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 FreeBSD 10.2 上安裝 Nginx 作為 Apache 的反向代理
Nginx 是一款自由開源的 HTTP 和反向代理服務器,也可以用作 POP3/IMAP 的郵件代理服務器。Nginx 是一款高性能的 web 服務器,其特點是功能豐富,結構簡單以及內存占用低。 第一個版本由 Igor Sysoev 發布于2002年,到現在有很多大型科技公司在使用,包括 Netflix、 Github、 Cloudflare、 WordPress.com 等等。
在這篇教程里我們會“在 freebsd 10.2 系統上,安裝和配置 Nginx 網絡服務器作為 Apache 的反向代理”。 Apache 將在8080端口上運行 PHP ,而我們會配置 Nginx 運行在80端口以接收用戶/訪問者的請求。如果80端口接收到用戶瀏覽器的網頁請求,那么 Nginx 會將該請求傳遞給運行在8080端口上的 Apache 網絡服務器和 PHP。
前提條件
步驟 1 - 更新系統
使用 SSH 認證方式登錄到你的 FreeBSD 服務器,使用下面命令來更新你的系統:
freebsd-update fetchfreebsd-update install 步驟 2 - 安裝 Apache
Apache 是開源的、使用范圍最廣的 web 服務器。在 FreeBSD 里默認沒有安裝 Apache, 但是我們可以直接通過 /usr/ports/www/apache24 下的 ports 或軟件包來安裝,也可以直接使用 pkg 命令從 FreeBSD 軟件庫中安裝。在本教程中,我們將使用 pkg 命令從 FreeBSD 軟件庫中安裝:
pkg install apache24 步驟 3 - 安裝 PHP
一旦成功安裝 Apache,接著將會安裝 PHP ,它來負責處理用戶對 PHP 文件的請求。我們將會用到如下的 pkg 命令來安裝 PHP:
pkg install php56 mod_php56 php56-mysql php56-mysqli 步驟 4 - 配置 Apache 和 PHP
一旦所有都安裝好了,我們將會配置 Apache 運行在8080端口上, 并讓 PHP 與 Apache 一同工作。 要想配置Apache,我們可以編輯“httpd.conf”這個配置文件, 對于 PHP 我們只需要復制 “/usr/local/etc/”目錄下的 PHP 配置文件 php.ini。
進入到“/usr/local/etc/”目錄,并且復制 php.ini-production 文件到 php.ini :
cd /usr/local/etc/cp php.ini-production php.ini下一步,在 Apache 目錄下通過編輯“httpd.conf”文件來配置 Apache:
cd /usr/local/etc/apache24nano -c httpd.conf端口配置在第52行 :
Listen 8080服務器名稱配置在第219行:
ServerName 127.0.0.1:8080在第277行,添加 DirectoryIndex 文件,Apache 將用它來服務對目錄的請求:
DirectoryIndex index.php index.html在第287行下,配置 Apache ,添加腳本支持:
<FilesMatch "\.php$">SetHandler application/x-httpd-php</FilesMatch><FilesMatch "\.phps$">SetHandler application/x-httpd-php-source</FilesMatch>保存并退出。
現在用 sysrc 命令,來添加 Apache 為開機啟動項目:
sysrc apache24_enable=yes然后用下面的命令測試 Apache 的配置:
apachectl configtest如果到這里都沒有問題的話,那么就啟動 Apache 吧:
service apache24 start如果全部完畢,在“/usr/local/www/apache24/data”目錄下創建一個 phpinfo 文件來驗證 PHP 在 Apache 下順利運行:
cd /usr/local/www/apache24/dataecho "<?php phpinfo(); ?>" > info.php現在就可以訪問 freebsd 的服務器 IP : 192.168.1.123:8080/info.php 。
Apache 及 PHP 運行在 8080 端口。
步驟 5 - 安裝 Nginx
Nginx 可以以較低內存占用提供高性能的 Web 服務器和反向代理服務器。在這個步驟里,我們將會使用 Nginx 作為Apache 的反向代理,因此讓我們用 pkg 命令來安裝它吧:
pkg install nginx 步驟 6 - 配置 Nginx
一旦 Nginx 安裝完畢,在“nginx.conf”文件里,我們需要做一個新的配置文件來替換掉原來的 nginx 配置文件。切換到“/usr/local/etc/nginx/”目錄下,并且備份默認 nginx.conf 文件:
cd /usr/local/etc/nginx/mv nginx.conf nginx.conf.oroginal現在就可以創建一個新的 nginx 配置文件了:
nano -c nginx.conf然后粘貼下面的配置:
user www;worker_processes 1;error_log /var/log/nginx/error.log;events {worker_connections 1024;}http {include mime.types;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access_log /var/log/nginx/access.log;sendfile on;keepalive_timeout 65;# Nginx cache configurationproxy_cache_path /var/nginx/cache levels=1:2 keys_zone=my-cache:8m max_size=1000m inactive=600m;proxy_temp_path /var/nginx/cache/tmp;proxy_cache_key "$scheme$host$request_uri";gzip on;server {#listen 80;server_name _;location /nginx_status {stub_status on;access_log off;}# redirect server error pages to the static page /50x.html#error_page 500 502 503 504 /50x.html;location = /50x.html {root /usr/local/www/nginx-dist;}# proxy the PHP scripts to Apache listening on 127.0.0.1:8080#location ~ \.php$ {proxy_pass http://127.0.0.1:8080;include /usr/local/etc/nginx/proxy.conf;}}include /usr/local/etc/nginx/vhost/*;}保存并退出。
