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的两门必修课——绘画与音乐
之前在知乎上回答過一個問題,有哪些美術(shù)作品和音樂直接存在著絕妙的聯(lián)系。
當時沒有仔細研究過二者之間到底有什么聯(lián)系,現(xiàn)在我想我可以試著去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繪畫中的色彩二字經(jīng)常拿來形容音樂,而音樂中的節(jié)奏經(jīng)常拿來形容繪畫,仔細想想還是挺神奇的,明明一個是視覺藝術(shù)一個是聽覺藝術(shù)。
牛頓做個一個不成熟的小研究,音樂中的do re mi fa so la xi對應色彩中的紅橙黃綠青藍紫,而繪畫中用筆的輕重強弱對應音樂中的節(jié)奏。
提到音樂與繪畫的對應關(guān)系絕大多數(shù)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莫奈與德彪西。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感覺并不強烈,循環(huán)幾百遍就覺得也就那么回事。
一直將兩個人并列起來說可能真的只是因為同屬印象派繪畫與印象派音樂,同時喜歡和主流藝術(shù)價值觀對著干,同時摒棄傳統(tǒng)藝術(shù)手法,但這真的不代表看著莫奈的畫去聽德彪西有什么強烈同感。況且德彪西本人根本不喜歡別人說自己的音樂是印象派音樂,他最鐘愛的畫家是惠斯勒,特納,也并不是印象派畫家。
但是真正給我強烈沖擊力的是我近期了解到的天才畫家羅錚,其實他是個像雨人一樣智力很欠缺的人,但是羅錚的爸爸是作曲家羅忠镕,學過音樂的人可能知道,建國后最知名的作曲家和音樂理論家之一。
羅錚雖然智商只像個幾歲的孩子,但是畫出來的畫太震撼我了。真正讓我感覺到什么叫做聲色無間。
?這是羅錚筆下的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
?這張是最最最最震撼我的,羅錚畫的陳其鋼的《逝去的時光》。陳其鋼也是享譽全球的作曲家,奧運歌曲我和你就是他作曲的。陳其鋼剛好是羅錚爸爸羅忠镕的學生,這首大提琴曲《逝去的時光》也分別由我最愛的兩個大提琴家演奏,馬友友和秦立巍。我在酷熱的夏天看著這幅圖聽這首曲的渾身都在發(fā)抖,覺得特別冷,甚至覺得自己已經(jīng)離開這個世界了,眼睛又酸酸的,也是人生中第一次產(chǎn)生這種無比奇妙的通感反應。
羅錚的其他作品。
我覺得這種真正根據(jù)某幅畫譜出的曲子感受才強烈,真的比強行去聽莫奈德彪西更讓人有感觸。
后來我了解到有一種病叫通感癥,完全是一種通往藝術(shù)的疾病。雖然我不知道羅錚是否患有這種病,但是美國的藝術(shù)家Melissa McCracken就是一名通感癥(Synesthesia )患者。
在他們感覺系統(tǒng)中,數(shù)字和詞語是有顏色,有形狀、質(zhì)地和情緒的,她能聽到圖像,看到聲音。當她聽到音樂時,她會看到抽象的色彩和畫面;當她看到畫面時,耳朵里就會跳動著相應的旋律。
說實話我好想得這種病,想知道《我的滑板鞋》《pdd鬼畜》是什么顏色的。。。
Melissa筆下約翰列儂的Imagine
再談談我喜歡的幾首歌和幾幅畫
1、《viva la vida》這首歌的歌詞講述的是在法國大革命中失去王位和生命的路易十六的自白,對比專輯封面上浪漫主義大師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領(lǐng)導人民》,想象一下,絕望即將登上斷頭臺的皇帝,蜂擁而上的高喊自由人民,有時候聽著聽著覺得歷史的車輪就這么把自己碾了過去。
2、《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看這幅畫一定要搭配《伏爾加船夫曲》一起聽,列賓是我最最最喜歡的俄國畫家,我之前也提到過他的作品,女貴族莫洛卓娃,《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無數(shù)次出現(xiàn)在語文書課本里,畫面上展示的是:烈日酷暑下,漫長荒蕪的沙灘上,一群衣衫襤褸的纖夫拖著貨船,步履沉重地前進著。一曲低沉的號子在炎夏的悶熱中與河水的悲吟交織在一起。而音樂 《伏爾加船夫曲》就是圖中的號子。
3、之前兩個太沉重,聽聽維瓦爾第的《春》
這幅作品是波提切利《春》,畫面中間也是維納斯,左邊三位優(yōu)美女神(阿格萊西、塞萊亞、攸美羅西尼)沐浴在陽光里,正相互攜手翩翩起舞,將給人間帶來生命的歡樂。在畫的右邊,分別是花神、春神與風神三個形象,象征春回大地,萬木爭榮的自然季節(jié)即將來臨。 搭配維瓦爾第的《春》一起聽,使人聯(lián)想到春天的蔥綠。
最后,今天我所寫的音樂和繪畫也是本寶寶一個人策劃的一期節(jié)目,講的就是音樂與繪畫的關(guān)系。但不是我講,讓我們領(lǐng)導講,畢竟我們領(lǐng)導是清華美院創(chuàng)作基地主任,清華大學世界藝術(shù)史所長助理。還是那句話,愛看就看,不強求。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NTA4ODEwOA==&mid=2649727597&idx=1&sn=c6c57fafdb922ae739471ccc40ec2b2d&scene=2&srcid=0708Dkn34D61uetHvWMVb9Rk&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key=77421cf58af4a65388df7606ed0f5d3dfe8c855a7f241fb4ea7c591f68d8eaf9a29684800f18b338303141cc5602ea24&ascene=2&uin=NDg0NzEzMzIw&devicetype=iPhone+OS8.1&version=16031610&nettype=WIFI&fontScale=100&pass_ticket=gMMvwiRruVgrEG%2BDx3W5ep3340K0a%2BLKIqvqe8DhZkd8BIvzdlPvn8w1aKg3rY%2BW
作者:南小兔頭
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1527935
來源:知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商業(yè)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獲得授權(quán),非商業(yè)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文艺青年的两门必修课——绘画与音乐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增大胸围!Mr Burning带你在家全
- 下一篇: 零基础如何学爬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