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卡小结
目錄
- 卡類型
- 不同卡之間的對比
- MMCmicro vs. MicroSD
- 參數一覽
- 接口類型
- 寫入速度
- 視頻寫入速度
- Application 寫入速度
- 選購參考
- UHS
- SD、SDHC和SDXC卡的區別是什么
- 參考文獻
卡類型
外置存儲卡歷史上出現過各種外形、標準的卡,(MMC,索尼記憶棒等等)。而今天存活下來的,主要是 SD 卡和 Micro SD(TF)卡,以及相對專業的 CF 卡。
SD
Secure Digital卡簡稱SD卡,從字面理解,此卡就是安全卡,它比CF卡以及早期的SM卡在安全性能方面更加出色。是由日本的松下公司、東芝公司和SanDisk公司共同開發的一種全新的存儲卡產品,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過加密功能,保證數據資料的安全保密。SD卡從很多方面來看都可看作MMC的升級。兩者的外形和工作方式都相同,只是MMC卡的厚度稍微要薄一些,但是使用SD卡設備的機器都可以使用MMC卡。其外形尺寸為32mm×24mm×2.1mm。
miniSD
SD卡對于手機等小型數碼產品而略顯臃腫,同時也為了追趕Duo以及Xd,SD卡陣營發表了比原來更小的存儲卡,名為“miniSD”。其外形尺寸為20mm×21.5mm×1.4mm,封裝面積是原來SD卡的44%、體積是原來SD卡的63%,具有11個金手指(SD卡只有9個)。通過轉接卡也可以當作SD卡使用。該卡在多普達、松下等手機上有廣泛的使用。
microSD
microSD卡標準由SD協會在2005年參照T-Flash的相關標準制定出來的,T-Flash卡和 microSD卡是相互兼容的。與miniSD卡相比,microSD卡體積更為小巧,尺寸為11mm×15mm×1mm,它僅有標準SD卡的四分之一左右,是目前市場上體積最小的存儲卡。
TF
全名:TransFLash,由摩托羅拉與SANDISK共同研發,在2004年推出。是一種超小型卡(11151MM),約為SD卡的1/4,可以算目前最小的儲存卡了。TF卡可經SD卡轉換器后,當SD卡使用。利用適配器可以在使用SD作為存儲介質的設備上使用。TransFlash主要是為照相手機拍攝大幅圖像以及能夠下載較大的視頻片段而開發研制的。TransFlash卡可以用來儲存個人數據,例如數字照片、MP3、游戲及用于手機的應用和個人數據等,還內設置版權保護管理系統,讓下載的音樂、影像及游戲受保護;未來推出的新型TransFlash還備有加密功能,保護個人數據、財政紀錄及健康醫療文件。體積小巧的TransFlash讓制造商無須顧慮電話體積即可采用此設計,而另一項彈性運用是可以讓供貨商在交貨前隨時按客戶不同需求做替換,這個優點是嵌入式閃存所沒有的。
CF
CF標準是所有小型海量存儲器的鼻祖,10多年前由SanDisk開發出來。它具有8或16位并行數據總線,傳輸速率在3~66MBPS之間。在許多需要16位寬UDMA總線(66Mbps)的高傳輸速率和高容量設備中,仍需要CF標準。目前CF+格式硬盤的可用容量最高可達10GB,而CF閃存卡可用的最高容量是8GB。
因為首款CF卡使用的是NOR閃存,所以CF標準要求CF卡隱匿與NAND閃存接口的部分。主機在與CF卡通信時會將其看作是一個IDE硬盤,而CF卡上的控制器則負責壞塊管理、平均讀寫(wear leveling)算法和與NAND閃存協同工作時所需的邏輯-物理映射。
CF卡雖然一直未能成為手機用可移動存儲器的主流,但它卻在數碼相機領域保持著極高的市場份額,特別是在大容量和高速度極為重要的高端市場。目前其它幾種外設也可與CF+版本的接口進行連接,包括以太網、RS-232、傳真/調制解調器、USB、藍牙以及802.11b WLAN。
MMC多媒體存儲卡
1997年,西門子和SanDisk推出了多媒體卡,其外形比CF卡小,從而可實現更小巧的便攜式設備。在基本應用中,MMC可通過標準三線SPI接口外加一條片選線來控制。SPI接口的時鐘頻率最高可達20MHz。對需要更高帶寬的應用,該規范提供拓寬了的4和8位帶寬。MMC規范的4.0版增加了52MHz頻率,從而支持50MBPS的傳輸速率。
與CF不同,MMC規范不免除授權費用。根據www.MMCA.org上提供的信息:如果你不是MMC制造商,你可以分別花500美元或1,000美元訂購MMC3.1或4.1版(MMCmobile和MMCplus)規范,而你的公司也并不需要成為MMCA成員。
