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椰子糖机器人_孩子编程启蒙机器人玩了不下10个,最推荐哪个呢?
這一年多大大小小的編程啟蒙機器人玩了不下10個了:
說實話真不太多,有的:
- 限制太多,只能按照固定的玩法、地圖,開始孩子還感興趣,過活兒就想自己鼓搗,結果機器人只會前進、轉圈,一會兒孩子也就失去了興趣
- 教程很單薄,完全靠自己摸索的,這時很需要家長的專業和支持,對于很多非專業的家長,直接在micro:bit上編程操作小車移動,就有些門檻了
- 不太能吸引孩子的興趣,“教”的太多,比較是啟蒙,孩子基本在3到6歲,這個時候孩子更喜歡在游戲體驗中學習的。
孩子一眼就被吸引而且每天都想玩的,Matatalab瑪塔創想是第一個,“媽媽,你看看這個燈塔“,別說孩子,我們大人看了都忍不住想去摸一摸,探個究竟。
最早接觸Matatalab時,先被它的顏值所吸引,太符合孩子的興趣和設計了,Q萌的燈塔和小巧又有些俏皮的機器人小車,生動活潑的指令卡,融入了音樂、舞蹈,還能自己設計地圖,這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嗎?在游戲中學習編程,還能發揮自己的創意。看story book上說先編程畫五角星,還可以把五角星涂色,剪貼,做成一顆裝飾的圣誕樹,動腦,動手,編程,畫畫,如此渾然天成的融為一體。為此我還專門做了一番功課,除了顏值高,而且內容非常的專業,系統,作為10多年的程序員,我可以說這款編程啟蒙機器人把編程中的精髓和關鍵點,指令,循環,調試debug等一一的全部呈現出來,而且是以符合孩子認知特點的方式引導學習。
1 “甜蜜” 的編程從孩子最愛的糖果開始
如果問吉吉,最喜歡的零食是什么,一定是糖果,吉吉一下子就選了一塊藍黃條紋的糖果。怎么才能幫助MatataBot吃到呢?他先用手指規劃了路線,然后我們嘗試直行、轉彎指令,開始呢,轉彎后他以為就轉彎的同時前進一個格子,體驗了兩次自己就發現了規律。
媽媽:你吃到糖的時候,什么感覺呢?
吉吉:好吃啊,甜甜的
媽媽:那你一般會做些什么?
吉吉:唱歌啊,或者笑……
那Matatabot吃到糖后我們也讓他唱首歌?加入音樂指令,吉吉更開心了,自己把每個都嘗試一番,小手不停地更換音符中的數字,變換出豐富的樂聲。
如果是初次接觸編程的孩子也完全可以放心,糖果、音樂、機器人移動,自然地拉進了和孩子的距離,更像是一種每個孩子都喜歡的游戲,很好地融入了編程的思維和孩子主動思考、嘗試的體驗。
2 快樂又系統、科學的編程啟蒙
很多家長都想讓孩子嘗試編程學習,實際體驗一番下來感覺就是“教”孩子些指令,覺得也沒什么嘛?作為10多年的程序員,我們都知道,編程更重要的是能幫助孩子使用“編程思維”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玩下來最大的感受是,Matatalab把這些理念很好地融合在編程游戲中。
序列和問題分解
想讓Matatabot吃到糖,需要小朋友把指令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出來,這就是計算機編程中的“序列”,順序錯了就無法讓機器人按照正確的路線前進啦。這個時候孩子都是興致勃勃的,開始不熟悉的話,我們幫著孩子先規劃下大概的路線,然后將任務拆解成一個個的小任務。
很多時候吉吉也會提出不同的路線,我會鼓勵他把他的想法用指令實現出來,一起看看和第一個路線有什么區別呢?
