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TI CC2640R2F片内OAD实验
一、概述
此文檔用以記錄CC2640R2F的片內OAD實驗操作步驟
二、準備
| SDK版本 | simplelink_cc2640r2_sdk_1_30_00_25 |
| 硬件平臺 | CC2640R2F launchpad開發板 |
| 參考文檔 | simplelink_cc2640r2_sdk_1_30_00_25/docs/blestack/ble_sw_dev_guide/html/oad/oad.html |
片內OAD,芯片內部flash的分布如下(找不到CC2640R2F的,用CC2640的代替):
具備OAD功能須包含以下固件
| 協議棧 | stack | |
| 啟動文件 | bim | |
| 升級程序 | target | image A |
| 用戶程序 | application | image B |
三、操作步驟
3.1、打開bim_oad_onchip工程并翻譯,在simplelink_cc2640r2_sdk_1_30_00_25\examples\rtos\CC2640R2_LAUNCHXL\blestack\bim_oad_onchip。
2.2、打開oad_target工程并先編譯stack,后編譯app。利用flash programmer 2將本步驟生成的bin文件燒錄進開發板,bin文件存于simplelink_cc2640r2_sdk_1_30_00_25\examples\rtos\CC2640R2_LAUNCHXL\blestack\oad_target\tirtos\iar\app\FlashROM\Exe,文件名稱為oad_target_cc2640r2lp_app_oad_onchip_production.bin
3.3、此時便能看到開發板啟動了一個名為“OAD Target image A”的廣播,且MAC地址為0A D0 AD 0A D0 AD
3.4、將host_test固件燒錄進另外一個開發板。固件存于simplelink_cc2640r2_sdk_1_30_00_25\examples\rtos\CC2640R2_LAUNCHXL\blestack\hexfiles,文件名稱為cc2640r2lp_host_test.hex
3.5、打開btool,需要帶有OAD功能的。對應軟件存于simplelink_cc2640r2_sdk_1_30_00_25\tools\blestack\btool下的btool.exe。
3.6、btool操作如下圖
另外,在圖二OAD過程的步驟3中,可能會失敗。根據文檔所說,Send之前還需往OAD image Identify中寫入01:00方能繼續OAD。
實際操作后發現,只需寫入過一次01:00,后面便不再需要寫入,就可以正常進行OAD。
3.7、OAD成功后,開發板便啟動了一個名稱為“SimpleBLEperipheral”的廣播,MAC地址為芯片的實際地址。
3.8、以上步驟為第一次OAD過程,接下來我們要進行的是第二次OAD,連續OAD功能是必須有的。這就要求image B具備OAD的功能。
四、配置工程生成image B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BLE】TI CC2640R2F片内OAD实验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嵌入式干货】hex、bin转换、以及h
- 下一篇: 【IDE】关于IDE生成文件大小的计算