下一步,在 nginx 目錄下面,創建一個?proxy.conf?文件,使其作為反向代理 :
cd /usr/local/etc/nginx/nano -c proxy.conf粘貼如下配置:
proxy_buffering on;proxy_redirect off;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client_max_body_size 10m;client_body_buffer_size 128k;proxy_connect_timeout 90;proxy_send_timeout 90;proxy_read_timeout 90;proxy_buffers 100 8k;add_header X-Cache $upstream_cache_status;保存并退出。
最后一步,為 nginx 的高速緩存創建一個“/var/nginx/cache”的新目錄:
mkdir -p /var/nginx/cache 步驟 7 - 配置 Nginx 的虛擬主機
在這個步驟里面,我們需要創建一個新的虛擬主機域“saitama.me”,其文檔根目錄為“/usr/local/www/saitama.me”,日志文件放在“/var/log/nginx”目錄下。
我們必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創建新的目錄來存放虛擬主機配置文件,我們創建的新目錄名為“vhost”。創建它:
cd /usr/local/etc/nginx/mkdir vhost創建好 vhost 目錄,然后我們就進入這個目錄并創建一個新的虛擬主機文件。這里我取名為“saitama.conf”:
cd vhost/nano -c saitama.conf粘貼如下虛擬主機的配置:
server {# Replace with your freebsd IPlisten 192.168.1.123:80;# Document Rootroot /usr/local/www/saitama.me;index index.php index.html index.htm;# Domainserver_name www.saitama.me saitama.me;# Error and Access log fileerror_log /var/log/nginx/saitama-error.log;access_log /var/log/nginx/saitama-access.log main;# Reverse Proxy Configurationlocation ~ \.php$ {proxy_pass http://127.0.0.1:8080;include /usr/local/etc/nginx/proxy.conf;# Cache configurationproxy_cache my-cache;proxy_cache_valid 10s;proxy_no_cache $cookie_PHPSESSID;proxy_cache_bypass $cookie_PHPSESSID;proxy_cache_key "$scheme$host$request_uri";}# Disable Cache for the file type html, jsonlocation ~* .(?:manifest|appcache|html?|xml|json)$ {expires -1;}# Enable Cache the file 30 dayslocation ~* .(jpg|png|gif|jpeg|css|mp3|wav|swf|mov|doc|pdf|xls|ppt|docx|pptx|xlsx)$ {proxy_cache_valid 200 120m;expires 30d;proxy_cache my-cache;access_log off;}}保存并退出。
下一步,為 nginx 和虛擬主機創建一個新的日志目錄“/var/log/”:
mkdir -p /var/log/nginx/如果一切順利,在文件的根目錄下創建目錄 saitama.me 用作文檔根:
cd /usr/local/www/mkdir saitama.me 步驟 8 - 測試
在這個步驟里面,我們只是測試我們的 nginx 和虛擬主機的配置。
用如下命令測試 nginx 的配置:
nginx -t如果一切都沒有問題,用 sysrc 命令添加 nginx 為開機啟動項,并且啟動 nginx 和重啟 apache:
sysrc nginx_enable=yesservice nginx startservice apache24 restart一切完畢后,在 saitama.me 目錄下,添加一個新的 phpinfo 文件來驗證 php 的正常運行:
cd /usr/local/www/saitama.meecho "<?php phpinfo(); ?>" > info.php然后訪問這個域名:?www.saitama.me/info.php。
Nginx 作為 Apache 的反向代理運行了,PHP 也同樣工作了。
這是另一個結果:
測試無緩存的 .html 文件。
curl -I www.saitama.me 測試有三十天緩存的 .css 文件。
curl -I www.saitama.me/test.css 測試緩存的 .php 文件:
curl -I www.saitama.me/info.php 全部搞定。
總結
Nginx 是最受歡迎的 HTTP 和反向代理服務器,擁有豐富的功能、高性能、低內存/RAM 占用。Nginx 也用于緩存, 我們可以在網絡上緩存靜態文件使得網頁加速,并且緩存用戶請求的 php 文件。 Nginx 容易配置和使用,可以將它用作 HTTP 服務器或者 apache 的反向代理。
本文來自云棲社區合作伙伴“Linux中國”
原文發布時間為:2013-04-02.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如何在 FreeBSD 10.2 上安装 Nginx 作为 Apache 的反向代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如果覺得生活随笔網站內容還不錯,歡迎將生活随笔推薦給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