在我們大人看來也許這些不是最快、或者最短的吃糖路線,孩子自己動手探索嘗試會啟發他們主動思考。最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每一次嘗試都是直觀可見的。
如果增加了障礙還需要繞行,是不是像我們和孩子玩的迷宮?以前是用筆在迷宮上畫來畫去的,現在能自己設計迷宮了,吉吉玩得停不下來,一會兒把障礙擺在這兒,看我輕易地繞過去又去調整,來來回回幾個回合,腦、手忙得不亦說乎。
看似簡單的游戲,是孩子主動參與、設計的,帶來的是不一樣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這也是我們喜歡這套編程啟蒙產品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設計開放,靈活,不局限于既有的場景和主題,鼓勵孩子自己思考、創作和嘗試。
模式識別:投擲3種骰子來找一顆糖
平常我們玩桌游多數是數字骰子,有沒有玩過形狀骰子,石頭剪刀布的骰子?還有賽跑骰子?吉吉一聽就提起了精神?媽媽,怎么玩?在糖果游戲中,我們根據孩子的年齡可以靈活使用顏色、形狀、圖案三種骰子,使用一個,也可以同時使用3個,有什么不同呢?先擲一個骰子,比如黃藍條紋的,可以在地圖上挑選出幾顆糖果,如果同時投擲3個骰子呢?藍黃的,胖乎乎的形狀的,條紋的,讓孩子找一找,是不是只能找到唯一的一顆糖果呢?是的,也是找規律。這也是計算機中的“模式識別”,明確了模式,也就會知道問題出在哪并著手解決。孩子日后不一定以編程為工作,分析模式找出問題會貫穿他們一生的學習和工作中。
我們還可以反過來,指出一顆糖果,讓孩子描述出來,什么顏色的,形狀和花紋,自然而然鍛煉了孩子的表達能力。
還記得我和吉吉玩恐龍桌游的時候,每次看到我遇到火山“停一次”他都特別的開心,這樣他就可以連續走2輪,獲勝的機會更大一些。使用賽跑骰子,如同玩桌游一樣的歡樂和富有挑戰。我想這是“編程”和“桌游”最完美的組合方式了。在story book中附有這樣的骰子,用剪刀裁剪下來,和孩子一起動手制作的。
循環
地圖中找糖,有時要重復放幾次相同的指令,比如直行,有沒有簡單的辦法呢?我和吉吉使用了循環指令,還一起想想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有這樣重復動作的,吉吉說,搭積木摩天大樓,一層平著擺放,一層豎直擺放,一層平著擺放,再一層豎直擺放……是的啊,當我們需要重復或者一組動作時,非常自然的引入了循環模塊,孩子也很容易理解。這款編程積木另外一個孩子特別喜歡的是畫畫功能,編程后可以直接在地板上畫畫,當然是可擦除的,使用指令和循環次數,看著機器人小車畫出不同的圖案而變得興高采烈起來,美其名曰“在進行創作試驗”,使用簡單的幾個指令和循環,我們畫出了三角形,房屋,五角星等等,藝術和編程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說明書中還配有很多玩法,比如我們把畫好的三角形拿剪刀剪下來,3個疊在一起制作了一顆圣誕樹。
調試debug
咦,機器人怎么沒有按照我設計的指令走啊,我們一起看看,哈哈,原來把左右箭頭放錯了,這就是調試,每個人編程都會遇到的問題,這也是編程思維中非常重要的,發現錯誤后找到原因去解決,修正。吉吉換成右轉箭頭后再試了一次,yeah, 吃到糖了。發現錯誤后吉吉會先自己挨個檢查指令,然后嘗試修正錯誤指令,現場試驗,這種直觀的體驗非常符合孩子的認知和學習特點,也更能激發他學習編程的熱情。一天晚上,我在旁邊寫書,他自己編程,調試制作了一個“風車”,說是風力發電,非常激動地拉著我和他爸爸一起看。
編程盒子里的Story book中還有很多有趣的調試場景,我們用編程指令在編程卡上擺放出來,先走走看,再一起查找問題出在哪,鼓勵他嘗試自己解決,一點都不覺得枯燥,想把上面的每個都玩上一遍,
3 孩子的創意,這里都能盡情實現
玩了幾天后,吉吉說,媽媽我們能不能自己做個地圖讓機器人叢林探險?好啊,說干就干,我們找來紙,我先用紙和尺畫出一個個的地圖格子,然后吉吉來設計場景故事,有他喜歡的樹林,發電廠,火箭發射,摩天大樓,還有之前用機器人畫畫制作的圣誕樹,接下來我們想從家里走到樹林,擺放指令,最后再播放一首音樂。當機器小車走到終點的時候,一下子撲到我的懷里,和我擊掌慶祝,媽媽,可以的,他可以在我們自己畫的地圖上行走,擺上他的玩具,開始了一個又一個屬于他自己的編程故事。
Matatalab是我們玩下來最最富有創意的編程產品,吉吉喜歡的畫畫,剪紙,幾何圖形,還有每個孩子腦中各種千奇百怪的故事,都很好地和編程融入在一起,在編程游戲體驗中不僅僅學會了系統、科學的編程思維和方法,更發揮了他自己的創意,感受到勇于探索、嘗試的樂趣。
讓我想起少兒編程之父說過的一句話,孩子用手搭積木學會了穩定和堅固,用畫畫學會了混合不同的顏色,編程是孩子一種新的語言,和積木、畫畫一樣,幫助孩子把想法表達出來,最重要的是學會了創作的過程,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實驗,表達了自我和世界。
想不想用孩子的小手畫一張孩他們眼中的“世界地圖”,用編程開始您們的世界探險之旅,來一起試試吧!!!
我是大樹和棉花,IBM工程師,喜歡積木,關注兒童編程教育,如果你也喜歡,歡迎加我微信一起深入交流(微信號:saharay9)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一颗椰子糖机器人_孩子编程启蒙机器人玩了不下10个,最推荐哪个呢?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10kv电压互感器型号_35kV、10k
- 下一篇: 喀什古城金色大酒壶在什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