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NA之网络基础【以太网帧结构】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HCNA之网络基础【以太网帧结构】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一、分層結構
? ? ? OSI七層模型: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其中:程序員負責應用層、表示層、以及會話層的工作,而網工負責網絡層的路由尋址,以及數據鏈路層交換機的配置,物理層的布線等的工作。
? ? ? TCP/IP分層結構: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網路接口層。
二、以太網幀結構:
DMAC:目表MAC地址,SMAC:源MAC地址。
TYPE表示上層協議;is-is為0x8000,IPv4為:0x0800,ipv6為0x86DD,ARP解析為0x0806,RARP為0x8035,mlps單播0x8847/mlps組播0x8848。
DATE為數據和填充;FCS為校驗。
三、MAC地址:
mac地址由48bit(12位16進制數)構成,在前24bit(前6位)是廠家信息,后24bit(后六位)為設備信息;實際上mac可以更改。
其中第8bit為0為單播,為1則為組播。廣播為48bit全為1。表示為:FF-FF-FF-FF-FF-FF
四、終端設備處理幀的方式:
不完整的數據幀:單播mac:等于自己,接收。不是自己,丟棄。
多播mac:接收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12101645/2335589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HCNA之网络基础【以太网帧结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react native 网络请求 ax
- 下一篇: 【Stimulsoft Re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