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那个毕业五年的日子
這又是一年一度的畢業季,這樣一個時另充滿著惶恐不安、迷茫、被就業,也充斥著期待、向往和躍躍欲試。不同人,不同的境遇,想必不同的感受,個中滋味只有經歷過的你才最清楚。又一年的畢業季,以前總想在這個畢業季寫點總結,寫點心得,但總是由于各種緣由不了了之。聽說母校今天又一批畢業生正式畢業了,在這個畢業五年的日子里寫點東西吧。回顧一下自己五年來碰到的一些問題、苦惱、困惑、展望和內心的斗爭;如果正好你是應屆畢業生,恰巧又有幸被你看到;希望作為一個過來人寫的東西對你有幫助。然而,寫的東西不一定都對,純屬個人觀點;如果能引起你的一點共鳴,這篇文章也就沒白寫;如果沒有,那也著實是我內心的獨白,僅此而已。這著實沒有到懷舊的年齡,寫點文字記錄下自己的想法也無妨。若果你覺得不耐煩看著流水賬式的文章,你盡管看紅色的大標題和小標題即可。
? ? ? 記得領完畢業證,慶祝完過后。各自也就奔赴各自的工作崗位了,這沒有坊間流傳、電視機連續劇里面的劇情和大家想象的那樣,互相抱著哭得死去活來。我時常在想,這是不是廣東這邊學校的一種特殊情況?還是我們班是個特例。入職以后和一些前輩聊天,說起他們畢業那會都是喝得伶仃大醉,互相抱頭痛哭。然而這些在我大學畢業的時節里都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微量的啤酒和平常心的道別。這一別,也就正式踏入社會了。然而就我工作幾年的經驗,說說我自己的一點感悟。
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
? ? ? 在日常工作中,時常會存在很多繁瑣和重復的工作。那么怎么快速地處理和解決掉這些繁瑣的工作呢?如果你能快速而準確地處理掉這些繁瑣的工作,那么你的工作技能、薪資和崗位的提升都會比一般的同事要快。試想一下這樣一種情況:一個工作幾年的人連常用的快捷鍵都不會用,懶洋洋地用鼠標在一個個選擇,然后右鍵復制粘貼;對一些相似度很高的工作一個個手工去敲,一個個地復制粘貼。這樣的工作效率、技能和狀態,別說崗位提升了,看著就別扭。對我自己而言,凡是重復了幾遍的工作我就覺得煩,于是我就想盡各種辦法來改進。記得第一份工作的時候時常需要從powerdesigner里面一個個字段地復制出來編寫sql,后來實在受不了,直接將所有的字段一次性復制到excel中進行快速地處理。還有在使用kettle進行數據處理的時候也是如此,經常幾十個字段復制粘貼,實在無法忍受。后來統統改用excel批量處理完以后再結合UltraEdit進行二次處理后便可以快速地得到想要的效果。
肯吃虧,多為上級分憂
? ? 對于剛走出校門的你,不同的心態,會另你的機會和前景大不一樣。記得剛剛畢業第一份工作的時候,我保留著一個習慣,凡是把手上的工作做完以后馬上和主管溝通,看有沒有需要幫忙的。這樣我就理所當然地爭取到了更多的實踐的機會,自然我的提高相對來說也是比較迅速。
將問題的解決方案和學習心得記錄下來
——嘗試寫博客
? ? ? 然而對于寫博客這個事情,在IT行業來說比較普遍,其它非IT行業相對而比較少了。我認為不管是做IT的還是不做IT的都應該寫博客,博客既可以記錄自己的工作心得也可以寫寫自己的所思所想。時間長了也就成了自己成長的印記了,如果不及時記錄,憋久了也就餿了,憋得多也就寫不出來了。再者這也是一個自己表達想法的一種方式,就中國教育出來的這些學生而言,普遍都擰巴,不怎么會表達,我自己就是這樣。這也是我最近開始寫博客的原因之一。說得再現實一點,如果自己寫的和記錄的東西夠多夠好,這也就是自己的一張名片。任何一個一兩頁紙的簡歷都無法全面地展現一個人的方方面面,這也就是為什么有些互聯網公司要求提供個人博客、微博、github和stackoverflow網址的原因。據說,有上述幾樣的,在找工作中工資普遍比沒有的高2-3K。可見養成一個寫博客的習慣有好處,起碼也沒有壞處。除非你的簡歷上寫著“我創造了python”,否則你都應該嘗試寫寫博客。
保持學習的心態
? ? ? 對于學習這個事情,很多人都認為讀完大學以后就不用學習了,這是中國教育的一個弊端。其實,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也有可能是我處在IT這個圈子的原因吧。對于一個有危機感的人來說,悠閑的生活是一種折磨和不自在。就我自己而言,如果過于空閑的時候,常常會有一種強大的危機感催促著你去學習。記得創新工場的蔡學鏞有一篇文章《持續學習可以降低不安全感》,里面提到,他就是在強大的危機感下不斷地學習的。其實造成大家誤以為大學以后就不用學習的這種心態,很大程度上是中國教育出了問題。細想一下初中、高中和大學學的數學有什么用?很長一段時間我也這么認為,但畢業后的這幾年已經不這么認為了,可能這也是學計算機的原因吧。以前一直聽說《浪潮之巔》、《數學之美》、《人月神話》等這些書很好,但是各種原因一直沒看;最近在看《數學之美》,里面提到的采用余弦定理來做新聞分類,這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卻是用的余弦定理來解決。看到這里的時候,要哭的心都有,我們課本的教程都是些什么教程呀?枯燥無味,不知道學來干嘛。而這個新聞分類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試想一下,如果50億個網頁,如果人工分類那要分到猴年馬月呢?