目前有三種類型的存儲卡以MMC框架為基礎,它們分別是:MMC Plus、MMC Mobile和MMC Micro。MMCplus是一種標稱尺寸的MMC卡,它工作在2.7~3.6V電壓下;具有1、4或8位的總線帶寬;最低2.4MBPS的讀寫性能和26MHz頻率(可以選擇52MHz)。MMCmobile的體積更小,支持的電壓也更低:1.65~1.95 V及2.7~3.6V。MMCmobile還必須支持MMCplus所需要提供的性能。MicroSD是該系列的最新補充。MicroSD的體積不到miniSD的1/3,是目前可用的最小存儲卡(表1)。
XD-Picture卡
XD-Picture卡(以下簡稱“XD”卡)是在2002年7月推出的。與索尼的MemoryStick一樣,它也是一種專屬格式,所以很難從XD卡官方網站(www.xd-picture.com)中找到更多信息。如果想要了解你的公司需要花多少錢才能得到XD卡的使用許可,你必須與XD卡授權許可方簽定保密協議。
XD卡與SmartMedia標準有一點類似,即它們都是針對原始NAND閃存的封裝技術。XD卡中沒有嵌入控制器,所以控制CPU負責維護邏輯-物理表、管理壞區并執行糾錯。該架構的優點是減小了硅面積,并且允許管理CPU擁有更多的接口控制能力,從而縮短寫入時間。該架構的不利面,是管理CPU必須執行全部SmartMedia控制功能。
不同卡之間的對比
MMC和SD卡
常常有人將MMC標準和SD標準混為一談,但實際上,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標準。SD卡規范由以松下、東芝和SanDisk牽頭的一個組織所有,而MMC規范由一個由涵蓋廣泛的行業組織領導的MMCA(多媒體卡協會)控制。
有些出人意料的是,SD卡背后的推動力量從未得到行業的廣泛認可。SD卡具有與索尼MagicGate類似的加密硬件,MagicGate被用于索尼的MemoryStick產品中。在音樂界接受以數字方式傳播音樂之前,SD卡花了8年多的時間希望得到行業認可,而現在,SD卡已經成為該領域的附屬產品。去年初,MMC協會接納了具有競爭性的安全卡標準——Secure MMC 1.1版規范。在三星網站www.samsung.com上可查到Secure MMC的概覽。
MMC卡可插在為SD卡設計的物理槽內,該槽有兩種形態:薄形和標準形。薄SD卡可插入MMC槽,但標準SD卡卻因為厚度而無法插進。MMC和SD卡所用的協議在SD卡規范rev 2.11中完全兼容,但自此后,兩種規范出現了某種程度的分道揚鑣。
MMCmicro vs. MicroSD
MMC和SD組織為小型閃存卡創建的兩種不同標準為業界帶來了困惑。通過使用機械適配器,MMCmicro和MicroSD(也稱為TransFlash)都后向兼容現有的SD/MMC插槽(圖3)。兩種存儲卡體積都很小,但MMCmicro比MicroSD更快。MMCmicro采用MMC規范定義的較高的52MHz時鐘速率,而MicroSD則繼續采用25MHz。另外,MMCmicro卡擁有4位數據總線,而MicroSD僅支持串行數據傳輸。再有,MMCmicro支持1.8V電壓,而MicroSD僅能工作于2.7~3.6 V電壓。
參數一覽
各種品牌的卡面設計不一樣,參數排版也各異,好在這些參數內容都參照SD 協會(SD Association)的統一標準,
接口類型
目前許多 SD 卡卡面上都帶有「I」或「II」的標志,前者意味著該卡支持 UHS(Ultra Hight Speed)協議,字面上有更快的意思——其實不是絕對的,它直接的意思是最高接口帶寬約 100MB/s,而真正表示速度的,是后文提到的 U1/U2 標志。
至于 UHS-II,則使用了全新的接口,新增了一排觸點,可以在支持該格式的設備上提供更快的讀寫速度。
此外還有今年初跟隨 SD 規范 6.0 發布的 UHS-III,暫未廣泛商用。
三種 UHS 規范都向下兼容,你的老設備可以使用新協議的存儲卡,但是只能發揮讀取設備速度上限的性能:如果你把一張 USH-II 標準尺寸 SD 卡塞進祖傳的索尼卡片機,可能只有每秒 4m 的寫入速度。
寫入速度
速度是最直觀的屬性,一用就感受出來。存儲卡的速度分為讀取速度和寫入速度,一般情況下同一張卡的讀取速度更高,所以你經??吹教柗Q「每秒 200m」的卡——這往往就是讀取速度了。
SD 卡速度不僅和自身有關,也和讀取它的設備相關。同一張卡會有標有不同數值的速度,意為它在不同情況下的表現;想要發揮手頭存儲卡的最佳性能,需要卡和讀取裝置的配合。具體的速度會會在后面進行說明介紹。
視頻寫入速度
因為 SD 卡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在攝影上,SD 協會也早早發布了視頻速度標準,標志為大寫英文字母 V 后跟速度數值。最高你可以看到 V90 的速度,已經可以和部分 CF 卡相比。
Application 寫入速度
