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一个指针有趣的问题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学习笔记——一个指针有趣的问题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include<stdio.h>
int main (void){int i=0;int arr[10]={1,2,3,4,5,6,7,8,9,10};for(i=0;i<=12;i++){printf("cycle?\n");arr[i]=0;}return 0;
}
假如本次運算,cycle被無限打印,原因可能是什么?
某一種原因:在我們定義變量i時,有一個存放i值的空間。定義數組時,數組開辟的空間恰好在i之前,造成數組越界訪問時,恰好訪問了i所在的空間,繼而將i的值修改為0,從而無限循環。
原理:棧區用來存放局部變量,先定義i,使用高地址的空間,后數組放在低于i的空間,當數組向高地址越界訪問就有可能訪問i的值。
ps:不一定運行成功
我分別取出&i和&arr[9]進行對比,發現&i居然小于&arr[9],這和所學不符,
為了測試,我將二者的定義順序交換
#include<stdio.h> int main(void) {int arr[10] = { 1,2,3,4,5,6,7,8,9,10 };int i = 0;for (i = 0; i <= 15; i++) {printf("cycle?\n");arr[i] = 0;}return 0; }對其進行調試:
? ? ? ? &i=0x00000041BA0FF644
&arr[9]=0x00000041BA0FF62C
相差了18,也就是十進制的24,一個int類型占4個字節,6個int類型,將其改為i<=15后實現無限循環。
百度了一下 存放地址的順序和很多因素都有關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学习笔记——一个指针有趣的问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修改.fig文件中图的x轴或y轴的标题及
- 下一篇: 关于数据存储的那些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