關于選擇職業
??——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
? ? ? 如果一項工作你自己不愿意去做,甚至是抗拒的。那么,無論這份工作多么光鮮亮麗,收入多么豐厚,你也不應該選擇這樣一份工作。因為到最后你會發現,在那個崗位上是一種煎熬,內心的糾結和不安。你在不斷地改變自己,不斷地去做著那些體現不了自己價值的東西,久而久之你就會變得麻木、頹廢、甚至連你自己都會討厭你自己。由于我自己是做技術的,工作一年半以后出來和朋友一起創業,然而創業所從事的行業需要的技術并不是特別高。因而發展的境遇也就可想而知了。可見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多么重要,又或者你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這就是中國教育的境況),那最起碼不要選擇那個自己不愿意從事的崗位和公司。
——選擇盈利部門
? ? ? 選擇職業這個事情,因人而異,不同的人不同的選擇。就從一個上班族的角度來說,也請選擇一個盈利部門。記得好多年前看到過一篇文章,說的大概意思就是,你的薪資水平如何主要看你所處在的行業,以及所處的部門。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一個銷售類型的公司,你選擇銷售部門,無疑你的收入待遇會比其他非銷售部門高。為什么呢?因為銷售部門是一個盈利部門,而行政部門、后勤部門、或者非IT公司的IT部門等等都屬于成本部門,成本部門沒有創造利潤,因而薪資也不可能高到哪里去,這就是其中的邏輯緣由。當然這個世界上什么工作都需要人干。
將自己懂的分享出來
? ? ? 中國的教育還是老一套的溫良恭儉讓,讓也就是謙讓,自己懂的東西好像不太好意思說出來。好像自己懂的東西,像做賊一樣怕別人知道。如果你一直秉承著這樣的心態,你會錯失掉很多機會。也許你會說找一個懂你的人,其實這個世界上沒那么多伯樂。現在這個社會你不表現出來是沒有人知道的,別人也不會花很多心思真的來了解你。因而需要你大膽地將自己懂的東西分享出來,公司內部分享給同事和上級,互聯網上寫成博客分享給所有人。
擁抱大趨勢,培養理財觀念;既要埋頭苦干,也要抬頭看路
? ? ? 記得剛畢業那會無意中看到了《我奮斗十八年才和你一起喝一杯咖啡》以及相呼應的《我奮斗了十八年不是為了和你一起和一杯咖啡》,這兩篇文章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農村孩子要在城里立足的心路歷程。這給我很大的一點感悟是,人在這個社會是很小的一個組成部分。個人的力量在一個社會大潮流的趨勢中是那么微乎其微,如果主人公沒在08年之前及時下買房子,想怕以現在北京的房價水平也就更加無力了。其次是理財觀念,前不久和一些準畢業生聊天,發現90后的大學生居然還有人不用支付寶,就更別提理財了。理財對于一個農村出來的孩子來講是一件挺困惑的事情,剛畢業的時候沒幾個錢,有個三幾萬塊也不知道怎么去理財。這是和城市人的最大區別,同樣是幾萬塊,城里的孩子會想做怎么用這幾萬塊去賺更多的錢,而農村孩紙好像自己命根子似的放在銀行不敢動。
鍛煉身體
? ? ?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鍛煉身體這個事情說來簡單,我自己也沒有堅持每天鍛煉,甚至每周鍛煉都沒有。畢業幾年以后,無論你大學里面有幾塊腹肌,畢業幾年以后估計都會變成一塊的。現在天天報道這個食物有問題,那個食物吃不得諸如此類的。還有各種工程師加班猝死之類的新聞。創業成功的哪個身體不是杠杠的?人生和事業都是一場長跑,保持身心健康是事業成功的基礎。
? ? ? 流水賬式的文章,想到哪寫到哪。有時候總感覺文字是那么地蒼白無力,總是無法表達心中那宏偉而壯麗的畫面,著實是操控文字比碼代碼要難的多。如果這樸素的文字能引起你一絲的共鳴,這也著實令我開心了。如果你覺得這教條式的文章,看多了、看煩了、看膩了,你也可盡情讓心中那千萬個草泥馬呼嘯而過。各取所需,和而不同,僅此而已。
? ? ? 最后的最后,用《再見,少年》里面的一段話,結束本文章。“每個人這一輩子對自己最大的負責,就是你要發現自己的那個“我”,繼而,為了那個“我”,必須完成一個使命,那似乎也是此生此世唯一的使命,即是讓這個“我”,于茫茫人世中,清明、獨立、勇敢地走出去,走下去,不論境遇都不要退縮,直至天的盡頭”。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rwxwsblog/p/4600566.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写在那个毕业五年的日子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解决IE6,IE7下子元素使用posit
- 下一篇: shell 水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