元素。事務層具有客戶機組成部分(稱為客戶機事務)和服務器組成部分(稱為服務器事務),一個事務由客戶機事務發送給服務器事務的請求(使用傳輸層),以及服務器事務發送對應該請求的響應組成。
事務層之上的層為事務用戶(TU)。當一個TU希望發送請求時,生成一個客戶機事務實例并向它傳遞請求和IP地址、端口和用來發送請求的傳輸機制。
二、Sip 幾個重要參數:
1) 如下三個值相同代表同一個dailog(會話)
Call-id
Form tag
To tag
2) branch值相同,代表同一個 transaction(事務)
Branch
3) cseq
Cseq
其生存域是一個會話。用于將一個會話中的請求消息序列化,以便用于重復消息、“遲到”消息的檢測,響應消息與相應請求消息的匹配等。包含兩部分:一個32位的序列號,一個請求方法。
通常在會話開始時確定一個初始值,其后再發送消息時將該值加1。主叫方與被叫叫各自維護自己的CSeq序列,互不干擾,這有點像TCP/IP中IP包的序列號。
一個響應消息有與其對應的請求消息相同的CSeq值。
【注意】SIP中CANCEL消息與ACK消息總是比較特殊。CANCEL消息的CSeq中的序列號總是跟其要cancel的消息的相同,而對于ACK消息:如果它所要確認的是INVITE請求的non-2xx響應,則ACK消息的CSeq中的序列號與對應INVITE請求的相同;如果是2xx響應,則不同,此時ACK被當作一個新的事務。
三、 Dialog:對話,一個對話是持續一段時間的兩個UA之間的端到端的SIP關系。一個對話由SIP消息建立,就像用2xx響應INVITE請求。我們用Call identifier,local tag(本地tag),remote tag(對方tag)來標志一個對話,一個對話在RFC 2543中被正式叫做CALL LEG.
Dialog(會話) 會話是兩個UAs(user agent) 之間持續一段時間的端到端(peer-to-peer)的SIP 關系. 一個會話由一個Call-ID, 一個local tag 和 一個remote tag來標識.會話過去也叫做 "call leg".
Call-id,local tag,remote tag 三者值相同,代表同一個dailog
四、 Transaction(事務) 事務發生于客戶端和服務器端之間,包含從客戶端發出請求給服務器,到服務器響應給客戶端的最終消息(non-1xx message)之間的所有消息. 如果請求是一個"Invite"消息,并且最終的響應是一個non-2xx消息,那么該事務包含一個"Ack"響應消息.如果服務器的響應是一個2xx消息,那么,隨后的ACK是一個單獨的事務.
branch參數含義 branch值相同代表同一個Transaction事務系列
Branch是一個事務ID(Transaction ID),用于區分同一個Client所發起的不同Transaction。
對于遵循RFC3261規范的實現,這個branch參數的值必須用magic cookie”z9hG4bK”打頭. 其它部分是對“To, From, Call-ID頭域和Request-URI”按一定的算法加密后得到。
根據本標準產生的branch ID必須用”z9h64bK”開頭。這7個字母是一個亂數cookie(定義成為7位的是為了保證舊版本的RFC2543實現不會產生這樣的值),這樣服務器收到請求之后,可以很方便的知道這個branch ID是否由本規范所產生的(就是說,全局唯一的)
總結
- 上一篇: 作业32-完成评论功能
- 下一篇: Android之LinearLay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