雖然使用存儲卡的手機越來越少了,但仍然存在,它們需要經常性地、持續性地讀取存儲卡數據,也許對其速度要求沒有太高,但務必保證傳輸穩定性。為了讓外置存儲卡達到和內置存儲一樣的使用體驗,SD 協會將 App Performance 標準加入了 SD 5.1 規范:
- 1500次隨機讀取IOPS,500次隨機寫入IOPS
- 10MB/s的順序寫入性能
除了部分手機,高端 MP3、掌上游戲機,也還在使用存儲卡,它們同樣重視穩定性。那么,帶有 A1 標志的 Micro SD 卡或許是這些設備用戶的首選。App Performance 目前只有 A1 這一等級。
選購參考
挑 SD 卡,看參數,也看品牌。如果你實在不清楚自己需要怎樣的卡,SD 協會提供的這張表格值得參考:
UHS
UHS是Ultra High Speed的縮寫,是與SDXC同時推出的SD卡總線標準。是目前最快的性能等級。它規定了高達 312MBps 的總線接口速度,帶來更好的性能。適用于SDHC與SDXC存儲卡與設備。
支持UHS-I(第一代超高速)的SD卡產品于2010年被發布,理論傳輸速度可達104MB/s,支持UHS-II的SD卡產品理論傳輸速度可達312MB/s。支持UHS-III的SD卡產品理論傳輸速度可達624MB/s。
物理接口上也可以區分UHS-I和UHS-II/UHS-III,UHS-I只有一排金手指,UHS-II/UHS-III有兩排(所以傳輸速度更快)。卡本體上面的標識通常會省略掉“UHS”,只標“I”,“II”、“III”。
UHS Speed Class表示超高速速度等級,分為UHS Speed Class 1和UHS Speed Class 3,簡寫為U1、U3。U1代表最低寫入速度為10MB/S,U3代表最低寫入速度為30MB/S。
UHS-I是超高速總線接口用于 SD 卡的第一代,于 2010 年首次發布。UHS-I 理論傳輸速度可達104NB/s,適合日常使用,比如普通地拍照片、錄視頻,用它就足夠了。
UHS-II是第二代超高速接口,于2011年發布,UHS-II理論傳輸速度可達312MB/S,是UHS-I的三倍,適合高清視頻和高清圖片的拍攝工作,比如4K拍攝。
UHS-III是第三代超高速接口,在 UHS-II 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展,增強了全雙工模式下的總線速度,同時減少了 SD 卡從省電狀態轉變為活動狀態所需的時間。UHS-III 總線接口將會應用在真正需要快速數據傳輸的設備上,例如,用來記錄8K.4K和360°視頻的專業相機。
SD、SDHC和SDXC卡的區別是什么
SD卡,SDHC卡,SDXC卡區別在于規格不一樣
SD卡最大支持2GB容量
SDHC 最大支持32GB容量
SDXC 最大支持2TB(2048GB)容量
三種規格分別是向下兼容的。
支持SDXC卡的數碼設備是兼容支持SD卡與SDHC卡的,如果設備只有支持SDHC卡,那么這個設備就不能使用SDXC卡,但兼容SD卡。如果設備只支持SD卡,則不兼容SDXC,SDHC卡。
SD卡
SD是早先的版本的,據說是由MMC演變而來的。最大支持2GB大小容量。
SD存儲卡是1999年由Panasonic、Toshiba、SanDisk 3家公司共同開發的小型儲存媒體,在推出SD存儲卡的同時,同時成立安全儲存數碼卡協會(Secure Digital Card Association;SDA)制訂相關規范,并負責SD存儲卡的推廣工作。經過多年發展,SD卡已是全球電子產品普及率最高的存儲卡格式,適用于手機、數碼相機(DSC)、MP3音樂播放器、個人計算機等電子產品。
SDHC卡
SDHC是大容量SD卡,也就是SD High Capacity,支持最大32GB大小容量。
SDHC,Secure Digital High Capacity,大容量SD,也就是說,超過2G的SD都叫SDHC,因為早期的SD使用的是FAT16文件系統,并不支持大容量,而SDHC升級為FAT32,才支持2G以上的大容量。
SDXC卡
SDXC(SD eXtended Capacity)是去年09年才發布的新標準,支持最大2TB的大小容量。
SDXC是SD eXtended Capacity的縮寫,是新提出的標準,除了容量可以升級為最大2T以外,主要是可以支持300M/s的傳輸速度,也就是說是“高速SD”卡。不過支持SDXC卡的數碼相機并不多,主要都是今年推出的新品,而SDXC又是不可向下兼容的,不支持普通的SD和SDHC卡槽和讀卡器。
參考文獻
文獻1.
文獻2.
文獻3.
文獻4.
文獻5.
文獻6.
總結
- 上一篇: 负电压实现方法
- 下一篇: PLL和DLL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