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审核节奏变化了?受理与上会企业双双增加,还需关注这几个变量
財聯社4月9日訊(記者 趙昕睿)隨著2025年第一季度落幕,IPO市場回暖態勢愈發顯著。本周4家企業上會的消息,不僅刷新了年內單周上會企業數量紀錄,市場對IPO審核節奏是否加快的討論度也再次升溫。
IPO審核節奏提速可從數據中得以判斷。截至目前,年內已有13家企業上會,其中4月上會企業多達5家,為各月之首,本周更是創下單周首發上會數量新高。其次,在受理環節,3月共有5家企業集中獲得受理,其中北交所受理企業數量領跑各個板塊。3月的集中申報,疊加4月首發上會的加速推進,或都清晰顯現出2025年一季度末的IPO審核節奏顯著提速。
對比2024年,2025年一季度受理家數已超過去年全年的2家受理數量,一季度上會企業數量僅約為去年同期25家的一半。但結合目前在審數量僅189家來看,2025年IPO市場整體或呈現市場活力回升、審核流程提速的積極態勢。不過,受到市場變化、政策導向以及企業自身發展等諸多因素影響,這一趨勢是否延續仍尚待觀察。
上會企業與受理企業是否體現共性?
上會企業和受理企業在行業分布、募資用途等方面可探究到一定共性。從數量與時間分布來看,年內13家上會企業數量逐月遞增,4月成為上會高峰月,其中創業板尚無企業上會。值得一提的是,年內首家上會企業馬可波羅因財務資料有效期問題,上市進程變為中止,落后其余上會企業。
上會企業所屬行業各有差異,但均具備戰略意義。如鼎佳精密身處消費電子功能性及防護性產品領域,山大電力專注電力業務,悍高集團涉足家居五金與戶外家具,岷山環能投身環保產業。整體而言,上會企業多與國家重點支持的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契合產業政策,具備一定的技術含量及發展潛力。
募資用途方面,多數企業將資金用于擴充產能,部分企業還計劃通過補充流動資金優化財務結構,應對原材料采購、生產周期波動等日常經營資金需求,以保障企業的穩健運營。
受理端來看,5家企業均于一季度末集中受理,多數聚焦在專用設備制造業,且深交所暫無受理企業。這些受理企業的募資用途則緊密圍繞主營業務。如華匯智能用于新能源智能裝備研發生產;雙英集團聚焦汽車座椅及內外飾件相關項目;卓海科技投向半導體前道量檢測設備相關項目;昂瑞微圍繞射頻、模擬領域的集成電路設計;睿健醫療則專注于血液凈化產品。
各家通過募資進一步強化主營業務,也顯現出發行人對自身核心業務的重視和發展決心。
此外,受理的5家企業募資用途均聚焦在研發創新、豐富產品線、擴充產能規模等方面。綜合來看,這些企業以全方位提升企業競爭力與市場地位為主要目標,這些共性因素或成為企業成功獲得受理的重要考量。
回顧2024年,共計77家IPO被受理,北交所受理66家,為受理最多板塊,專用設備制造業在IPO行業中占比最高。2025年這5家受理企業延續了北交所占比高,以及專用設備制造業受關注的趨勢,且募資用途在圍繞主營業務強化和升級方面更加明確細化。
總體而言,無論是上會或是受理企業,在行業布局上緊跟國家戰略方向,在募資用途上則聚焦主營業務發展與競爭力提升,部分共性或反映了當下IPO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產業升級的導向。
未來IPO走勢將如何演繹?
展望2025年IPO市場走勢,綜合部分券商預測,常態化IPO或有松動,預計全年IPO數量將穩定在100-200家區間。除數據預測外,市場各方對于審核節奏是否延續、背后的驅動及制約因素,以及對全年預測數據達成的作用,均給予了不同程度的關注。
問題一:未來審核節奏能否延續?
部分投行人士指出,IPO發行數量的變動與企業質量緊密相連。無論是市場還是監管層面,都青睞那些擁有突出核心競爭力、創新技術,并且盈利規模較大的企業上市。若優質企業持續涌現,未來審核節奏加快趨勢則有望延續。
究其緣由,新股發行市場“重質量”的趨勢愈發顯著,監管政策的變化為優質企業上市提供了更有利的政策環境。從各板塊來看,科創板、北交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對于那些符合國家戰略重點領域的企業,監管層傾向于加速處理存量IPO項目,以此優化資本市場結構,提高市場運行效率。此外,為進一步增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IPO發行也在積極響應產業政策的號召。
然而,這一態勢的延續并非板上釘釘。一方面,監管部門對企業上市質量的把控未放松,現場檢查力度持續增強,現場督導覆蓋面不斷擴大,對擬上市企業在業績、研發投入、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標準。這可能導致部分企業的審核進程拉長。另一方面,盡管當前IPO堰塞湖問題有所緩解,但整體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市場的承受能力等因素,會使監管部門在審核節奏上保持靈活性,不會單純追求速度。
問題二:審核節奏加快的驅動與制約因素有哪些?
IPO市場的走勢與變化,是驅動因素與制約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政策導向、市場需求以及市場結構優化是推動審核節奏加快的主要動力,而企業質量和市場承受能力則是限制審核節奏的關鍵因素。
從驅動層面而言,監管政策更強調“提質”,引導資源向優質企業傾斜,鼓勵硬科技企業、符合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的企業上市,借此推動產業升級,賦能實體經濟發展。其次,發展迅速、有強烈融資需求的企業審核節奏或有所提速,相關企業通過上市能獲取更多資金用于技術研發、產能擴充、提升競爭力等,年內被受理的5家企業在這點上均具備共性。
有投行人士表示,當市場行情平穩時,監管壓力相對減輕,有利于維持一定的審核節奏。一方面,資本市場需要持續注入“新鮮血液”來提升市場活躍度。另一方面,合理的審核節奏有助于平衡市場的供需關系,讓優質企業及時進入市場,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投資需求。
制約因素來看,由于宏觀經濟形勢及行業發展變化等不穩定因素的影響,企業經營狀況也會發生變化,一旦最新年度業績下滑,就可能對其上市節奏產生影響。此外,審核節奏過快很可能對市場資金面造成沖擊,因此監管部門需要綜合考慮市場的承受能力,對審核速度進行調整。
問題三:當前審核節奏提速對全年預計IPO數量有何影響?
某投行人士分析指出,市場處于動態變化之中,IPO發行數量易受市場波動影響,難以單純依據預測數據來確定。其最終數量需要綜合監管態度、市場實際情況以及儲備項目質量等多方面因素進行考量。即便監管力度逐步適度放寬,申報企業自身的質量優劣依然是決定IPO數量的關鍵所在。
另有投行人士表示,在當前上市公司數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且市場行情不太穩定的情況下,多數企業可能會選擇通過并購來替代IPO,以此啟動上市計劃。
(財聯社記者 趙昕睿)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IPO审核节奏变化了?受理与上会企业双双增加,还需关注这几个变量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mysql的ERROR:1042
- 下一篇: (转载)HTML--- input 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